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不起,我劝你别在北上广租房了!

 无人是我 2018-09-12



最近,在朋友的推荐下,断断续续的看了一部电视剧,名字叫《恋爱地图上海篇》,剧里头有一位在上海短暂停留的男过客,他有句台词是这么说的:


上海很繁华,但没有一点真实的感觉。来这里工作两年了,没有一个朋友,没有一个爱人,我感觉我像是一个局外人一样,永远走不进去,也许,回老家更适合我吧。

    

忽然间,就想起我当年孤身赴京城,做了几年北漂后,回到家乡的经历。

    

彼时,我并不是因为拔剑四顾心茫然。


而是担忧落得一个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悲凉下场,的确,无论是哪个漂,终究得面对两个问题,一个是房子,另一个还是房子。

    

鲁迅先生的两棵枣树有深意,我这是画虎类犬,并没有很高深的东西,通俗一点解释,这两个房子一个指住所,一个指家。

 

其实,拐了这么多弯,依稀还是很多论坛上的月经贴:租房和买房,说得再高级一点就是:逃离北上广or返乡置业。


留下的人有千百种理由,但选择逃离的人,理由大概只有一个:败给了高房价,逃离者免不了对高耸入云的房价跳脚骂娘。

    

我想说的是,别骂,骂也没用。


北上广深的房子本来就是为中国精英阶层准备的,这个比例,只有20%,其余80%的人最后的结局只有一个:年轻时努力挣北上广深的钱,青年时回家乡三四线买房。


这本就无可厚非,就好比一个学生只能考300分,却非要立下崇高远大还光辉的理想,要去清华北大,且非清北不去,没考上就复读,然后就是复读连复读一连数十年,最后还是没考上,这下好了,学生开始骂清北,日你仙人板板,为什么要把分数线定那么高!

    

你说这种行为,不是脑袋缺根筋,不是傻是什么?

    

清华北大考不上,去个其他的985,再退一步上个211,211985你复读了还考不上,读个二三本也不是不行,再不济大专欢迎你。


《射雕英雄传》中天赋平平的彭连虎沙通天非要跑去华山论剑争夺,那叫脑袋缺根筋。


而我们大多数人苦苦努力好多年,却是连彭连虎的功夫都达不到,还一门心思的想着北上广深买房,同样也是脑袋缺根筋!



 1 

少 年 


每个初出茅庐的少年都曾经满腔热血,曾想着青衫仗剑大杀四方,曾想着能在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站稳脚跟,想着出人头地,在皇城根下买一处大大的房子,娶个如花似玉的娇媚媳妇儿,一辈子过得风光无限。

    

王陆就是其中的一员。

    

2010年,王陆离开学校的第一件事,就是马不停蹄的悍然杀入京城,以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决绝之态立下了万丈豪言:“我寒窗数十载,勤奋又聪明,为什么要像父母辈平凡度过?”

    

在住进出租屋的时候,王陆闻着满屋的阴暗潮湿,暗自握紧了拳头,说道:“为什么我在为房租困扰,而别人在马尔代夫度假?平凡不是借口,我要为我的理想燃尽每一滴血,我要逆天啊!”

    

然而,直到2015,五年时间过去了。


王陆也不过是从当初的月薪4000涨到了12000。


住房方面,也只不过在北京将当年租的八百块小单间换成了两千六百块的合租房。

    

至于在北京买房?

    

已经被房价涨幅搞得怀疑人生了的王陆,压根就不再去想这个问题。


五年后,他满脑子都是房租,挤地铁的时候就想那个矮大紧的房东会不会又要涨房租,会不会下逐客令,出租屋的衣柜坏了要不要换个衣柜,不换吧东西没地搁,换了吧到时也时替房东换,异地恋了两年的女朋友要来北京,前两天看的那套离公司最近的房子,房租已经涨到了6000……

    

27岁的年纪,无论是薪水,还是职场发展一眼都能看到天花板。 


    

是的,北上广深开阔了眼界,拥有更多就业的机会,甚至成功的机会,有最好的物质条件,有最好的医疗教育,所有文青最爱的调调都有。


可五年来,王陆去过那些地方的数次用两只手就能数得出来。


他每天挤公交地铁的时候,可能还在考虑着这个月的房租,看着大商场的琳琅满目高档商品,最终还是选择网购,高档的写字楼于他而言,就是加班的场所,周末,主要的时间还是呆在租住的房子里看书学习,积累知识,以谋下一次的厚积薄发。 

