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变教育教学方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探书山闯学海 2018-09-12

 刘立江

一、关注影响教育教学开展的因素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都会出现阶段性的特点,都会出现许多影响教育发展的时代新事物。如果在教育的过程中,广大教师和家长不能够很细致的了解孩子们的心理所想,不能通过孩子们的日常行为从而了解他们的思想状态,就会给我们实施的教育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甚至使我们的教育成为无效的教育。这些现实的问题如不能得到有效的引导,适当的处理,就会成为成为制约教育教学效果,甚至影响孩子终身发展的不利因素。我校处于我县最西边,学生也是附近40个村的孩子,是一所地地道道的农村中学,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我们通过长期的观察和实践,发现了许多困扰当前教育的不利因素。

(一)来自家庭的不利影响。

当前大多数家庭的孩子仍是独生子女,孩子就是多一点的,养孩子也不再是家庭的主要负担。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家庭的物质条件也越来越好了,但就如何养孩子,教育孩子,很多家长不知道该怎么做。在广大农村,家长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终日奔波只为养家;或是农闲打打麻将,更有甚者为孩子好看、听话,电视一开一天,电脑随便孩子去玩,没有节制。电视、电脑随便看,随便玩的现象随着近几年的发展现象越发严重,孩子书念的不怎么样,电脑游戏玩的却是水平不低;孩子岁数不大,眼镜度数不低的现象比比皆是。很多人忽略对孩子的教育与引导,很多孩子处于“散养”的状态。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很是问题,就更谈不上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和孩子心理状态的了解了。

现在智能手机的普及,电脑网络在农村早已不是什么稀罕物。这不仅仅以孩子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就对广大家长,广大成年人也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尤其是智能手机价格越来越低,配置越来越高,功能越来越强大,广大家长也逐渐成为了“低头一族”。而广大家长利用手机很多不是看网络小说,就是聊天、微信,大把的时间浪费在了无意义的手机之上,这也对孩子进行着潜移默化的不利影响。现在中学生手机持有率比较高,而他们对信息的选择和甄别能力不高,很多时间都浪费在了无意义的消遣之上,荒废了学业。

农村的隔代教育基本上就是“失败教育”的代名词,隔代人对于现代学生的教育成功的在农村比例很低,对于孩子更多的教育是无原则的满足式教育,需要什么就给什么,没有原则和底线,更多的是关心孩子的生活的好不好,而能力的培养,习惯的养成教育基本没有。而在广大农村,同隔代人共同生活的学生也不在少数。

现在农村离婚率很高,单亲家庭,再婚家庭的孩子在近几年呈上升趋势,这类孩子普遍缺失家庭应有的良好教育,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有着明显的自闭、情感敏感、不好与人相处的性格特点,很多学生都是孤立的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影响了中学生健全人格的生成和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

(二)来自社会的不利影响。

读书无用论在广大农村仍有着很大的市场,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由于上大学的学生就业问题,引发了家长短视的现象。很多人认为上学没用,不上学更能减轻家庭负担,更早工作更早挣钱,这种思想从家长到学生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严重影响了孩子的上学的积极性。

网络游戏仍是影响孩子上学的重要因素,很多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在网络中也有许多负面的东西吸引着学生,因网络、游戏荒废学业的人很多。而对网络的管理,当前也存在着很多家长和学校乃至无奈的因素。因为网络中充斥着大量无用、甚至负面的信息,严重干扰着学生对于信息的判断能力和价值取向。

(三)来自学校的不利影响。

教师学习意识不强,自我成长的内在驱动力不足,安于现状。主动利用现代技术设备提高、提高课堂吸引力的实际行动不多,直接影响和制约了现代技术设备功能的发掘。学校教师系统培训较少,教师提高技术设备运用就需要自我学习,耗费了教师大量的精力,而有些问题教师自我不能解决时,帮助力量较少,也影响了教师主动更新的积极性。

(四)来自学生个人的不利影响。

十几岁的中学生,对世界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感,不迷信权威、叛逆也是他们的一大特点。尤其是对新的事物,有一种天然的向往感,对于家长、学校禁止的事情有一种自然的探究欲。学生自喜欢新鲜、刺激的事物,但其自控能力、我保护意识、辨别能力都不强,这就直接导致了学生深陷一些不良诱惑之中,而以自我为中心,拒绝教育和引导,极易误入歧途。加之部分家庭教育的缺失,孩子们养成了我行我素的个性,教育和改变有很大困难。

来自于以上几个方面的不利因素,直接制约和影响了教育教学的发展和效果,面对日新月异科技的发展,我们更多的是自我封闭,更多的远离现代科技,从而使我们的教育更多的保持传统,但是我们的学生们并不买帐,感觉我们的教育与现代社会的发展脱节。即便是按照我们的要求培养出来的学生,基本上也是在毕业之后,明显的也是与现代当前科技发展脱节,通过网络和电子设备自主寻求自己所需的能力明显不强,信息选择、辨别能力也亟待提高。学生信息化教育,教育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来提高教育效果迫在眉睫。

