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说的经方,是侠义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之方剂。 也即仲景先师之《伤寒杂病论》之方剂。 从中医的发展脉络看,当有两大源头:一是《黄帝内经》为代表,二是《汤液经法》,也即《伤寒杂病论》之源流。 《黄帝内经》重点论述了中医原理,其成就其书历经一个时期。就方剂而言,述之很少。 《伤寒杂病论》,有权威考证,其源流于《汤液经法》,是方证对应之实用手册。 从后世发现之《辅行诀》佐证,《汤液经法》之论述,当为某证用某方。 仲景先师之功德在于保存了这些条文,而用六经理论做了系统归纳,令医者看病更具有系统思维。 就其条文,实在堪称开方中医之临床手册,然后可谓化简为繁,令学者茫然。 常用经方的朋友,会常发现,患者之证,竟与条文丝毫不差。 现代经方大家胡希恕前辈,则是敢于在经方界大声疾呼:方证对应,的少数真知。其学术思想也日益得到重视,其入室弟子冯世纶先生则是不遗余力大力推广胡老学术,现在在经方界,特别是民间中医界已经形成势不可挡的局面。 祝愿经方成为患者的福音。 欢迎有意义的讨论。 |
|
来自: jinasdhxz19ade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