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倾力二十年苏笑神为名净金少山立传

 昵称19788366 2018-09-12
url:http://m.gmw.cn/2018-07/30/content_30185650.htm,id:30185650

中国戏剧出版社今年初推出京剧花脸宗师金少山先生传记《论大净王侯风云路:群星荟萃中的金少山》,全书65万言,手书6载,历时8年完成。该书作者是著名戏剧学者、豫剧(文丑)表演艺术家、被誉为“丑学之父”的苏笑神。京剧大家宋宝罗(时年101岁)、尚长荣、钮骠和戏剧学家马紫晨等分别为该书题词、写序,并予以很高的评价。

京剧史上的传奇人物金少山(1889-1948),生于北京,满族人氏,乃清末民初京剧名净金秀山的三公子,有“十全大净”的称谓。金少山自幼随父学艺,宗法师爷何桂山,另由韩乐卿传架子、摔打、教授武功。在做功方面受到黄润甫的熏染,何通海曾传授给他不少开场戏,并向屈兆奎学过诙谐戏。金少山在上海长期搭班唱戏时,与杨小楼挂双头牌演出《连环套》轰动沪上,他扮演的窦尔墩被颂之“乌龙下界铁罗汉”的美誉;与梅兰芳联手合作的《霸王别姬》倾倒申城,他扮演的项羽被誉为“叱咤风云金霸王”,并名冠“花脸大王”。

金少山戏路宽广,嗓音超凡,无论唱、念,他一张嘴移山填谷、声震屋瓦,响堂挂味、力贯满园。在继承其父金秀山“老金派”铜锤演唱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优越条件,融铜锤、架子、武二花于一身,形成了“新金派”勇猛火爆的艺术风格雄霸净坛。同谭鑫培、杨小楼、梅兰芳分别位居老生、武生、旦角梨园龙头一样,就净坛内,金少山成为世所公认的京剧首席花脸代表,人颂“大净王侯”响于梨园,南北通晓。

为撰写这部具有史诗性意义的传记作品,苏笑神酝酿了20多年,并自费赴各地采风走访、搜集史料;通过长期的整理、编撰,嗣后历时6年不分寒暑,埋头著述,将金少山历经坎坷、事业艰辛、受尽苦难、走向辉煌的故事写了出来——金少山不顾生死与一些欺压百姓的恶势力、外国佬作殊死斗争的豪言壮举,以及他顶撞黄金荣、抗拒杜月笙、刁难张啸林、戏弄常玉清的事桩桩件件浓墨重彩跃然纸上。金少山不仅声腔绝顶、艺术精湛,还心地善良、重情重义、抱打不平,种种美德,在书中精辟细论、处处可见。文内提到的金少山单枪匹马独战日寇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捐资扶贫的高风亮节,更为感人。以金少山为主线引出来的历史事件与各种流派风格的形成和作者的艺术思考,实为全面、难得。这部著作的问世,无论是从它的史学研究、艺术领悟、行路分析、表演阐述、理论知识,还是流派评断、四功练习、五法试解、传承价值、学术探讨,都为京剧史填补了很大的空白。因此可以说,该书是一部京剧史上的心血之作,更是苏笑神在出版两部戏曲学术专著之后的又一次成功尝试。

作者:余波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来源: 《中国艺术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