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薤白中药概述】薤白,别名:根蒜、山蒜、苦蒜、小么蒜、小根菜、小根菜、大脑瓜儿、野蒜、藠子、野蒜、小独蒜,为百合科草本植物薤或小根蒜的鳞茎。辛、苦,温。归肺、胃、大肠经。 1.通阳开痹:用于寒痰湿浊停滞胸中,阳气不得宣通的胸痹等症,如(<金匮要略>瓜蒌薤白白酒汤)、(瓜蒌薤白半夏汤)。 2.温中理气:用于胃肠郁滞泄痢后重等,可与(四逆汤)同用。 【薤白药物形态】本品呈不规则卵圆形,高0.5~1.5cm,直径0.5~1.8cm。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皱缩,半透明,有类白色膜质鳞片包被,底部有突起的鳞茎盘。质硬,角质样。有蒜臭, 薤 呈略扁的长卵形,高1~3cm,直径0.3~1.2cm。表面淡黄棕色或棕褐色,具浅纵皱纹。质较软,断面可见鳞叶2~3层,嚼之粘牙。 【薤白的功效与作用】薤白的功效: 【功效分类】:理气药 【性味】 辛苦,温。 1.《木经》:'味辛,温。' 2.《别录》:'苦,温,无毒。' 3.《千金?食治》:'味苦辛,温,滑,无毒。' 4.《医林纂要》:'甘酸辛,温。' 【归经】 1.《汤液本草》:'入手阳明经。' 2.《本草经解》:'入足厥阴肝经、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 【功能主治】 理气,宽胸,通阳,散结。治胸痹心痛彻背,脘痞不舒,干呕,泻痢后重,疮疖。 1.《本经》:'主金疮疮败。' 2.《别录》:'归于骨。除寒热,去水气,温中散结。诸疮中风寒水肿,以涂之。' 3.《千金?食治》:'能生肌肉,利产妇。骨鲠在咽不下者,食之则去。' 4.唐本草》:'白者补而美,赤者主金疮及凤。' 5.《食疗本草》:'治妇人赤白带下。' 6.《本草拾遗》:'调中,主久利不瘥,大腹内常恶者,但多煮食之。' 7.《本草图经》:'补虚,解毒。''主脚气;煮与蓐妇饮之,易产。' 8.《本草衍义》:'与蜜同捣,涂汤火伤。' 9.《用药心法》:'治泄痢下重,下焦气滞。' 10.《纲目》:'治少阴病厥逆泄痢,及胸痹刺痛,下气散血,安胎。''温补助阳道。' 11.《本草备要》:'利窍。治肺气喘急。' 12.《本经逢原》:'捣汁生饮,能吐胃中痰食虫积。' 13.《岭南采药录》:'和生盐捣烂敷疮;被铁针伤,留铁锈于肌肉,敷之可以吸出。能发散解表,健胃,开膈。' 14.《南京民间药草》:'打烂外敷,治各种疮疖。另外取野菊花煎水内服。'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钱(鲜者1~2两);或入丸、散。外用:捣敷或捣汁涂。 薤白的作用: 1.治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栝楼实一枚(捣),薤白半斤,白酒七升。上三味,同煮,取二升。分温再服。(栝楼薤白白酒汤) 2.治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栝楼实,一枚(捣),薤白三两,半夏半升,白酒一斗。上四味,同煮,取四升。温服一升,日三服。(栝楼薤白半夏汤) 3.治胸痹,心中痞气,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四枚,厚朴四两,薤白半斤,桂枝一两,栝楼实一枚(捣)。上五味,以水五升,先煮枳实、厚朴取二升,去滓,纳诸药,煮数沸,分温三服。(枳实薤白桂枝汤。①方以下出《金匮要略》) 4.