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个高平人!一块二买了件三千年前的商代青铜器,真的是商王后“妇好”之物?

 与春天同行 2018-09-11

1972年,

高平的李玉振花1.2元

从当地的一家废品收购站原价买回

一件造型独特的“小铜盒”。

这个高平人!一块二买了件三千年前的商代青铜器,真的是商王后“妇好”之物?

2008年12月,

75岁的李玉振因突发心梗不幸去世。

李玉振之子李俊杰在整理父亲遗物时,

无意中发现了这件“小铜盒”。

经过近10年来不间断的研究考证,

并结合国内相关专家的鉴定,

得出了惊人的结论:

这件刻有铭文的“小铜盒”很可能是

商代末期的商王武丁之妻、

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女将军“妇好”所用之物。

这个高平人!一块二买了件三千年前的商代青铜器,真的是商王后“妇好”之物?

父子“考古迷”

在高平,熟悉李玉振、李俊杰父子的人,不仅知道这对父子是“考古迷”,而且还是当地很有名气的“草根学者”。

李玉振是当地知名的兽医。由于热衷研究当地传统文化,他先后发表了《高平是中华丝绸的发祥地》等多篇考古论文。2008年12月29日,李玉振突发心梗,弥留之际留话给长子李俊杰:“多看看、多翻翻我的书籍。”

这个高平人!一块二买了件三千年前的商代青铜器,真的是商王后“妇好”之物?

1985年,李俊杰从部队复员。受父亲的熏陶,李俊杰对长平之战颇感兴趣,近些年来先后出版《长平之战史乘》《长平之役志乘》等专题研究书籍,成为晋城“研究长平之战第一人”。

“父亲溘然长逝,留下一件没有头绪、没有说法、没有名堂的商代青铜小方盒子。”李俊杰在整理父亲遗物时,发现一个类似礼盒的布包装方盒,上面有一个标签:“带铭文‘妇好’二字的方形器人食用器,珍贵”。

看到父亲熟悉的笔体标签,从那时起,李俊杰开始对这件器物进行考证研究。一转眼就差不多十个年头。

这个高平人!一块二买了件三千年前的商代青铜器,真的是商王后“妇好”之物?

1.2元买下的“废品”

作为一名医生,李玉振生前获得过国家医学专利。他的药方奇特,其中有方剂药中有一味“铜绿”的中草药。李俊杰听父亲解释说,“铜绿”是长期生长在铜器上的药材。

为获取“铜绿”,高平当地的废品收购站成为李玉振经常出现的地方,看到收购站收回的铜器,就刮点“铜绿”粉末回家。1972年,为找“铜绿”,李玉振又来到高平县寺庄废品收购门市部,在一堆废铜烂铁堆里无意中发现一件浑身上下都是“铜绿”的一件小长方形青铜盒。

这个高平人!一块二买了件三千年前的商代青铜器,真的是商王后“妇好”之物?

看着造型独特的“小铜盒”,李玉振不忍心将其被铜解厂熔化,于是便照原收购价1.2元将其买了下来。

李玉振的突然去世,对李俊杰打击不小。为了不留遗憾,他决定将父亲所留下的“古玩意儿”,一件一件整理出来,作为历史遗物建一个博物馆留给后人参观。

当翻出礼盒里的“小铜盒”时,李俊杰感到器物外形特殊,为给以后留下可查阅的资料,于是决定为与此有关的高平县寺庄废品收购门市部主任刘富荣拍摄了几张照片。没想的是,刘富荣已于2003年去世。1995年李俊杰曾在废品收购门市部为刘富荣拍下一组黑白工作照片,也算是对如今缺憾的一个弥补吧。

这个高平人!一块二买了件三千年前的商代青铜器,真的是商王后“妇好”之物?

