分享

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

 昵称QAb6ICvc 2018-09-11

早在咸丰六年(1856年夏,太平军便在杨秀清的亲自布置与安排下发动了对清江南大营的进攻,并成功的攻破了大营,还顺势攻取了大量江浙地区的府县。

太平军“一破江南大营”形势图

但是就在太平军高歌猛进的时刻,杨秀清却死在太平天国上层的权力角逐当中,太平军的攻势也因这场内讧而转入不振。清军在得知这一真情后,当即调度人马重建了江南大营,江南大营这把“达摩克利斯之剑”,也再一次悬在了所有太平军将士的头顶。

清军的进取

咸丰十年(1860年初,清江南大营在和春与张国梁的统领下,向太平天国在江浙地区的根据地发动了猛烈进攻。在优势数量清军的打击下,江浙一带的太平军遭受重创,而李昭寿等太平军将领的投降,更使本不容乐观的形势愈发的雪上加霜。太平天国的命运,也再一次被推至了悬崖的边缘。

描绘清军围困天京场面的画作

江浙地区太平军的失败,不仅是因为缺乏有战斗力的劲旅,更是因为缺乏优秀的将领。“天京事变”虽已过去近两年,但这场内讧所产生的后续影响,仍如一个幽灵般缠绕在这个政权的身上。这场内讧让太平军内部不少优秀的人才死于非命,太平天国也因此元气大伤。

清军再接再厉,又一路猛攻,并顺势在天京外围打开了一个个新的突破点,下关等外围据点的失守,更让洪秀全等意识到了局势的紧迫感,但是如何才能打破这一僵局,转危为安呢?洪秀全等把目光投向了皖北。

皖北的希望

咸丰九年(1859年中,湘军精锐李续宾部西进至安徽三河一带,被太平军将领李秀成与陈玉成等合力击破。

“三河大捷”形势图

但是就在这支太平军还未休整完毕时,天京方面便传来了江南大营攻破下关等处的消息。李秀成等只得整队回援(陈玉成部留下了),并向浦口等据点发动进攻,试图打通皖北和天京的联络。

画家笔下的陈玉成

苦战之后,浦口等地由清军手中又回到了太平军的掌握中,可是清军对天京围困所造成的压力并未因此而减弱,李秀成意识到,不大量歼灭清军精锐,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在同天京其他高层统帅的商讨下,一个新的计划产生了。

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形势图

调出清军就是胜利

李秀成在向清军发动试探性的进攻中,意外地发现,清军在浙江首府杭州城的守备极其空虚,李秀成当机立断,立即统轻骑长途奔袭,一举攻克了杭州城。和春等在得知此事后大吃一惊,他们深知咸丰皇帝对一城一地得失之在意,立即从大营抽调精锐,由张国梁统领赴援。

太平军在行动

但就在张国梁部还在去杭州路上的时候,李秀成却将杭州城遍插军旗扮作疑兵,并转道至芜湖召开了总攻江南大营的军事会议。李秀成宣布,自己之前对杭州的军事行动已成功的调动了清军的主力,机不可失,太平军应打破常规,以直接攻取清军总指挥所的胜利来换取整场战役的胜利。在李秀成等安排下,各处太平军倾巢而出,围绕江南大营展开了激烈的大战。

大营的失守

和春在送走了张国梁等后,立即把目光投向了地图,试图从李秀成的攻势中找出一些线索,但营门外的爆炸声却把他由虚幻拖回到了现实。在太平军各部的联合攻势下,清江南大营的守军伤亡惨重。终于,大营的清军彻底崩溃了。头裹红巾的太平军官兵蜂拥杀入大营,江南大营被攻破了,和春也在激战中被杀死。

描绘太平军与清军激战场面的画作

清军防线的彻底崩溃

张国梁等在得知江南大营被攻击后,转而试图回援大营,不料刚走到半路,几声炮响,埋伏已久的太平军纷纷杀出阻断了退路,并摇旗呐喊,向清军散布其老巢已被打破的消息。张国梁部当即陷入混乱,张试图阻止,但已无力回天了,在太平军的前后夹击下,张国梁部也归于覆灭。围困天京的清军也死的死,逃的逃,至此,太平军对清江南大营的战役以太平军方面的全面胜利而告终,太平天国也再一次转危为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