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要让孩子读“闲书”?如何处理学习和“看闲书”的关系?

 政博 2018-09-12

新学期,很多家长认为孩子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学习,他们把那些与学习没有直接关系的,或者对成绩提升没有直接帮助的书,都认为是“闲书”,最好都不要看。也有很多家长认为,课外读物太滥太复杂,怕孩子耽误了学习,不赞成孩子自己选择读物,也不让孩子读“闲书”,继而引发亲子冲突。


那么,孩子喜欢看“闲书”到底该不该阻止?对孩子学习有没有影响呢?家长应如何处理孩子学习和“看闲书”的关系?



今天,小编请来了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孙颖亮老师,与各位爸爸妈妈分享如何对待孩子读“闲书”的问题。

《 孩子可以读“闲书”吗? 》

主讲人:孙颖亮   温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没有流量的朋友也不要着急,小编也为大家简单地整理了文字版的讲课要点,爸爸妈妈们一定要记住啊!




学生可以看“闲书”吗?


首先要看课外阅读的价值取向。孩子的学习应该基于自己的需求,而不是基于家长的目的。


少年儿童读书的五种需要:学习需要;交往需要;缓解焦虑需要;放松需要;消磨时间需要。这是符合青少年学生的阅读心理特征的。


对青少年学生来说,兴趣是阅读的第一原动力,他们渴望读自己喜欢读的书,阅读的出发点主要是满足自己的兴趣需要。


但家长们常常把阅读“神圣化”、“庄严化”,忌讳“娱乐”二字。强烈的阅读功利心是阅读目的错位的主要根源,必须淡化阅读的目标要求,让孩子放开思想去自由地读书并适当加以引导。


因此,家长应该允许孩子去读一些“闲书”。“闲书”不“闲”,它是基于孩子的需要的。



★ 看书好比吃饭


家长的理想:希望孩子科学、健康饮食,三餐定时定量,只吃正餐,吃有营养的食物……


孩子的现状:除了吃正餐,他们还想吃点别的,比如饭后的水果、点心,比如解馋的小零食……


★ “闲书”的两种功用


1. 对学科知识的补充(水果点心类)


◆ 学科知识拓展类的书籍,对课本知识的补充和提升。

◆ 增加阅读量,对提高学习成绩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2. 以休闲娱乐为主(零食类)


◆ 以言情、玄幻、武侠等为主题的网络小说、漫画之类,故事性强,知识性不足。

◆ 适当阅读能放松心情,但不要过量。



如何处理学习和“看闲书”的关系?


1. 明确态度


◆ 对孩子“看闲书”的需求表示理解与支持

◆ 创造自由宽松的阅读环境


2共同选择


◆ 尊重孩子的阅读兴趣:让TA自己选

◆ 家长参与阅读:目录、介绍、网上评价、交流评论、鉴别优劣

◆ 推荐佳作:学科知识拓展类的书籍


3制定读书计划


◆ 双方自愿原则 共同制定契约

◆ 把握“学习”与“看闲书”的比重

◆ 制定合理的时间安排表

◆ 孩子自控与家长监督双管齐下


注意:

理性沟通,共同执行

切忌用撕书或强制性方式禁止孩子看书

总结



各位爸爸妈妈,孩子读课外书有利于拓宽他的知识面,放松心情,对提高成绩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家长要支持孩子读“闲书”,帮助孩子合理安排阅读时间,给孩子推荐佳作,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