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全驾驶之信念价值层次:双手握盘原则

 海纳百川大容积 2018-09-11



导语: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方向盘握的好不好,在速度的放大作用下,就是生死之别。


“手掌生死盘,脚踏鬼门关”。从今天开始,讲解安全驾驶中的手上功夫。

方向盘,控制车辆行驶方向的装置。

公路,犹如一条铺在地面上的弯曲的绸带;车辆,就是沿着这条绸带滚动的珠子。滚动的方向没有控制好,就会滚到绸带之外,然后,没有了。

有人会说,握方向盘那么简单,3岁小孩玩玩具车时就会了。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方向盘握的好不好,在速度的放大作用下,就是生死之别。

首先将方向盘进行分区,其次介绍方向盘的正确握法。

一、方向盘的刻度分区

我们把方向盘拟作时钟,按照时钟表盘的数字,对方向盘进行刻度划分。如图所示:

(时钟表盘图)


我们将方向盘的最高点定义为12点,最低点为6点,最左边为9点,最右边为3点。方向盘如图所示:

将12个点都标出,如下如所示:

方向盘上的12个点


二、部分常见的、危险的握盘方法

有的老司机,开车很多年,驾驶里程也有几十万公里,的确也没有发生任何交通事故。可是,老司机的握盘方式可能是如下之一:

由于我们是从左至右的阅读方式,读表盘也采用从左至右的方式。

(一)10-4点握法

左手放在方向盘10点位置,右手放在对角线4点位置。

在很老的驾驶教学视频中,示范就是这种10-4点握盘方式。问过驾校的教员,为什么要这样握盘?因为以前的车辆转向助力不足,这种握盘方式有利于手的发力。

最大弊端是一侧转向不足,无法做到左右转向角度都均衡。同时,紧急转向时,方向盘回到中间会产生偏差。

(二)10-2点握法

左手放在方向盘10点位置,右手放在同一水平2点位置。

该握法会经常出现在新手身上。因为对车辆距离、空间、速度等判断没有底,这样的握法使身体靠近方向盘,有利于身体坐直、或向前探而获得较好的视野。

最大弊端,正常的转向都无法做到足够的满足。同时,当发生碰撞时,安全气囊还未弹出,身体就碰撞方向盘,安全气囊弹出后,再次对身体造成二次伤害。

(三)7-5点握法

左手放在方向盘7点位置,右手放在同一水平5点位置。

这种握法一般出现在驾驶轿车中,或较好的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

轿车,由于底盘低、座位低,为了调整获得较舒适的身体角度,会将靠背往后调整并有一个较大的倾角。因此,使得手距离方向盘较远。

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由于长时间转动方向盘的角度都很小,这种握法可以极大限度的降低胳膊的疲劳。

最大弊端,双手与方向盘的最基础的贴合度都未满足,在危险情况需要急转方向时,不能及时转向。

(四)搭扶握法

双手搭在方向盘内侧中间的横幅上。

同样是为缓解疲惫,会有许多人将双手搭在方向盘横幅的位置,只靠手掌握着方向。

最大弊端,当遇到紧急转向时双手会下意识移到方向盘外环上,从时间上看延长了危险系数,如果不移动,不但完成不了有效的转向,而且双手的位置是在气囊上,一旦弹出手腕就会骨折。

(五)单手握盘

单手握在方向盘的任何位置。因为存在右手需要切换档位,大多数为左手单手握盘。右手单手握盘一般是为了抽烟,或放松左手吹风等。

有的老司机自认为技术过硬了,觉得单手扶把可以完全掌握好车辆的行驶方向,同时另一手可以休息,或是抽根烟什么的。

最大弊端,一旦紧急制动需要控制车辆方向时,另一手可能跟不上,车辆失控的情况可能发生。

三、方向盘的正确有效握法:9-3点握法

驾驶员所做的一切准备,都是为了以防万一。在驾驶员偶尔分心失神、观察不仔细、或者危险来临的太快时,需要驾驶员紧急处置,且方向盘转向角度较大、转动速度快,这是驾驶员的手,转动方向盘的反应速度成了是否能够成功化解危险的关键。因此,正确的方向盘握法,是保障车辆驾乘人员生命安全的一个前提。

(一)正确有效握法:9-3点握法

左手握在方向盘9点位置,右手握在3点位置,大拇指自然搭放(可以轻微用力)在方向盘内圈壁上。

这样的握法,好处有哪些?

一是有利于不用看方向盘,依靠两手的位移,来确定转向角度大小。

二是有利于左右转向发力时,力量均衡。

三是有利于在紧急躲闪过程中,左右转向都能获得最大幅度的转向角度。

四是有利于不用看方向盘,能够判断转向过后,方向盘准确回中。

(二)大拇指的特殊情况。

当遇到坑洼路段或越野路面时,大拇指的位置需要微调,应将大拇指贴放在方向盘的环上,这样可以避免拇指受伤害。

因为当车辆在坑洼颠簸路面行驶时,轮胎经过地面的情况会反馈到方向盘上,因受力过大从而导致方向盘随之反向转动,大拇指处于方向盘环的内侧时,很容易受到伤害。

(三)错误的大拇指放置方式。

禁止将拇指搭放在方向盘的横向条幅上。这样会降低手与方向盘的贴合度和紧密性,紧急转向时会手会打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