二、培训带来的思想改变

此次培训共聆听了两位部级领导,一位校长和一位一线英语教师的精彩讲座。通过此次讲座给了精神上的震撼和思想上的一种豁然开朗,好似突然明白了原来教育也可以这样搞,多时的困挠也一下子有了新的思路和想法。

(一)教育理念的改变

我们经常会反思我们的教育,我们到底要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我们通常用来教育学生要努力学习的理由又都有什么呢?考一个好的高中,再考一个好的大学,将来有一份好的工作,从而拥有更好的生活,这是不是我们经常用的套路呢?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一个基本要求,我们对学生良好品德的教育和引导的方式又有多少途径呢?我们的教育是否实现了教育效益的最大化了呢?例如说,我们采取的对学生品德的专门性教育途径大都采取了灵活多样,确有实效的方式方法,如国旗下的讲话、主题班队(团)会,学生实践活动,但是我们的活动影响力也仅仅影响到了参加活动的师生而已。要使教育影响力最大化,这就要求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做到这一点,我们就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实现,我们可以通过学校的网络,设置家长手机APP,将我们的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可以让更多的家长了解,更多的家长关注自己的孩子在活动中的表现。孩子也会因为更多的人的关注而表现的更加积极和优秀,从而提高了活动的有效性开展。其他教学活动也是如此,我们经常利用网络,摆脱了时间、空间的限制,从而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联系的更加紧密。学校通过长期系统、有计划的实施网络教学,必将会实现教育的家校合力,促进学校教育的不断发展。

(二)教育方式的改变

当下我们的学生的学习形式和全国大多数的学校一样,白天在校学习各学科的知识,利用自习课或放学后回家做老师布置的和科作业进行巩固和练习。学生不会做怎么办?学生课堂一次没有学会,听不懂怎么办?以前是问老师,现在是除了问老师以外,学生们还学会了在小组内讨论来解决自己问题。但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出现了问题学生很多的时候不能够及时解决,一次听不懂的学生也不是次次都能顺利的找老师当面解决自己的问题。加上不同性格的学生,内向、不爱发问的学生往往在学习过程中表现的更加弱势。还有一些经验、水平有限的老师在讲解一些问题时,讲不清楚,学生问了几次,也没有把问题讲明白……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也经常鼓励学生多问,教师要充分的备课,但即使这样,上面所讲的问题也依然存在,这也长期困挠着我们广大师生和家长。怎么办?我们曾经让学生打电话问,但与教师的面授相比,效果相差很远,面授,又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

通过此次培训我们找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较好的方法和形式,如主题学习网站的建设、教师微课的录制,翻转课堂的学习模式的运用,电子书包的使用……这些新的学习方式和模式都是基于我们现在日益发展的互联网。而互联网我们学校本身也实现了学校无线全履盖,网络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从外部环境上来讲,我们已经基本达到了硬件上的要求,虽我们还没有能力实现学生人人使用平板电脑来上课 ,实施翻转课堂,使用电子书包,但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利用网络来解决我们当前受时间、空间的教育问题。我们也可以利用网络发布我们对于一些学科关键知识难点、易错点的网络视频,学生可以家中也能反复的点击收看我们不同老师对于这个问题的讲解,极大的方便了学生的学习。学生还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的自学,如利用寒假、暑假,对新知识进行预习,可以利用周六、周日,每天晚上放学对不清楚的问题进行反复的学习,对于明天的新知识进行简单的了解,这都极大的促进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有效性。利用这种方式,极大的拓展了学生学习的外延,为师生的学习和老师的不断成长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平台。

在众多功能中我还十分欣赏学生作业网络提交,学生练习的当堂提交和评判的功能。我们老师利用大量的时间进和备课,我们还要利用很长一段时间对学生提交的作业和测评的试卷进行评判、分析,找出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再次备课。但我们一个班几十位学生,就决定了教师不可能在学生做完题目后就让学生明白自己哪里有了错误 ,如何改正。实验表明,学生在做过错试题后,马上知晓试题的对错最为有效。但我们以前做不到,现在利用技术可以做到,而且老师也可以清楚的知道学生试题做的怎么样,哪些试题错误率高,做错试题的学生具体有哪些人,便于广大教师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和辅导,进一步提高了课堂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而对于每个人的学习,系统自动生成了每个学生,每个学科的错题集,学生可以经常翻阅自己做错的题目,尤其是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快速浏览自己的曾经的错题,还要以打印这些试题,大大方便了我们的学习和复习。

