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钱锺书称我为“文林兄” ——忆旧琐记 郑文林

 金钱河南山牧童 2018-09-12

钱锺书称我为“文林兄” 

——忆旧琐记 

郑文林  

 

1990年是钱锺书八十华诞,中国社科院本欲为他庆贺一番,钱未同意。后有关领导决定重印一版他过去的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钱先生无可奈何地应允。这一出版任务由我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来承担,由此开始了我和钱锺书先生的交往。

  在和钱先生的交往中,他称我都是文林兄,使我十分不自在。一次在他家中,谈起当时外面引起很大争议的《历史的潮流》一书,钱先生问我:文林兄看过这本书没有?我说:看过。他说他没有看过,可是遍觅不得,问我能否弄一本给他看看?我说这好办,因为出版此书的出版社社长和编辑都是我的熟人。于是我回去后很快找了一本派人送给了钱先生。不久收到他的信函,抬头就写文林我兄,接着写了些对我溢美之词(这是钱锺书与友人信函的一个特点,溢美之词多多,是不必太当真的)。最后署名 钱锺书

  又有一次,我去和钱锺书住南沙沟同院的任继愈先生家谈事,谈完一看时间还早,就没有打招呼径直去钱锺书家看望两位老人。对我这位不速之客,钱先生不但不怪罪,还特别高兴。他首先对我穿的衣服感兴趣,围着我看了一圈,说:文林兄这身衣服,一看就知道你是上海人。原来我平时穿着随便,不注意外表,这天是上身穿了一件西装外套,里边是深格子衬衫套一件米色薄毛衣,不想却引起了钱锺书的注意。他的这番话,使我增进了对钱锺书的了解:钱锺书也是个性情中人,他并不是如外界有些人传说的只会读书做学问而不懂生活的腐儒

  还有一次我去钱先生家谈事,谈完之后,忽然听到他和杨绛先生用无锡话谈了几句。这引起了我久藏于心的一个疑问:我外祖父也是无锡人,也姓钱,也是无锡的名门望族,还是无锡市政协委员,他和钱锺书家有关系吗?是本家吗?我当时和钱先生讲了。他立即问我外祖父叫什么名字?我作了回答;他对这个名字似乎陌生。我外公还有两个弟弟在上海,其中一个我叫五外公的,是过去上海一家大纱厂的老板,住在愚园路一幢花园洋房内,我小时还去过。钱先生马上问叫什么名字?我说叫钱保稚。他一听又问是单立人的吧?我说。他马上说知道此人,肯定了是本家;接着他掰着手指算了一下,对我说:文林兄,论辈分我还长你三辈,钱保稚还叫我叔叔呢。

  这下,钱锺书是长我三辈的人,我怎么能是文林兄呢?这不是折我寿吗?我向他提出。他说叫习惯了,后来还是如此称呼我。

  我想起,文人学士经常有对小辈称的习惯,如鲁迅在《两地书》中对许广平称;鲁迅之子海婴当年请一些大名人李济深、何香凝、李德全、郭沫若等人题字,也是以海婴世兄称呼他,等等。钱先生不仅对我称,对别人也是经常称的,想想,我也就释然了。

夜光杯20180912 星期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