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对武松是非常喜欢,拉着手进去,还和他一起坐。柴进就很不对了,让武松坐地上,很明显的厌恶的情绪。所以武松很矛盾啊,不知道咋办?书上写:武松那里肯坐。谦了半晌,武松坐了第三位。柴进教再整杯盘,来劝三人痛饮。见了武松,宋江就不想搭理柴进了,后面柴进完全还电灯泡的角色。宋江问武松怎么在这,武松答道:“小弟在清河县,因酒後醉了,与本处机密相争,一时间怒起,只一拳打得那厮昏沉,小弟只道他死了,因此,一迳地逃来投奔大官人处来躲灾避难。今已一年有馀。後来打听得那厮却不曾死,救得活了。今欲正要回乡去寻哥哥,不想染患疟疾,不能够动身回去。” 这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武松是逃难到柴进的庄上,已经有一年了,按柴进的耐心,能留你一年已经很不错了。二、武松是想回家看哥哥的,不是去投奔宋江,之所以那么说,完全是为了羞辱柴进。宋江听了大喜。当夜饮至三更。酒罢,宋江就留武松在西轩下做一处安歇。过了数日,宋江取出些银两与武松做衣裳。柴进知道,那里肯要他坏钱,自取出一箱段匹绸绢,门下自有针工,便教做三人的称体衣裳。虽然柴进这时候还在花钱,但是武松已经完全不领情了,现在他只感谢宋江。
这样宋江每天都喊武松一块喝酒,心情好了,病好的也快了。书上写:相伴宋江住了十数日,武松思乡,要回清河县看望哥哥。柴进、宋江两个都留他再住几时。宋江想留按理说不应该,又不是你家,你也是个客人啊,但是这份感情武松能感觉到。柴进想留那就是打自己的脸,话说出来,两个人都感觉很别扭,估计武松心里面也是嘀嘀咕咕。武松相谢了宋江。柴进取出些金银送与武松。武松谢道:“实是多多相扰了大官人!”武松这话也是真话,确实是打扰了柴进,但是他不会对柴进的恩情非常放心上,他只记住了后来的宋江,后面写:武松寻思道:“江湖上只闻说及时雨宋公明,果然不虚!结识得这般弟兄,也不枉了!”。这就是柴进做人的失败之处啊,钱没少花,气也没少受,最后人心还散了,真的是情商很低啊,相比之下,宋江的情商就高的不是一点的事了。
柴进给了钱,置办了酒食,宋江还嫌不够,又从自己的腰包拿钱给了武松,其实宋江的钱也有一部分是柴进间接给的(等宋江离开的时候,柴进是一定会送钱的)。然后柴进虽然不送了,宋江还是依依不舍的送武松,一连送了十几里。武松是大为感动啊,便拜宋江为义兄。到此,武松的心完全被宋江给收走了,这个聚拢人心的方法,王伦做不来,晁盖也做不来,只有宋江能做到,所以梁山最大的辉煌是宋江在位时,也只有宋江能一手创造出。临行时,宋江又给了武松十两银子,武松堕泪拜辞了自去。下面的故事我们就在武松的系列里详说了,不再赘述。
柴进的唯一一次,相对别人也是比较大的一次翻跟头,就是殷天锡的蛮横无理,巧取豪夺。虽然李逵的及时出现,让柴进少了暂时的皮肉之苦,但却为柴进带来了更大的灾难。不过柴进倒依旧是很有自信,我自有誓书铁券护身,你去便是。事不宜迟!李逵一听既然柴大官人这么有自信,那你多保重,我还得留着这颗黑头吃酒呢,于是李逵就去梁山了。顺便提一下,柴进的丹书铁券和历史上的丹书铁券不是一回事的,不要混淆而谈。历史上的丹书铁券是因为赵匡胤夺了周世宗柴荣的江山,感觉对不住柴荣的大力提拔和信任,于是告诫子孙不准对柴进实行连坐、灭族,即使犯了谋反大罪也只处罚罪犯一人,并不是说所有的罪都可以赦免。 这个东西是放在北宋皇室的后花园内,一直以来是只有历任皇帝和不识字的小太监一块进去的,也就是怕柴家后代出现柴进这样的人,以此为依仗,胡作非为。只是由于后来靖康之变,女真人南下,这个丹书铁券才得以面世。但是书上的丹书铁券却相当于一块免死金牌,可以赦免所有的罪,可惜当时没有精神病犯法,免除刑事责任的法律。不然的话,找御医给一个精神病判决书,比什么都好使,这也是当时社会法律的漏洞吧。 作者:独孤冷沦,所选章节来自笔者所著《还水浒一个公道》,现在天涯、猫扑、百度等论坛连载中。笔者从小喜欢读《水浒传》,各种版本已经读了几十遍了,希望通过自己的理解,转变成通俗易懂的文字,让更多的人了解《水浒传》的真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