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逃避恐惧真的很可怕,我们该怎么破?

 个人发展精英会 2020-11-26

个人发展学会
陪你成长  持续精进

上学的时候,我曾经有一位非常要好的好朋友。

在懵懵懂懂的青春期,在小城单调的生活里,我和她结伴而行,去河边看夕阳,骑单车去郊游,分享自己爱看的书和电台的节目,过得不亦乐乎。

后来,大家都住校,距离近了,心里却远了。

女孩子之间的分歧和裂痕,有时候来得莫名其妙。

我不知道是因为成绩上的距离,还是所谓老师的偏爱,或者是班干部的职务,或者只是单纯人缘好坏的比较,我莫名其妙就成了被疏远的对象。

这还不是最糟糕的。有一天,班里有个女生突然约我单聊,义愤填膺的告诉我,我的好朋友四处在背后讲我的坏话。

而我却毫不知情,仍然对她很好,她实在是气不过这种我被当作傻子耍的状况,所以特意来提醒我。

老实说,这在当时我有限的生活经验里,无疑算是重大的打击,像是闷闷的重锤砸在心上,无声但有力量。

有好几个晚上,想到这种被辜负被背叛的痛苦,我都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年轻的时候,好像时间过得特别快,很多痛苦好像也很容易变淡,慢慢的我不再执着于这段友谊。

有新的朋友进入生活,有新的快乐和新的忧愁,时间就这样慢慢过去了。

这位好朋友和我仍然在一个班里,只是她慢慢和我疏远了。

我因为从未对她有任何亏欠,情感上被背叛的感觉很快消散,不再有任何的情绪纠葛。

不知道她是不是心里有愧疚,似乎过得一直不好,毕业之后,大家慢慢断了联系,一份少年时代曾经很珍贵很亲密的友情,就这样散落在往事里。

看到电影《冰雪奇缘》,看到姐妹俩艾莎和安娜由曾经的亲密无间,变得渐行渐远,终于造成无可挽回的灾难,我不由得想起自己和好友逝去的青春友情。

姐姐艾莎天生拥有控制冰雪的超能力,这本来是一种可贵的天分。

但在她失手击中安娜,差点害死妹妹的过失之后,内心的恐惧和父母好心的劝诫变成了魔咒,把这种天分变成一份诅咒。

父母教会艾莎的方法是:不要去感受,要控制它,隐藏你的超能力。但越是恐惧的事情,越会变得无法控制。

慢慢的,艾莎内心的恐惧成为一个不受控制的怪兽。为了保护妹妹,她拒妹妹于千里之外;

为了控制自己,她否认和打压自己的天分,而越是拒绝这项超能力,它就越是蠢蠢欲动,似乎随时可能闯祸,进一步加深了艾莎的恐惧。

紧缩心门永远不会是一种好的方式,而压抑的能量就像魔鬼,总有一天要展现它的威力。

姐妹俩早已在爱中隔绝太久,她们的冲突和爆发是迟早的事。轻轻的一个小火花,结果可能是灾难性的。

女王艾莎被当作怪物,整个王国被冰雪覆盖,艾莎逃离伤心之地。

在雪山之巅峡谷深处,她终于抛开心魔,做回自己,肆意尽情地释放着自己的超能力,并打造出美奂美伦的冰雪宫殿!

而安娜为了找回姐姐,跋雪涉冰、历尽重重险阻,直至心脏被冻结、自己成为冰雕,才终于用生命召唤回姐姐的勇气。

内心无尽的爱带着温度,融化了冰雪,而冰雪女王由于有了爱的弹性,也终于回到对冰雪掌控自如的状态!

作为迪士尼成立90周年纪念作品,《冰雪奇缘》在故事上做了很大的创新,它不再做老套的王子和公主情节线,而是将叙事重心放在了姐妹俩身上,讲述一个关于恐惧和勇气的爱的故事。

这部电影叙事切中大众情感点,那么击中人们的情感落点有哪些呢?

第一,什么是接受?

在之前几期的节目中,我们谈到过,应该如何面对恐惧。恐惧本身不可怕,我们对于恐惧的逃避更可怕。

恐惧往往利用我们心中最深的爱,变形出最可怕的幻象,而只有穿越幻相,接受自己本来的样子,才是战胜恐惧的第一步。

艾莎深爱家人,她因为害怕误伤家人,才一再否定自己的超能力,导致局面进一步失控。

而当艾莎被逼到无法挽回的窘境,她在荒野中自由展示自己的控制冰雪的能力,并且凭空制造出冰雪城堡时,代表着她生命力的最大释放。

这一场景的美奂美伦不仅仅在于视觉奇观,也深深表达了展示真实自己的淋漓尽致。

第二,什么是真爱?

