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抖音直播、无人机施肥、局长站台,看90后新农人怎样玩转家乡蜜柚?

 阿牛哥8mi3kbb7 2018-09-12

导读:当 2.8 亿农村人口离开家乡,与土地变得越来越遥远和陌生,有这么一批年轻人,他们中不少是 90 后大学生,却选择了放弃大城市的繁华与光鲜,返乡创业,用新理念、新技术、新工具,与土地建立新的联系,赋予农村新的活力。他们被称为“新农人”。


最近,有位一直在家乡种石榴的农人朋友感慨:农村无可避免终将走向没落,我们这一代人还愿意待在老家,我们的下一代,哪个愿意待在农村?就算喜欢这里的山清水秀,又有谁能耐得住寂寞?就算能耐得住寂寞,干农业又能有什么前途?


听完他的抱怨,思虑良久,其实,在我接触到的新农人中,不乏很多年轻的面孔,他们的新思维为古老的乡村带来新的血液和活力,把土掉渣的农业干得时尚而新潮,比如今天的这位主角。


陈贺在查看自家蜜柚的长势

 

3月,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福建漳州小伙陈贺抱着两颗柚子,在广袤的柚园里唱起了《平凡之路》并上传到抖音,获得不少抖友们的点赞。

 

这片位于漳州市平和县的柚园,陈贺戏称为自己打下的“江山柚海”。2017年,他从父亲手中接过柚园的管理大权,将原本传统的柚子园变为智慧果园。

 

不走寻常路的陈贺还请来了县官跟网红线上直播,为平和蜜柚站台。他的”智慧果园”模式,如今被复制到周边3000多亩柚园的管理中,当地农户们纷纷向他取经。说起这个,他还有些小得意。

 

而陈贺选择大学毕业后回到村里,最早并非为了这片柚园,而是源于对农村淘宝村小二工作的好奇。

 

一、返村“孩子王”挣到第一桶金


浅色衬衫牛仔裤,加一双舒适的球鞋,陈贺在柚园里总是这副装扮。


遇到感兴趣的话题陈贺可以不间断地讲上好几个小时,不熟的人则“不约不约”,用这个90后大男孩自己的话来说,他的性格有些闷骚。


2013年陈贺大学毕业之后,回到家乡平和县做起了一家食品公司的销售内勤。两年后,他开了一家网店,卖起了当地特产:麻枣、枕头饼等,然而销量并不好。

 

成为村小二是在2015年9月。陈贺说,阿里巴巴设全国第一个村淘服务站时,自己就开始关注了。

 


“做网店的,肯定对阿里巴巴比较向往,对这方面的信息也会更敏感。”6月份,得知自己村里也要开设服务站点时,他毫不犹豫地报名了。

 

“然后面试被刷了呀,我就又报了一次。”这次,陈贺顺利成为了平和县山格镇山格村的村小二。

 

这个闷骚的90后小伙迅速成为了镇上的“孩子王”。


镇上有一家中学,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会来陈贺这里下单,小到学习用品,大到家用电器,这里不仅价格低廉,偶尔还会有小礼品赠送,很得学生欢心。


陈贺就在旁边电器店老板愤愤不平的眼神中收获了第一桶金。

 

相较于其他上门服务,贴心慰问的“保姆式”村小二来说,陈贺显得有些佛系。


“我一般不会去推荐大家买什么,村民们喜欢买什么我就给他们下什么。上门宣传我也做得比较少,就是摆摆地摊,送一些村民们需要的礼品。”

 

没想到这一招村民们很受用,陈贺的销售额没有跌出县域前五名之外,还得了个“代购小王子”的美誉,陈贺很是骄傲,并将这样的成功归结为“个人的人格魅力”。

 

二、引入“黑科技”为柚子树施肥打药


2015年底,他发现村小二的工作上手之后,自己还能有许多空余时间,于是他将目光瞄准了父亲27亩大的柚园。

 

柚园里长着500多颗蜜柚树,陈贺从小在柚香中长大。


作为喜欢尝试新鲜事物、又有电商从业经验的陈贺来说,父亲传统的种植与经营方式,显然过于守旧了。


“市场上蜜柚品种丰富、竞争激烈,我们不能故步自封,只搞线下,要形成自己的品牌、发展新零售,柚园才能有更好的前景。”