1995年,刘富荣(右)在寺庄废品收购站

“小铜盒”上的铭文是“妇好”

8月22日晚7时,山西晚报全媒体记者见到了刚从外地出差回到晋城的李俊杰。

他从礼盒中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件被用卫生纸卷成的“纸绳”缠绕着的器物。去掉缠绕其上的“纸绳”,一件周身布满绿色锈迹的青铜器摆放在桌上。

与经常见到的青铜器相比,眼前这件青铜器的器型显得身材“娇小”:高15厘米,长14.5厘米,宽12厘米。青铜器分为顶盖和器身两部分,顶盖上有四只立体凤鸟造型,而器身四面布满凤鸟图案。

这个高平人!一块二买了件三千年前的商代青铜器,真的是商王后“妇好”之物?

据《山海经》记载解释:“凤鸟首文曰德,翼文曰顺,膺文曰仁,背文曰义,见则天下和。”李俊杰说,凤鸟是道德仁义和谐的美好象征。

李俊杰打开台灯,手持一支小手电筒,光束不管是照射在顶盖,还是器身,青铜器周身长满的结晶体晶莹透亮,就像钻石一样闪闪发光。“如果是在不同颜色的光源下,这些结晶体就会发出不同的光泽。”在李俊杰的指点下,山西晚报全媒体记者看到,青铜器的器身有许多鼓起的“泡痕”,轻轻去掉,里面也露出熠熠发亮的结晶体。“这种斑痕业内俗称‘鸡屎斑’,是青铜器历经一定年代才能出现的现象。”这件青铜器出现的现象,与故宫博物院编《你应该知道的200件青铜器》、丁孟《论古代青铜器鉴定的四大要领》记载的特点相吻合。

青铜器器身底部成凹形,就在凹下去的部位有铭文。李俊杰说:“这是当时在铸造这件青铜器时,为将刻有‘妇好’铸在底部,上刻铭文的印章在盖章时形成了凹形。”篆体字字形较大,几乎占去青铜器底部的三分之一。

“这两个字,就是‘妇好’二字。”李俊杰说,当年父亲买回青铜器后,将器物上的泥土和“铜绿”进行过清理。“父亲生前对它很是钟爱,知道它的珍贵。从礼盒书写的标签文字可以看出,父亲已经认出了上面的铭文是‘妇好’二字,只是没有进行过深入研究和考证。”

顺着“妇好”二字的思路,多年来李俊杰一直想解开这个疑惑:“妇好是商代末期,商帝武丁之妻,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女将军。难道这件青铜器真的是妇好所用之物?”

查阅资料得知,1976年,考古工作者对位于河南安阳的妇好墓进行发掘。这座长约5米、宽约4米、7米多深的墓穴,墓上建有被甲骨卜辞称为“母辛宗”的享堂,是殷墟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墓葬。据说享堂原是商王武丁为祭祀妻子妇好而修建的宗庙建筑,尊其庙号为“辛”。

妇好墓虽然墓室不大,但保存完好,随葬品极为丰富,共出土青铜器、玉器、宝石器、象牙器等不同质地的文物1928件。值得注意的是,“妇好”铭文成为同类出土文物中的佼佼者,器小字大,特别彰显文字铸艺。经专家论证,妇好墓出土的大批青铜器,为殷商时期铸造最高工艺水平。采集的铜料是从云南运输过来的,经过千年地下埋藏,自然会生成一些结晶体。这些青铜器距今已有3300多年历史。

没想到的是,经与安阳殷墟青铜器拓片铭文比对,李俊杰父亲留下的青铜器上的铭文及其他特征与前者完全相同。

尽管找到了证据,但李俊杰却不敢大意,仍在寻找各种途径证实自己得出的结论。

机会来了!几年前,为筹建长平之战遗址博物馆,高平市有关部门邀请中国社科院专家就此考察。作为“晋城研究长平之战第一人”的李俊杰进入专家们的视线。

“我一直有建立长平之战博物馆的念头。”李俊杰记得,当时自己见到的都是中国社科院的夏商周三代考古专家。于是,他就将父亲留下的这件青铜器让专家们鉴赏,最终得到了肯定的答复。“去年,当时其中的两位专家先后专程来到晋城,再次对这件青铜器进行鉴定。”

这个高平人!一块二买了件三千年前的商代青铜器,真的是商王后“妇好”之物?

