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定真相

 zqbxi 2018-09-12

正定县隶属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古称常山、真定,总面积468平方千米。总人口50万。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

一、历史沿革

秦朝时期的东垣县

1、秦置东垣县,治今石家庄市郊东古城,为恒山郡治。以战国东垣邑为名。

西汉时期的真定国

2、西汉高祖十一年改名真定县。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置真定国治此。东汉光武帝建武十三年(37年)废真定国,属常山郡。三国魏常山郡治此。

明朝时期的真定府

3、隋开皇初废常山郡。唐初县徙今址,一度改名中山县。唐至清历为恒州、镇州、真定府、真定路、正定府治。清雍正元年(1723年)避帝胤禛名讳,改名正定县。

4、1914年属保定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1938年属晋察冀边区。

5、1949年属石家庄专区。1960年属石家庄市。1961年复属石家庄专区(1968年改地区)。1986年划归石家庄市。

二、地名来历

西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平陈豨叛乱后,取“真正平定”之意改名真定县。《太平寰宇记》镇州真定县:“《高帝纪》曰:高帝十年代相陈豨反,十一年豨将赵利守东垣,高祖攻之不下,卒骂,上怒。城降,卒骂者斩,因改曰真定。”

三、风景名胜

1、赵云庙。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正定)人,三国名将,有“常胜将军“之称。赵云庙气势恢弘,采用仿明清古建筑结构,分为一进院、二进院。主要建筑有庙门、四义殿、五虎殿、君臣殿和顺平侯殿。

2、隆兴寺。别名大佛寺,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城东门里街,原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后燕慕容熙的龙腾苑,公元586年(隋文帝开皇六年)在苑内改建寺院,时称龙藏寺,唐朝改为龙兴寺,清朝改为隆兴寺;是中国国内保存时代较早、规模较大而又保存完整的佛教寺院之一,中国十大名寺之一。

3、开元寺。位于正定常胜街西侧,原名净观寺,始建于东魏兴和二年(540),隋开皇十年(591)改名解慧寺。

4、凌霄塔。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正定现存的四座古塔之一,位于城内天宁寺,是正定四塔中最高大者。因其巍峨挺拔、直插云际,故名凌霄。又因塔身多系木结构,当地百姓俗称木塔。

5、澄灵塔。坐落于正定县城生民街东侧临济寺内,俗称青塔、衣钵塔,建于金代, 澄灵塔举高30.7米,是一座砖砌八角九级密檐式实心塔,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长乐门。正定城墙属府级规制,周长24里、高3丈3尺,设有四门,东曰迎旭、南曰长乐、西曰镇远、北曰永安,长乐门是后来修复的, “长乐门“牌匾为著名书法家启功所书。

7、广惠寺华塔。又名多宝塔。位于正定县历史文化街区东侧。建于金代,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荣国府与宁荣街。地处正定大佛寺附近,两处实为一体景观,它是为拍摄电视连续剧《红楼梦》而修建的一座大型仿清古建筑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