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要先抓习惯,再谈成绩,家长们别把顺序颠倒了

 tjboyue 2018-09-11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这是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一句名言。在此用它做本文的标题,意在引起广大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注意。教育孩子,必须先抓习惯,再谈成绩。

有句俗语说得好:“积千累万,不如养成好习惯。”叶圣陶也强调“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由此可见培养习惯的重要。良好习惯一旦养成,必将受用终生。

一般情况下,孩子的成绩上不去,或许是孩子习惯上的问题。如果孩子没有提问的习惯,很可能只能够满足被动的知识积累;如果孩子没有尊重老师的习惯,很可能课堂效率不高;如果孩子没有总结思考的习惯,很可能捡起这个知识点,丢了那个知识点……因此,家长一定要先给孩子抓好习惯,再谈成绩。对于学习而言,家长应该着重培养孩子的哪些习惯呢?

一、自学预习的习惯

要培养课前预习的习惯。提前预习,是培养自主学习的精神和自学能力、提高听课效率的重要途径。提前预习教材,自主查找资料,研究新知识的要点、重点,发现疑难问题,从而可以在课堂内重点解决,掌握听课的主动权,使听课具有针对性。

就学习过程而言,教师只是引路人,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体,学习中的大量问题,主要靠自己去解决。阅读是自学的一种主要形式,通过阅读教科书,可以独立领会知识,把握概念本质内涵,分析知识前后联系,反复推敲,理解教材,深化知识,形成能力。

二、专心上课的习惯

要培养认真听课的习惯。学生在课堂上要集中精神,专心听教师讲课,认真听同学发言,抓住重点、难点、疑点,边认真听边积极思考。哪怕是你已经超前学过了,也还是要认真听,要把教师的思路、其他同学的思路与自己的思路进行对比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并在这过程中,尽量多理解记忆一些东西。

三、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的习惯

要培养观察和思考的习惯。观察客观事物,是获取知识最基本的途径,也是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环节。每个孩子都应当学会观察,逐步养成观察意识,学会恰当的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

“观”是看的意思,“察”是想的意思,看了不想,不是真正的观察,对认识客观事物毫无意义。要做到观察和思考有机结合,要善于提出问题,要积极思考在学习过程中碰到的问题,积极思考老师和同学提出的问题,通过大脑进行信息加工,总结得出事物的一般规律和特征。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今天可以理解为:对书本知识不可以全信,而应批判地吸收,进而养成认真思考的习惯。

四、善于质疑问难的习惯

要培养积极提问的习惯。提问积极鼓励孩子质疑问题,带着知识疑点问老师,问同学,问家长。学问、学问,学习就要开口问,不懂装懂最终害自己,提问是主动学习的表现,能提出问题的学生是学习能力最强的学生,是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

五、切磋琢磨的习惯

要培养合作学习的习惯。“切磋”就是与同学广泛交流,以共同提高。《学记》上讲“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同学之间的学习交流和思想交流是十分重要的,遇到问题要互帮互学,展开讨论。每一个人都必须努力吸取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象蜜蜂似的,不断吸取群芳精华,经过反复加工,酿造知识精华。

六、独立作业的习惯

培养孩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做作业的目的是巩固所学的知识,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不是为了交教师的差,或是应付家长。有的学生做作业的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采取“拖、抄、代.……等等”,会做的马马虎虎,不会做的就不动笔;有的学生好高骛远,简单的是会而不对,复杂的对而不全,这些不良习惯严重的影响了学习效果。所以我们要重视做作业,在做习题时要认真思考,总结概念、原理的运用方法、解题的思路、并且尽量多记忆一些有用的中间结论。

七、仔细审题的习惯

要培养认真、仔细审题的习惯。审题能力是孩子多种能力的综合表现。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材料内容,学会抓字眼,抓关键词,正确理解内容,对提示语、公式、法则、定律、图示等关键内容,更要认真推敲,反复琢磨,准确把握每个知识点上的内涵与外延。同时还要培养自己能从作业,考试中发现自己的错误,及时纠正的能力。

练后反思的习惯

要培养孩子练习之后不忘反思的习惯。一般说来,习题做完之后,要从五个层次反思:

一是怎样做出来的?想解题采用的方法;二是为什么这样做?想解题依据的原理;三是为什么想到这种方法?想解题的思路;四是有无其它方法?哪种方法更好?想多种途径,培养求异思维;五是能否变通一下而变成另一习题?想一题多变,促使思维发散。

这是常规反思。如果发生错解,更应进行反思:错解根源是什么?解答同类试题应注意哪些事项?如何克服常犯错误?“吃一堑,长一智”,不断完善自己。

九、复习归纳的习惯

要培养孩子及时复习、归纳的习惯。复习就是消化知识,加深理解和记忆,达到举一反三。复习也就是通过对知识,对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提炼,进行归纳整理,使零碎的知识,分散的记忆得到一个串联,从而学生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重点化,避免前后知识的脱离与割裂。

复习要讲究规律和效率,复习必须及时,否则超过了人的记忆极限点再去复习,将要多花几倍的时间,而且效果不好。因此必须有计划的不间断地复习。

每天尽量把当天的东西都复习一遍,每周再做总结,一章学完后再总的复习一下。对记忆性知识的复习,每一遍的用时不需多,但是反复的遍数要多,以加深印象。每章每节的知识是分散的、孤立的,要想形成知识体系,课后必须有小结归纳。

对所学知识进行概括,抓住应掌握的重点和关键。对比理解易混淆的概念。每学习一个专题,要把分散在各章中的知识点连成线、辅以面、结成网,使学到的知识系统化、规律化、结构化,这样运用起来才能联想畅通,思维活跃。

十、整理错题集的习惯

要培养孩子及时复习、归纳的习惯。平时要把有什么疑问或是弄错的地方随手拿张纸记下,经常看看,看会了、记住了才扔掉。有价值的就用专门的本子记下,并找些可以接受的类型题、同等程度的相关知识点研究一下它们的异同,解题的技巧和办法。

十一、客观评价的习惯

要培养孩子客观评价自己的习惯。能客观地评价自己和同学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是一种健康心理的体现。只有客观地评价自己、评价他人,才能评出自信,评出不足,从而达到正视自我,不断反思,追求进步的目的。

十二、正确对待失误的习惯

要培养孩子正确对待失误的习惯。对待考试,要“胜不骄,败不馁”,一次考试的失败不能证明什么,我们应该用更加饱满的热情,和付出更大的努力来迎接接下来的一个个挑战,战胜它,我们就又向成功迈进了一大步。最为关键点,是要学会分析失败的原因,知道今后怎么做。应该及时与任课老师沟通,养成及时解决问题的好习惯。这样,下一次考试,必定是收获成功的胜利者。

孩子习惯的养成教育是一个长期的任物,是一个系统工程,并非一蹴而就,并非仅凭学校或家长某一方面就能达成。作为家长,一定要适当配合学校教育,检查督促习惯的养成状态。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的习惯养成教育落到实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