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楷书 ![]() 行书 ![]() 草书 田蕴章书法讲座《每日一题 每日一字》【254-墳(坟)-欧阳询艺综南北】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uW411n7zo?p=254 每日一题 学魏碑如何克服板刻呢?首先要学像了。再就是需要三方面的努力:第一,要多读书,读书多了,对文字的理解,深层次的那种意识,一定会潜移默化地在书法当中表现出书卷气,一有书卷气,板刻的情况就大大削减了;第二,只临石刻不临墨迹,便无法摆脱板刻,所以在学魏碑的时候一定要多临一些墨迹的东西;第三,墨迹也是两个概念,影印本和真正的墨迹。 康有為早期寫過歐體和趙體。古代書法家從未把書法當作藝術。兿指技藝。歐書《房彥謙碑》形似魏碑、隸書。魏碑的早期像隸書,後期像楷書。歐陽詢八體皆能。不僅學習二王,而且有機結合北方的碑板墓誌。比如三點水的寫法就借鑒了魏碑的寫法。還有方筆的使用,把大方筆變為小方筆。適度改變。考場上“無歐不點元”。兿宗南北。 每日一字 学写墳字。第一横要短要斜,要短是因为右方有东西,要让出地方,要斜是因为要和右方有呼应。左方的土字下方的挑笔是说明右方还有其它的点画要写,所以才用挑笔。如果放在右边或下边,就只能用长横,或短横,就不用挑笔了。右边的第一横要在左边的“土”字的第一横的上面,第二横要在“土”字的第一横的下面。 墳,墓也。从土賁聲。 ——《說文》
【构造】形声兼会意字。篆文从土,賁声,賁也兼表盛大义。隶变后楷书写作墳。如今简作坟,改为文声。 【本义】《说文·土部》:“墳,墓也。从土,賁声。”本义为高大的土堆。 【演变】坟,本义指①高大的土堆:登大~以远望兮,聊以舒吾忧心。引申也指②堤岸:遵彼汝~,伐其条枚。古代平茔叫墓,封土为坟,故又引申指③坟墓:不治~,欲为省|那~与小栓的~,一字儿排着|~地|上~。 【组字】坟,如今可单用,一般不作偏旁。不是《说文》部首。现今仍归入土部。 资料主要来源: ①谢光辉主编《汉语字源字典(图解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②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华夏出版社,2003年) fén 墳,形声,从土,賁声,本义为土堆,引申为坟墓。明代俗字、《简体字表》、《简化字表》简作“坟”,音符改为文。 【辨析】坟/墓 这两个字古代都指坟墓,但初期稍有区别:封土隆起的称为“坟”,与地面相平的称为“墓”。后不再区分。 资料主要来源: ①魏励《常用汉字源流字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 ——《王力古汉语字典》 http://ent.enorth.com.cn/system/2008/06/23/003438139.shtml 来源:互联网。 |
|
来自: MAY的学习簿 > 《田蕴章《每日一题 每日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