治赤痢:薤、黄柏。煮服之。(《本草拾遗》) 5.治赤白痢下:薤白一握。切,煮作粥食之。(《食医心镜》) 6.治奔豚气痛:薤白捣汁饮之。(《肘后方》) 7.治霍乱干呕不息:薤一虎口。以水三升煮,取半,顿服,不过三作。(《独行方》) 8.治灸疮肿痛:薤白(切)一升,猪脂一升(细切)。以苦酒浸经宿,微火煎三上三下,去滓,敷上。(《梅师集验方》) 9.治手足?疮:生薤一把。以热醋投入,封疮上。(《千金方》) 10.治咽喉肿痛:薤根,醋捣,敷肿处,冷即易之。(《圣惠方》) 11.治鼻渊:薤白三钱,木瓜花三饯,猪鼻管四两。水煎服。(《陆川本草》) 12.治食诸鱼骨鲠:小嚼薤白令柔,以绳系中,持绳端,吞薤到鲠处,引之。(《补缺肘后方》) 13.治妊娠胎动,腹内冷痛;薤白一升,当归四两。水五升,煮二升,分二服。(《古今录验方》) 14.治赤白痢疾:薤头60克,糯米60克,煮稀饭食。 15.治小儿疳痢(包括慢性肠炎):鲜薤头洗净,捣烂如泥,用米粉和蜜糖适量拌和做饼,烤熟食之。 16.治胸痹心痛:薤白10克,瓜蒌仁10克,半夏5克,水煎去渣,黄酒冲服,一日两次。 17.薤白粥,薤白10-15克(鲜者30-45克),与粳米100克共煮粥。煮熟后油盐调味食用。有宽胸行气止痛作用,适用于冠心病之胸闷不舒或心绞痛,老年人慢性肠炎、菌痢。 【薤白药效鉴别】本品能散阴寒之凝结,通阳气之闭阻,为阴邪痰浊凝滞胸中,阳气不得流通的胸痹心痛之证的要药。又能下达,行肠胃之气滞。 【薤白药理作用】薤白为葱蒜属植物,该属植物有类似芥子的作用,能缓解肺部炎症引起的刺激症状。 【薤白的食用方法】食用方法 1.薤白煎鸡蛋蔬白100克,鸡蛋3枚。将蔬白洗净切细,鸡蛋磕人碗内放盐,用竹筷抽打起泡。把平底锅烧热,放人猪油,油热后倒人鸡蛋液,撒上在白细末,在火上煎5分钟,将一面煎成焦黄即成。此莱辛香开胃,宽胸除痹,可用治胸痹心痛。 2.薤白粥薤白25克,粳米100克。将薤白、粳米洗干净后,入锅煮粥,煮熟后加油盐调味品食用。此粥具有宽胸通阳,行气止痛的功效,适宜于冠心病胸闷不舒或心绞痛病患者食用,亦可用于治疗老年人慢性肠炎、菌痢。 3.腌薤白薤白30克,白砂糖60克。将熊白剥去皮,加水适量,捣烂如泥,入砂锅内,与白砂糖熬成膏状。此膏具有止咳平喘的功效,可防治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哮喘。 4.糖醋薤白 薤白500克 ,白糖、白醋各适量。将薤白洗净,晾干水,置入密封的容器中,加白糖、白醋、浸泡10天以后可食用。糖醋薤白酸甜可口,具有开胃,健脾醒酒,帮助消化的作用。适宜于食欲不振,纳呆食少,消化不良引起的脘腹饱胀等病症。 食疗价值 1.温中散结:薤白含有大蒜辣素,其主要成分为硫化丙烯,具有降脂作用,且性味辛温,能温阳散结,可用来治疗高胆固醇和高血脂症。 2.宽胸通阳:薤白含有一种大蒜配糖体,有降低血压的奇妙作用,高血压胸闷患者常食薤白有通阳气、宽胸的效果。 3.抗菌消炎:薤白所含的大蒜辣素能杀菌消炎,对多种细菌有明显抑制作用,可作为感染疾病患者的食疗佳品。 4.健胃祛湿:薤白所含的特殊香气和辣味,能促进消化功能,增加食欲,还可加强血液循环,起到利尿祛湿的作用。 营养价值 薤白知识介绍: 薤白为百合科植物小根蒜或薤的鳞茎。北方多在春季,南方多在夏秋间采收。连根挖起,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用沸水煮透,晒干或烘干。该品须置干燥处,防潮防蛀。 薤白干燥鳞茎,呈不规则的卵圆形。