    

……在这座繁华的城市,一线的物质与文明,于王陆而言,似乎只是一种望梅止渴。

    

1万2的薪水,扣除房租和日常支出之后,王陆的节余是4000。

    

连租房都是种奢侈了,爱情更是。 


如果不能中个500万的彩票,王陆这辈子都买不起北京的一套房,不仅仅是买房,现在更是时时刻刻都要为房租焦虑。


如今这世道,从一个阶层到另外一个阶层,究竟需要几代人的攀爬?


当初的理想,现在回头再看不过是笑话一场,在看不到曙光的冬夜里头,坚持是否还有意义?

    

王陆很迷茫。

    

其实,在北上广深像王陆这样的人不计其数,工资在家里人看来很体面,毕竟年薪十几万,但一年到头能落子三分之一都算极好的了,更可怕的是,在岁月这把又快又狠的杀猪刀无情滚动之下,年龄要奔三了,哪怕有心另起炉灶推倒重来,胜算不高了。 

    

是的,这就是高房价下面的焦虑时代。

    

鲁迅先生曾精辟的勾勒出勇士的形象,但假若鲁迅先生有知,他眼里真正的勇士,兴许会被重新定义为“敢于直面飞涨的房价”。

    

王陆不是这样的勇士。


他想,在如此恐怖的房价和持续走高的租房压力之下,返乡置业未必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俗话说,羊毛出在羊身上,但是王陆不愿意当那只羊!



2

中 年 惑


深悦会之前那篇《未来5-10年,房租将涨到你怀疑人生》的文章中就说了两句话:


1,2018年上半年,大城市已有两千多万人选择了返乡置业。

2,房租和房价是一对孪生兄弟。

    

是的,普通人在北上广深反正努力一辈子也上不了车,房价上涨,房租也会随之日益增长,这是促成波返乡置业潮爆发的关键因素。

    

北上广深的房租水平,甚至已经达到了许多就业者的承受能力的上限。


像王陆那样的单身,还能通过合租这种方式来暂时缓解,但如果是结婚夫妻就需要租住小两居来生活,而大城市小两居的租金,毫无疑问,几乎要牺牲掉一方的全部收入来支付房租。

    

更关键的是,中国的租赁市场远未完善,房东掌握着最大的话语权。


脸白一点尚能生活愉快,脸黑一点的生活难得安宁,再加上现在租赁市场上得各种幺蛾子,不出意外的是房租还会涨。


虽然像王陆此类年薪10W出头的普通人,也能继续生存下去,可如此牺牲生活品质换来留在大城市,将大半的收入支付给了房租和消费,这样得生活,毫无意义。

   

中国的人口基数太大,而北上广深这样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城市太少。


韩国首尔就完全够了,几千万人日本需要一个东京圈,但中国有多少?


一个普通人寒窗苦读十几年,也只有在北上广深才能找到好的工作机会,才有可能改变自己的阶层!

    

胡润财富曾经出了一份报告,很有意思,报告里头说:


中国大陆每940人中就有1位千万富豪,截至去年1月1日,中国600万资产家庭,数量已经达到460万。


目前北京上海不是特别优秀的人才,基本是呆不下去的,除非其父母有积蓄,但很少很少。

    

这已经不是2002年的北京了,也不是2002年的上海,更不是2002年的深圳了!

    

许多老一辈的如复旦,浙大等等留在北京,不是因为比王陆这样的人优秀,而是因为其生的早,真的!

    

因为,那时候的房地产行业,还没有这么全民化,大家还没意识到房子的价值,现在呢,谁不想有一套北上深150平米的豪宅?


我叔叔说,你知道85年做生意,怎么赚钱吗?那怕是头猪做生意,只要你有货源就是赚!大赚!赚的是工资的几十倍,上百倍,甚至更多,但现在,你做生意看看一年赚30万都很难了。


80年代我叔叔他们做生意,一年可以赚几万啊,甚至是小10万,就在二线城市。

    

这是很普通做生意的人,98年上海房价不过3000,4000而已,还是最好区域的房子。

    

现在他们一样做不动生意了,赚的太少了,不过就靠门面出租,房子出租,自己四处玩玩,带带孙子,不是他们多优秀,只不过他们在最大的风口是猪都会飞!

