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味追求新、奇、特,让他掉进种植陷阱爬不出来

 宏基果业 2018-09-11

导语

在农业致富圈中,一直流行这样一种说法:新、奇、特的品种往往是从业者领先同行、走俏市场的关键,所以种一种新奇品种,往往能取得比较好的效益。

 

真的是这样的吗?也许今天这几位农人朋友的真实故事,会让你对此有一个全新的看法。


01

太昂贵的学费

 

我国生果业出现过N次热潮。从改革开放直至本世纪初,这波热潮,使我国成为世界最大生果出产国、樱桃出产国等一系列称谓。

 

这期间先后出现过多次风口,例如北海道黄樱桃,白樱桃热等等,当风口来时,人们力争上游地经过各种途径、各种方式去得到新品种的苗木或接穗,往往不惜重金。



有的新品种一株苗木卖到几百元,一个接芽卖到十几元都不稀罕,每一次的风潮都伴随着一批品种首先取得者和育苗者成为土豪,同时伴随着一大批果农因为盲目栽种未经试栽验证的品种而吃尽哑巴亏。

 

老张12年开始搞了块360亩的地,最早听人说日本苹果品种好,于是花了大几千去买种苗,当时买的是北海道9号(HAC-9),事实上主要是听从苗木经销商的鼓吹,说是树势强壮,抗逆性、适应性强,果实个大、便于管理。

 


但这个品种并未经过严格的区试,种了一年多,才发现品种本身有难克服的缺点,根本不适合本地种植,于是砍树,改接,走了许多弯路,最后辛苦一年算下来,不算人工成本,搭进去3、4万,白忙乎一年。

 

02

“香如蜜”,不过是一堆垃圾

 

2017年年初,某岑姓农场主通过网上论坛,了解到一种叫“香如蜜”的新品种香瓜,据说来自热带南美的一种香瓜,长相酷似大大的火腿肠,种下后不仅产量高,而且价格也还可以,亩收入可达8万。

 

于是他进一步查询,发现某电商上出现了大量卖苗、卖种子的,吹嘘得如何如何好,没禁得住诱惑,购进了3000块大洋的种子,种下后,因不熟悉当地的气候,虫害等原因,结果幼苗期就被蜗牛给洗劫一空。

 

 

没办法,他还不死心,为了见证奇迹的时刻,又去购进了近1000元的种子,这一次他比较谨慎,在苗很小的时候就非常注意,买了治蜗牛的药,多次撒施进行防治,好不容易,苗快长到1米左右的时候进入了10月,天气开始变冷,再加上云南的旱季到来,天干变冷,苗僵住了。

 

苦苦等到12月因为一次霜降,苗彻底覆灭,梦想破灭。

 

但他似乎对这个新奇品种有一种特别的情结,有一回,在某电商平台看见有“香如蜜”瓜卖,花了60元买了一个,满心欢喜地打开包裹,结果令人崩溃。


一个酷似大大的火腿肠,切开后,一股浓烈的刺鼻香味,酷似南瓜的内部,籽多得占了2/3的空间,剩下不到1/3的瓜瓢,还带着厚厚的一层南瓜皮,本以为生吃好吃,尝上一口,难以下咽的怪味,既不脆,也不软糯,更别说甜了,只想吐……

 

既然生吃不行,煮着吃应该可以吧!索性拿来煮汤,结果还是难以下咽的刺鼻香味,这样的品种除了外表让人觉得新奇,拿什么来让顾客买单?

 

只能是种得越多,亏得越多!


03

有同样经历的还有他们

 

这样类似的故事在中国大地上一遍又一遍上演,跟他们一样经历的还有很多:

 


真是感同身受!我大前年从山东买了葡萄、黑珍珠樱桃、安哥诺黑布朗李,到今年无一开花结果。

 

有的可能是水士不服,但当时买的时候卖家广告都说南北可种,我也上网查过,安哥诺我邻县就有种植,第2年结果,估计卖家不是给的安哥诺。

 

而黑珍珠是广东一个专家说我们这边可试种,估计苗子也假。好在也是试种,苗子也只是50棵100棵的买。心痛的不是金钱,是差不多四年的时间。



我种桃,在3-4年内引过60多个品种,都是火得不得了的,如:早春红、早加、加早、绯玉、徘红、春蜜、春美、早春蜜、澳红脆、中油系列品种,508油、加纳盐、夏香姬、夏之梦、甘奴、明月油蟠、枣油桃、黄金蜜1、2、3号、锦字辈系列、鹰嘴等等,最终回过头来,大众品种还是最过硬,像锦绣、鹰嘴、黄三等。

 

晚秋黄梨我一亲戚种20亩,第三年挂少量果摘掉怕影响长树,第四年挂果卖不掉,种的时候卖苗的说回收,有果时鬼都不见,一亩220棵,卖苗的赚钱,种树的白干几年全部挖掉,伤不起!

 

今年又改名金果梨,不知又有多少人上当。



 

我父亲是育苗人。我想客观地分享三点:

 

一是,新产品一定要接收到多个方向的可靠信息,例如:种植园,散户们的种植反馈情况,并记下他们的地理位置,种植数据,其次才是参考苗商的说法。


二是,对于数据一定要客观,黑心苗商黑的数据都很极端美好(比如达到多少多少,但是没说只是特殊情况),需要了解不同方向的真实数据。


三是,结合本地购销渠道,跟着本地农业发展方向种植。至少保证有收购。盲目追新,可能面临的风险高,类似赌博。


总之,初入农业这个新行业,不能想当然,脚踏实地总结经验教训。





伪技术伪品种伪专家很多,为了骗钱鸡毛也能吹上天。这其实是不良苗商踩着农人们的尸骨,成就财富的故事。

 

作为种植户,我们必须明白一点:好品种是相对于气候来说的,培育一个新品种往往需要几十年,而变异的99%以上都是劣变。

 

大规模种植必须用当地的苗木,抛弃那些不切实际的新,奇,特品种。这样你才能远离这些血淋淋的教训!

 

你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吗?你上过新奇品种的当吗?期待你的留言!

 

编辑 | 卷耳 (微信:18186233709)

排版 | 小抽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