大小不一,长1~1.5厘米,直径0.8~1.8厘米,上部有茎痕;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半透明,有纵沟与皱纹,或有数层膜质鳞片包被,揉之易脱。质坚硬,角质,不易破碎,断面黄白色。有蒜臭,味微辣。以个大、质坚、饱满、黄白色、半透明、不带花茎者为佳。主产东北、河北、江苏、湖北等地。除小根蒜及薤的鳞茎作薤白使用外,尚有山东产的密花小根蒜;东北产的长梗薤白;新疆产的天蓝小根蒜的鳞茎在少数地区亦作薤白使用。 薤白营养分析: 鳞茎含有蒜氨酸(Alliin),甲基蒜氨酸(Methyl alliin)及大蒜糖(Sorodose)。头作药用有通阳、散结、下气的作用。近有文献谓薤白可作冠心病心绞痛者的食疗物料。 薤白补充信息: 炮制薤白:拣去杂质,簸筛去须毛,炒薤白:将净薤白入锅内,文火炒至外表面呈现焦斑为度,取出放凉。 薤白适合人群:气虚者慎服,不耐蒜味者少食。 薤白食疗作用: 薤白味辛、苦,性温;归胃、大肠、手阳明经; 具有理气,宽胸,通阳,散结,导滞的功效; 主治胸痹心痛彻背,脘痞不舒,干呕,泻痢后重,疮疖。 薤白做法指导: 1. 可炒食,盐渍或糖渍。 2. 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栝楼实一枚(捣),薤白半斤,白酒七升。上三味,同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3. 治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栝楼实,一枚(捣),薤白三两,半夏半升,白酒一斗。上四味,同煮,取四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4. 治胸痹,心中痞气,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四枚,厚朴四两,薤白半斤,桂枝一两,栝楼实一枚(捣)。上五味,以水五升,先煮枳实、厚朴取二升,去滓,纳诸药,煮数沸,分温三服。 烹调用途:薤白为烹饪材料,亦可加入各类菜肴中烹调以调味。酸?头作开胃菜或用作炒荤的配料。 【薤白化学成分】含大蒜糖、大蒜氨酸。 【用量用法】 5——10g,水煎服,或入剂。外用适量。 【薤白的禁忌】气虚者慎用。 1.《食疗本草》:发热病人不宜多食。 2.《本草汇言》:阴虚发热病不宜食。 3.《本草从新》:滑利之品,无滞勿用。 4.《随新居饮食谱》:多食发热,忌与韭同。 【薤白名家论述】①《本草图经》:'凡用葱、薤,皆去青留白,云白冷而青热也,故断赤下方取薤白同黄柏煮服之,言其性冷而解毒也。' ②《木草衍义》:'《千金》治肺气喘急用薤白,亦取其滑泄也。' ③《汤液本草》:'下重者,气滞也,四逆散加此(薤白),以泄气滞。' ④《本经逢原》:'薤白,《本经》治金疮疮败,亦取辛以泄气,温以长肉也。' ⑤《长沙药解》:'肺病则逆,浊气不降,故胸膈痹塞;肠病则陷,清气不升,故肛门重坠。薤白,辛温通畅,善散壅滞,故痹者下达而变冲和,重者上达而化轻清。其诸主治:断泄痢,除带下,安眙妊,散疮疡,疗金疮,下骨鲠,止气痛,消咽肿,缘其条达凝郁故也。' ⑥《本草求真》:'薤,味辛则散,散则能使在上寒滞立消;味苦则降,降则能使在下寒滞立下;气温则散,散则能使在中寒滞立除;体滑则通,通则能使久痼寒滞立解。是以下痢可除,瘀血可散,喘急可止,水肿可敷,胸痹刺痛可愈,胎产可治,汤火及中恶卒死可救,实通气、滑窍、助阳佳品也。功用有类于韭,但韭则入血行气及补肾阳,此则专通寒滞及兼滑窍之为异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