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风热感冒多发,中医学认为,这是温热病邪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外感病。风热感冒是最常见、病情最轻的一种情况。 对温热病来说,最主要是清热和滋阴两个方面。 阴液亏损的表现为皮肤干燥,舌头出现裂纹。这时候发烧,如果不滋阴,体内阴阳不平衡,单单清热就没有效果。所以需要滋阴清热双管齐下,甚至在某些时候,滋阴更重要。 温病阴虚的特点,和其他病邪导致的阴虚相比,起病急、病程短。今天就为大家介绍3种滋阴方法,针对不同部位的阴虚有一定调理作用。 肺阴虚多发于秋季,在初期多表现为肺部津液不足,干咳无痰、舌红苔少、低烧发热等。 这种情况,可以用食用生梨、鲜藕来缓解,能够润肺生津、去热止咳。但它们不适合脾胃虚寒、常常腹泻的人,也不适合舌苔厚腻、体内湿重的人。除此之外,还有一汤一饮也可以起到同样的效果。 【沙参麦冬汤】 01 材料 沙参、天花粉、甘草、玉竹、东桑叶、扁豆。 02 做法和功效 将所有材料熬煮成汤即可服用。有滋阴补气、清热健脾的效果。 【沙参麦冬茶】 01 材料 沙参、麦冬各15克。 02 做法和功效 煮沸后即可饮用。沙参能生津止渴,补肺津,补脾虚。 如果肺阴虚不重视,温热邪气向内发展,就会引发胃阴虚。具体表现为食欲减退、大便干结、消化功能变弱等,此时可以用益胃汤和石斛茶来调养。 益胃汤的做法很简单,用沙参、麦冬、生地、玉竹和冰糖熬煮即可,有补脾胃、清热去火的作用,能缓解阴虚产生的内热症状。 石斛茶则需要将10克石斛、10克玉竹和少许冰糖一起加水煎煮。但脾湿重、食欲弱的人不适合服用。 肾阴虚的人会有腰膝酸软、舌苔少、困倦乏力等表现,可以用以下方法来进补。 第一个方法是滋肾阴的左归丸,所用的药材有枸杞子、龟板胶、鹿角胶、山药、牛膝、山茱萸、熟地黄、菟丝子。它的药力较强,一定要咨询专业医师之后再服用。 第二个方法是芳香悦脾汤,需要用到佩兰、藿香、白扁豆、荷叶和薄荷,具有芳香化湿、清喉利咽的效果。做法是添水煮沸或用热水冲泡,但是上火、舌苔发红的人不能饮用。 今日小结 秋季天凉,很容易让温热邪气趁虚而入,引发风热感冒。想要调养身体,还需从滋阴和清热两个方面一起入手。针对肺阴虚、胃阴虚和肾阴虚,选择不同的调理方法,才能起到更好效果。 |
|
来自: 无锡红叶杨 > 《肺,呼吸系统,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