 

陈贺家的蜜柚园,在平和县山格镇平寨水库边


陈贺的第一个想法是打造“智慧果园”。难就难在柚园地处偏僻,连基本的水泥路、电网都没有。

 

连续近一个月的时间,他与父亲每天挨家挨户走访村里的果农,说服大家集资修路,先打通了蜜柚的运输通道,随后又将自己几年来工作的大部分储蓄都投入柚园电线与网络的安装中。

 

基础设施建设好之后,陈贺在柚园内安装了10多套农田监控和高科技设备,建立了一套果园智能管理体系。

 

挺立在蜜柚园中的极飞“电子稻草人”FM1

 

通过智能监测站,柚园内的光照、温度、湿度、气压、土壤等环境要素,乃至蜜柚生长过程中一点一滴的变化,全都会形成数据信息反馈到陈贺的手机上。


极飞物联FM1 “电子稻草人”小程序界面


“我现在不去柚园,就在家里也能实时监管。”每年的植保作业,费时又费力,陈贺接手之后,便采用无人机来施肥打药。

 

喷完整个果园,也只用了人工打药不到三分之一的时间。村里人哪里见过这种大场面,纷纷拉着陈贺上自家果园,用“黑科技”施肥打药。


 

陈贺还与台湾一家研发纳米肥的农业公司合作,根据柚子树的生长特性进行科学营养配比来制定有机肥用量。

 

不仅如此,陈贺还与技术团队合作,开发了“绿色溯源系统”。“买之前,扫描一下柚子上贴着的二维码,你就能看到果子的种植过程。比如几月几号施了肥,打了什么药,都有记录。”


贴上二维码的可追溯柚子

 

如今,他管理的柚园从27亩扩大到176亩,十多个农户纷纷加入他的“科学柚”养成队伍中。

 

三、请县官为蜜柚直播站台


陈贺说,山格村全村有80%的村民都种柚子,卖蜜柚是村民重要的经济来源。他不止想让自己家的蜜柚走出大山,更想带着村民共同致富,让蜜柚成为响当当的品牌。

 

对于蜜柚的营销,从小接触互联网、爱折腾的陈贺有很多新奇的点子。


2017年9月份,柚子成熟的时候,他请来拥有30多万粉丝的网红,直播进果园、摘柚子、杀柚子、吃柚子的过程。


直播卖柚子

 

在这次直播中,平和县经信局黄副局长还为蜜柚站台,为“宝宝们”讲解平和琯溪蜜柚的历史。

 

“今天我们就要带着宝宝们上山,看看已经有几百年种植历史的正宗平和琯溪蜜柚到底长什么样。”黄局长也学会了当下网络上的俏皮话,“陈贺是返乡回村创业的大学生,他致力于提升蜜柚的品质,我们愿意为他站台。”

 

2017年,通过线上销售,陈贺家580多颗蜜柚树共计3万多颗甘甜的蜜柚被抢购一空。


“销量比往年翻了一番,价格还提高了近五倍。”

 

今年,陈贺家的柚子还未成熟,就已被抢先定购。陈贺私下留下了一万多颗蜜柚的量。


“现在柚子根本不愁销量,就是想留点柚子找点事情做,试试错也好,用它来探索互联网还能给村子带来怎样的便利。”

 

陈贺的很多同学毕业后选择留在大城市工作,光鲜体面。


而陈贺从淘宝土特产店家到全国第二批村小二,再到如今“智慧果园”园主,陈贺觉得,留在村子里也是很好的,看着果园里一颗颗蜜柚树从开花到结果,果子从青涩到甘甜,是个缓慢又神奇的过程。

 

“人生就是这样,慢下来才能看到一朵花的盛开。”


面朝黄土背朝天,种田一年不如打工几天……这些曾是传统农业和农民留给人们的最深印象。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外出打工,让今后“谁来种田”成为隐忧,农村也因此日益凋敝。


以陈贺为代表的新农人,用活泛的思维改造农业,农业不再是繁重的农活,被注入艺术、潮流、科技等元素,把农业玩出了花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