“妇好”之物缘何流失在外?

从当年留下的标签来推测,李玉振认为自己买回的是一件“人食用器”青铜器。而从器物小巧玲珑的模样来看,李俊杰觉得很像是女人常用的首饰盒或胭脂盒之物,于是他给起名为“妇好胭脂盒”或“首饰盒”。

尽管“妇好之物”得到确定,但李俊杰心中仍存许多疑问。

1976年,国家发掘“妇好墓遗址”,是自1928年古史学家董作宾发掘甲骨文后对殷墟的首次大型考古研究活动。根据当年发掘的情况来看,妇好墓随葬品极为丰富,出土青铜器、玉器、宝石器、象牙器等,不同质地的文物1928件,刻有铭文的青铜器有近200件,其中有“妇好”铭文的就有上百件之多。

妇好墓保护完整良好,历史上并未发现被盗掘痕迹,意味着“妇好”墓室的物品,不可能流失在墓葬之外。

这件与妇好有关的精美之物会出现在高平?

按照郭沫若的定义,李俊杰手中的青铜器统称为“商代青铜方彝”。

“‘妇好方彝’出现在墓室之外,是很离奇,但又很正常。墓葬物品,不可能是她生前的所有和全部。流落民间的可能是赏赐、赠送、遗失等,多种情况并存。”李俊杰说。

据《易·未济九四》记载:“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赏于大国。”与《既济九二》记载:“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表述相同。《竹书纪年》记载:“武乙三十五年,周王季伐西落鬼戎,俘二十翟王。”根据这些史料记载,说明妇好将军对鬼方进行长达3年的战争,此物有可能为带入战场的赏赐物。

最原始的“鬼方”,即古典意义上的“鬼国”。“鬼方”与“鬼国”究竟在哪里呢?李俊杰说,商代时期,“鬼方”也是说“鬼国”,在广义上讲是一致的,古上党地区应当是商代古鬼方与鬼国的核心区域。

据《路史》记载:“赤狄,隗姓。赤狄潞氏皆隗姓,故上党地。”李俊杰研究认为,“鬼方”是隗姓的地方。隗与槐皆之同音为姓,“鬼”为隗与槐姓的简写,为神农氏炎帝魁部落后裔。

据他推测,“妇好方彝”在上党地区出现,有可能是商王武丁之妻妇好将军当年征战上党地区“鬼方”的遗存物证之一。他认为,这件青铜器的出现,有助于揭开商代“鬼方”“鬼国”之谜。

妇好

妇好,好姓(古音(zǐ),同子姓),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甲骨文)的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妇”为亲属称谓。铜器铭文中又称“后母辛”是因为她的庙号称辛,即乙辛,周祭卜辞中所称的妣辛。祖庚、祖甲的母辈“母辛”也就是她。

这个高平人!一块二买了件三千年前的商代青铜器,真的是商王后“妇好”之物?

出土的大量甲骨卜辞表明,在武丁对周边方国、部族的一系列战争中,妇好多次受命代商王征集兵员,屡任军将征战沙场。曾统兵1.3万人攻羌方,俘获大批羌人,成为武丁时一次征战率兵最多的将领。参加并指挥对土方、巴方、夷方等重大作战,著名将领沚、侯告等常在其麾下。在“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成公十三年》)的商代,妇好还经常受命主持祭天、祭先祖、祭神泉等各类祭典,又任占卜之官,为武丁统治集团的重要成员。曾率兵镇压奴隶反抗斗争。竭心尽力维护奴隶主阶级统治和特权,深受武丁宠幸,被封于外地,担负守土、从征的重任。卒于武丁时期。

这个高平人!一块二买了件三千年前的商代青铜器,真的是商王后“妇好”之物?

因此武丁十分喜欢她,她去世后武丁悲痛不已,追谥曰“辛”,商朝的后人们尊称她为“母辛”“后母辛”。妇好墓于1976年于河南安阳殷墟发现,墓中的谜团正在不断发掘之中。

这个高平人!一块二买了件三千年前的商代青铜器,真的是商王后“妇好”之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