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话说怀仁】老城里的庞家大院

 刘沟村图书馆 2018-09-11


老城里的庞家大院


怀仁老城有多少传统民居院落,那已是一个不可知的数了。但可知的是全城三十几条街巷中,所有的民居院落没有一处是相同的。《光明日报》曾发表有关传统民居的专栏文章中说,“最能代表首都建筑风格的北京四合院,在旧时没有任意两个是完全一模一样的,因为每一个四合院的生成都有其独特性,承载了包括家庭习惯、工匠意图、人文传统等多重的历史信息”。怀仁的四合院当也是这样的。无论是面积还是布局;且院落与院落的联袂组合,竟像如今的儿童玩具七巧板一样,非常奇特,却又很巧妙。长短相补、里外互嵌,你伸它缩,你宽它窄,那平面图很像一种印象派的线条画一样。以致常常遐想,当年县衙里管地块规划的官员一定是位杰出的美术师。有人说传统民居的魅力就在于此,传统民居的文化也在于此;更有专家说传统民居建筑是科学技术与艺术的综合结晶,也是人类各种文明成果的综合结晶。是一种财富,也是一种文化存在。

曾做过著名导演宁浩执导的获奖电影《香火》的背景场地的柴市巷庞家大院,就是怀仁老城里一处非常典型的传统民居。它以其气派宏大、布局巧而合理名噪一时,从解放初期起,二十几年来,一直是县政府下的几个权力机关的办公地方。1988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庞家大院坐落在老城十字街、四牌楼东北隅,分设南门和西门,南门通向城内东街及临街的铺面房。西门在柴市巷内不远处,后来挂门牌以大门里的两个二大门为界,分设为三号院和四号院。

西门是广亮大门式样,双坡顶,五脊六兽,门洞开池有砖雕图案,门上有雀替,大门设铺首,有蘑菇钉、铁艺装饰。大门里是天井——也称为前院。院子南侧是排廊,三开间长、进深半间。北面是一座北朝南外跨式的四号院门楼,单坡顶,有脊有兽,有博风板,有雀替和挂落。门楼两边的房檐下有精美的瓦花窗。进了门从过道进入院中。院里东、西配房和南房相连成合角状。北面正房本只有六道宽的地势,由于民间的习俗认为偶数为“阴”、为“小”,于是巧妙地设计成了“六破七”的格局,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奇数的吉祥数,又有了中轴点,不违古制。正房双坡顶、硬山式,街外山墙顶下有砖雕山花。东、西配房各三间。南房外露三间,东、西两端暗房各间半,设茅房和仓房。由于东配房和南房的后墙都外露,故而在墙体的出檐下都做出了怀仁民居建筑独特风格的瓦花窗。瓦花窗四四方方不到二尺大,一个接一个,窗框里都是用筒瓦、板瓦、瓦板拼砌成的鱼鳞纹、钱纹、水波纹、麦穗纹、鱼眼纹等近二十多种花样。这些瓦花窗似通非通而非通又似通,既增加了建筑的美,又打破了四合院的封闭之感,为大院增加了灵动。

正对西门的是三号院。三号院的布局是两进院带一东侧院。

三号院的基址明显地高于四号院。大门前先是一青石条铺就得五步台阶,台间上有两米多宽的台明,衬托出了大门的气势。坐东迎西的门楼和四号院门楼样式相类似,但门的尺寸要宽敞一些。所不同的是门楼的南北两侧筑有雁翅影壁。影壁基座雕做成须弥座样式,滚砖出线,束腰上装饰有花纹。檐帽上都雕出仿木的椽、飞,也有瓦当勾头。壁心两侧砖柱上雕成覆布样,上边有松、竹、梅、鹿、鹤等图样砖雕。壁心是万字锦——民间所说得勾连万字,工整而华丽,非常大气。壁心的四角雕有螭虎、夔龙,增加了影壁的气势。影壁上方是外墙的瓦花窗。从上到下都用砖艺筑就,和宽大的门楼一起,已经显示出三号院的非凡。

进了门,院子东西两边有配房,西边两间,东边三间。南边是排廊,排廊进深半间,东南端可通向前街的铺行。北面是堂屋三间,中间前后设门,可通向里院,民间俗称“过厅”。“过厅”的背后是里院的南廊,南廊的西边有一坐西朝东的小拱门可经西山墙旁的通道出外院;过厅东山墙旁是一个小院。小院南通外院,小院东边有两间配房。北边的西面是一个小巧的排廊,顶端有一坐西迎东的小拱门通向里院;东面有一个坐北迎南的小拱门,可进入侧院。侧院里只有东配房三间,正房两间。过去这里的配房是仆人住,两间正房供奉着祖宗的牌位,其功用如同祠堂一般。

从侧院北房西虎口的小拱门可进入主院,也叫正院或里院。

主院里东西设配房各三间,北房是上五道、堂屋三间东西耳房的格局。东配房基址外移一间,占了侧院的地势,这样,东耳房露明,使侧院形成了一个不规则的曲尺形。为了讲究对称,和通向东侧院的小拱门一样,在西虎口也做了一个坐西迎东的小拱门,这样西虎口的西耳房和主院隔开,使之成了一个独立的小院,西耳房不露明。

三号院里的配房都为单坡瓦顶,有脊有兽,“过厅”是卷棚厅,北正房是双坡瓦顶。北房墙外是临街的“小察院”巷,出于安全的考虑,它增做了女儿墙而且相当高。一般人不可攀附。正是这一特别之处,加之全院房屋多而气派,当年慈禧西狩途径怀仁时,选中为她的下榻之处。

传说西太后进了三号院北房时,低头一看,铺地的大方砖竟然是斜对角的铺着,这是只有皇宫才能用的标准,心里暗着发怒。但推开堂屋的槅扇门一看,里边竟然供着大清的牌位,心里又不由转怒为喜。据庞家大院的后人讲,西太后赏了庞家一副补服(朝服上绣的图案)和一张西太后的相片。这又为恢弘的庞家大院增添了一些神秘色彩和人文传说。

 (安孝文)

来源:怀仁县广播电视新闻中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