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玉香油占

 阿牛哥8mi3kbb7 2018-09-12

玉香

油占

品种来源:TY36/IR100//IR100 (TY为水稻/玉米的中间稳定材料;IR100为国际水稻所引进的材料)。


审定情况:2005年广东省审定,2007年海南省审定


审定编号:粤审稻2005013,琼审稻2007015




特征特性


1、属感温型常规稻品种。前期株矮壮、生长旺盛、秧苗耐寒性强、分蘖力中等。强秆大穗,剑叶厚、直、宽,转色顺调,熟色好,结实率极高,达91.1%,是目前生产上少有的大穗高结实率品种,主穗与分蘖穗大小较一致,抽穗整齐,成穗率高,丰产性能突出,高产田类可获750公斤/亩。株高约105厘米,千粒重约22克。在广州种植早造全生育期约126天,晚造约105天,与粤香占相当。


2、品质较优:中长粒型、米饭香滑。有香味,经广东省区试部门送检结果为:出糙率80.6%~81.2%,整精米率46.3%~47.0%, 垩白粒率13%,垩白度2.6%~8.7%,直链淀粉23.7%~26.32%,胶稠度75~47mm,粒型3.2~3.0。国优7项指标中,玉香油占除了整精米率外,其它指标都达优国标准,外观品质经广东省粮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鉴定为早造一级~二级。2007年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测试中心(武汉)检测,全部米质指标达部颁2级(海南省区试米质鉴定结果)。


3、具有多抗性:抗寒性好;较抗稻飞虱;抗~中抗稻瘟病,经广东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稻瘟病全群抗性比为82.6%;白叶枯Ⅳ型菌病级为3级(中抗)。



产量表现


“玉香油占”是一个高产性能突出,适应性广、稳产性好的水稻品种。


2003、2004年早造参加广东省区试,平均亩产分别为463.28公斤、518.18公斤,比对照种粤香占分别增产5.57%和6.96%,增产不显著和极显著,产量两年均列参试组的第一位。是1998年粤香占设为区试对照种以后,广东省第一个比粤香占增产达显著水平以上,第一个比粤香占增产幅度最大(超过5%)的品种,第一个连续两年产量列首位的品种。


2006年早造海南省区试,平均亩产518.84公斤,比特籼占25(CK)增产9.81%,达极显著水平,日产量4.13公斤,名列第一。


2004年早造揭阳市锡场镇大寮村农户柯美区种植5亩玉香油占,经当地市、县、镇村四级实割测产验收,平均亩产756.0公斤。晚造继续种植150亩示范片,经当地实割测产验收,最高亩产776.2kg,平均亩产749.2kg。2005年早造,国家超级稻示范推广项目实施基地雷州市种植的玉香油占百亩示范片,经专家组验收平均亩产676.6公斤,达到项目的核心区产量要求(550-700公斤/亩)。2007年早造在揭阳市实施的超级稻示范片中,经当地市、县、镇、村联合验收,百亩核心区亩产达706.9公斤。


2007年早造高要市禄步镇岩口村连片种植300亩玉香油占,平均亩产605公斤,比对照田增产100多公斤,增长15%左右。每亩增收约160元。


2007年早造在高要市蚬岗镇种植的百亩超级稻示范片中,平均亩产568公斤,高决田块亩产达602公斤,比其它优质稻品种亩产高20-50公斤,卖价也比其它品种每公斤高2-3元,平均每亩增收约50元,对当地农民超到了很好的示范辐射作用。



栽培要点


1、适时播植,培育壮秧:早造宜于3月上旬初播种,4月初移植;晚造7月中下旬播种,8月初移植。插大秧早造秧龄约30天,抛秧秧龄约16天;晚造插大秧秧龄约15-18天,抛秧秧龄约12天。


2、该品种分蘖力中等偏弱,本田亩插足8-10万基本苗。早施重施促蘖肥,提高有效穗数。


3、该品种属大穗型优质品种,后期要注意保持田土湿润,防止过早断水,影响灌浆结实。选择中等或中等肥力以上的地区种植,更能发挥其丰产性能。


4、在稻瘟病严重地区,应注意做好防病治病工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