学校智能化办公也是此次学习中的一个非常感兴趣的方面。以前我们有事靠开会,靠书写在黑板上,现在有事打电话,发短信,现在用校迅通,虽便捷了不少,但是容量大的速度慢,速度快的容量小,对于老师的管理,学校各部门的管理仍不是非常科学、有效。“钉钉”办公软件可以实现校园内部办公的网络化,便捷化,科学化,这也是学校办学规范化的重要保障。

(三)教育视野的开阔

以前的教育,我们目光只盯在一县、一校、一班、一人上,而很少考虑教育的目光还能否再远一些,再宽一些的问题。我们只考虑学生的学习应该发生在学校和家庭,更多的教育资源在学校,而很少考虑学校、家庭以外的因素。我们眼中看到的最多的是学生的成绩,而成绩以外的东西我们关注或重视的程度还远远不够。我们甚至为了让学生能够“一心”在校学习,人为的让孩子几乎断绝了与外界的联系。电视不能看,手机不能拿,网络不能上已成为了学校对学生和家长首先要提的“三不准”,我们考虑问题更多的如何“堵”,而少有考虑如何让孩子正确的认识并正确的选择其对我们有利的一面,少有考虑对孩子的“导”。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尊重和鼓励师生教学和学习的多样性。

教育在互联网时代也呈现出网络化、数学化、个性化和终身化的特点,从范围上来看了呈现出了全球化,多样化的特点。我们从事的教育是为学生发展提供服务和支撑的,我们要充分的利用互联网来为学生建立随时随地只要想学习就可以为其提供支撑,为学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学生提供更加有效的,多校化的学习形式,提供有效指导,快速反馈,精准学习的学习乐园。

三、今后工作的新打算

(一)合理规划学校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以课题引领教学革新

以学校电子白板应用为突破口,以微课建设为着力点,以课题引入为抓手,以应用驱动为核心动力来合理规划学校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用三年时间,分阶段实施我校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有效整合。通过以参加此次培训的七名老师为种子,在各学科、各年级承担以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为主要内容的学科探索。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带动更多的老师参与到其中,形成各具特色,突出实效性的学科新模式,打造一批学科名师。

在信息化整合过程中,我们将开办家长学校,提高广大家长对信息化的认识和应用水平,让更多的家长理解和支持我们的工作,主动关心学校和学生的发展,通过专用的手机APP,了解学校和孩子发展,为学校教育教学发展献计献策。

(二)精心策划,加强教师培训和学校网络资源建设

1、加强教师培训,增强教师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

要想有改变,就必须有教师的深入参与,而教师要参与到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入融合中来,就必须有信息技术操作能力。现在教师年龄层次不一样,信息技术运用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也有很大的差异,在实施过程中很多老师必定会产生不适应感,不是主动的学习,而是观望,更愿意采用比较安全的教学方式,所以在推行过程中一定会有一种接受和学习的过程,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来引导老师的成长,给大家充分的时间来接受这件事。

在培训过程中,我们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方针,把一些优秀的人请到学校来和大家谈一谈,讲一讲,更多的请一些优秀的教师来学校进行经验分享,不断激励大家的自信心。分批次派出一些优秀的老师外了学习,把一些优秀的做法和经验带到学校,将其本土化,推进我校的工作的深入进行。

2、开展各种活动,通过活动引导教师自觉运用新技术,开展新探索。

根据学校三年规划中的阶段性任务,分阶段开展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教学活动。在活动中不断将教师技术水平要求逐步提高,促进教师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学水平。在实施过程中,也要为广大教师搭好平台,为教师成才提供多种可能。

3、加强学校智能办公建设

以钉钉办公软件的使用为平台,促进学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通过办公软件的使用,也促进教师进一步主动学习和适应新技术,提高教量认可度。促进工作的开展。

4、重点加强学校学习网站建设。

利用互联网学习确实能够解决我们学习中的许多问题,但互联网中信息量太大,学生自我选择能力不强,学生也没有大量的时间用于信息的筛选和甄别,这就需要老师在互联网上选择合适的学习素材提供给学生;广大教师也没有足够的时间所有的东西去自己完成,我们现有的条件也不能满足这一要求,老师们日常的资料也需要一个专门存储的空间,因此我们将建立一个学校专门的资源网站,为师生的教学提供支撑。我们也将专门培训2-3人专门负责网站的维护和日常管理和教师的信息化培训工作。此项工作我们也将随着学校阶段性工作安排分阶段实施,初期重点实施教育资源的收集与归类,中期广大教师进一步细化和充实资源内容,后期成立实验班进行实验和调整。

(三)详细计划,落实责任,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此项工作我们将成立专门性的领导小组,将各项工作分解、细化,明确到个人。对小组内成员实行责任制,签订责任书,对各个成员的责任和义务进和明确的规定,对个人的工作进度制定明确的时间表,要求按期、保质、保量的完成好各项工作。定期组织召开专门工作会议,听取各个成员的工作进展,工作打算和工作要求,不断调整工作安排,力争推进工作的顺利进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