    

其实诸如王陆这样,工作5年后能年薪15万+,真的足够优秀了。


只是他们的收入永远跑不过房价,甚至连房价的车尾灯都看不到。


有些人能够咬牙上车, 但他们却是连咬牙都咬不起来,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房价和房租一路野蛮生长。 



 3 

余 生  


其实,北上广or逃离北上广,这个问题可以分解成两个:一是你到底想要去大城市还是小城市工作,二是你究竟适不适合。

 

我也收到不少读者的询问,在这里就老生常谈一下。

       

大家肯定听说过小马过河的故事。


作为一匹马,你如果问的是松鼠,他会说河很深,如果问的是长颈鹿,他会说河很浅。


如果你问错了,很可能你就淹死了,也很可能你就轻松地过去了。


为何不自己先去尝试尝试,不用一头跳进水里,而是小心翼翼地站在河边,在岸边的树上拉个绳子,若是真的太深了,也不至于淹死,最多得个感冒,换套衣服便是了。

    

如果你想去大城市,就要想清楚:


做好面对可能966加班的工作方式和巨大的工作压力,做好一种竞争准备和长时间的坚持,就算失败了,也要坚持下去,直到看到黎明的曙光。如果你坚持不住,那么证明你并不合适。


如果你想去小城市,也要想清楚:


自己适不适合和小圈子的人打交道,适不适合岁月静好的生活方式,能不能保证自己不会在未来的某个时候突然后悔——我当初为什么不去大城市,没准现在早已当上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了。

    

总的来说,还是那个哲学三问,你是谁,你在哪儿,你要干什么。

    

只是,小马过河这个阶段是有年龄限制的。

    

深悦会的看法是,30岁。


    

年纪轻轻不去大城市闯着实可惜,但如果你在北上广已经奋斗了好些年,奔三或者三十了,那么就回头吧。


这跟前文类比的非要复读考清华北大是一样的道理。


如果你三十岁还在北上广中守着那点涨到天花板的薪水,每天为房租上涨的房租和物价焦虑不已,那就是脑袋缺根筋。


要记住,没有效率没有效果的忙忙碌碌,是没有任何价值的。


婚姻和生活都是很现实的问题,30岁已经不小了,如果是单身真的该考虑成家的问题,如果结婚了,面对高昂的房租惶惶度日,还有孩子教育等诸多现实问题……生活过得就真的好像一条狗啊。


有时候退一步未必就不是英雄,不如回家乡买套房,落地生根,这才是长久之计。 

    

人生,不止北上广。 

         

龙应台的《如果》中有这样一段话:当他垂垂老时,他可以回乡了,山河仍在,春天依旧,只是父母的坟,在太深的草里,老年僵硬的膝盖,无法跪拜。


悲莫悲兮生离别!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王陆从北京回到家乡后。


用五年存的十几万块付了首付,和女朋友顺利成婚,夫妻两个各自找了份工作,加起来月薪10000,房贷每月还3000,小日子过得挺滋润,半年后,媳妇儿怀孕了。


有点冷幽默的是,北京那家公司觉得他工作能力可以,加年薪到20万,希望他回去。 


王陆拒绝了。


他想起了之前看过的一篇文章,里头有段话说得特别好:


“在北京,我学到了很多,拼搏、奋斗、智慧与成长、勇气与创新,而这些优秀的精神,早已融入到自己的血脉中,而立之年了,人生开始进入下半场,我静夜沉思,常常问问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不想要的又是什么,5年前只身来京,是为了一个自己闯荡的梦想,5年后选择回去,亦是为了给爱人和亲人一个温情梦,只要不忘记那些北京带给我的经历、经验和智慧,相信无论在何处,都会有所成就,这也是支撑自己去做决定的信念。”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最后,赠送给大家一个老掉牙的笑话:


飞机上,鹦鹉说:“这航班服务太差了,老子不坐了!”

    

说完就打开机舱门跳出去了。

    

猪也跟着站起来说:“你说得太对了,我也不坐了!”就跟着跳出去了。

    

半空中,鹦鹉对猪说:“你不会飞,跟我出来干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