切断与别人的连接并不是爱。艾莎把妹妹拒之门外,把王国丢到身后,把自己封锁于冰雪城堡,这些也许会一时痛快,但并非真爱。

贪恋人与人之间的小温暖也并非真爱。

安娜跟汉斯因为有小小的温暖火花,于是第一天见面就订婚,人与人之间的小温暖虽然宝贵,但没有经过考验的温情,有时候不堪一击。

真正的爱是即便你拒我于千里之外,我也能体谅你内心的痛苦,仍然愿意相信你内在的纯真和爱。

真正的爱是即便我不愿意放弃自己的自由,但为了你的心愿和爱,我愿意努力去面对自己的恐惧,去修剪自己意愿的边界。

真正的爱是开放,是流动,是包容与接纳。

第三,什么是勇气?

《宽恕就是爱》这本书里提到,由恐惧转向爱的意思是:

当恐惧来临时,认清自己的恐惧,而后穿越过去;

当批判产生时,认清自己的批判并且设法化解它;

当听到自己在呼求爱时,试着答复它的呼求。

真正的勇气,不是没有恐惧,而是心中总有一股更大的力量,可以带领我们超越恐惧。

有时候,尤其当我们看电影时,总会感慨,为什么总是到了失去一切,无法挽回时,主角才能幡然醒悟?

直到我看到这样一句话:“当一个人失去一切时,就会有勇气。当我们仍有东西可以执着时,我们才会胆怯。

那就不妨勇敢的跳进恐惧的河流中吧!也许你跳进去之后,才会发现,你恐惧的可能只是自己的倒影。

电影的故事是大团圆的结局。而现实生活中的我想起青春往事,不由得感慨万分!

如果少年时的我有勇气去了解好友内心可能的痛苦,不惧怕被背叛、被辜负的感觉。

或者只是有勇气去信任,她的内心如我一样本是纯净、善良,只不过犯了一些小错,也许我就真的可以原谅她,跟她和解,将友谊进行到底。

如果少年时的好友有勇气面对自己内心的不爽,选择平等的交流和沟通,而不是选择破坏性的方式。

也许我们真的可以实现当年许诺的,即便到了八十岁,也要互相搀扶着坐在故宫的门槛上吃冰棍儿的誓言吧!

人生的遗憾,来得真是又透彻又伤感啊!

不由得想起荣格的一段话:

喂养受饿的人,原谅别人的侮辱,并且爱我的敌人……

这些都是伟大的美德。

但如果我发现在我心里我就是那最穷的乞丐和最无礼的冒犯者,

而我正需要自己的仁慈,

我也正是自己必须去爱的敌人,然后呢?”

然后,我们接纳不完美的自己,真正踏上生命的旅程吧!

今天的小练习,让我们学会对自己诚实。

直到我们能够接受真正的自己,而不是我们所希望或伪装的假象,我们才算真正的对自我诚实。

要达到真实的境界必须勇敢并心胸开放——要对自己和世界说“喜不喜欢随你,这就是我”,然后活在事实中。

让我们闭上眼睛,将呼吸放慢,感觉自己的意识回归到自己的身体上,慢慢让自己的身体放松下来,让自己的意识平静下来。

请用你内在的眼睛望向你自己。想象一个自己的缺点,这个缺点可能是你自己的感觉,也可能是别人指出的你的不足之处。

感觉下你表现为缺点的行为,带给你自己什么样的感受。不管这种感受是怎样的,你都完全的接纳它。

对自己真实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回到感受,不要评价。

请回想起自己曾经犯下的某一个错误。不管你做错的是什么事,只是静静的关照自己当时的感觉。

也许是言语间冲撞了父母,也许是伤了别人的心,也许只是单纯的没有在公交上给老人让座,或者是顺手牵羊占了别人一个小便宜。

这些都没有关系,只是静静的想起自己犯的这个小错,然后告诉自己真实的感觉。

比如,我曾经言语冲撞了父母,这是我曾经犯下的错误,但我并不后悔,因为他们对我的方式让我愤怒。等等等等。

通过这样的练习,我们越来越多的和真实的自己待在一起,不评价,只是感受。慢慢的,我们会逐渐接受我们的人性。

诚实并不是完美,或是毫无缺陷、没有失败;诚实也并非不允许犯错,它只是表示我们认知到自身更多的特点,并且接纳自己的特点。

有了真实的接纳自己,我们才最终可以学会仰赖内在的力量,使自己跨越局限,成为照亮他人的典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