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题计划

 雨中漫步999 2017-05-02

培养学生倾听习惯和深思品质的课题研究计划

五道沟镇中心小学    王红梅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我们小学生应该具备听说读写的能力,这里听就是倾听,是学习的重要能力。倾听是我们获取知识,与人交往和了解社会等不可或缺的途径。倾听不但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素质,更是一种好的习惯。当我们与人沟通、交往时认真倾听对方的谈话是礼貌的表现,也是了解对方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建立更深厚的友谊的基础。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学生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者成为了课堂的主人。这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确立后,教师为孩子们营造了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同时也活跃了学生的思

一、培养良好倾听习惯和深思品质的意义:

自古以来,培养学生倾听能力和品质一直是我国教育的精粹,古今教育家无不强调“听”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倾听”已成为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之一,它体现了对讲话人的尊重,对于学习者本身来说,也有重要的意义.

二、成因分析

1.学生从小养成了不爱听的习惯.现在的学生,都是家中的“小太阳”,一家人都围着他转,所以孩子处处以自我为中心是必然的.他们喜欢表现自己,唱歌、跳舞、讲故事,样样都行.但他们不喜欢听别人说话,在别人才刚开始说话时,他们就喜欢迫不及待的插嘴进来。

.2.教师不重视倾听习惯的培养."教师讲,学生听"这是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新课程改革以来,大家都一味追求"合作、探究、发现"这一新的教学策略,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重视了。

三、研究目标:

1.让学生学会认真倾听,倾听老师的讲话,倾听同学的发言。

2. 学生要学会倾听、学会思考、学会实践、学会批判、学会表达。

3. 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能盲从,要有选择地接受,做到 “说”、“听”、“思”并重,相互促进

四、主要策略:

一、教给方法、持之以恒:
由于低年级学生的自我表现欲很强,他们往往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首先要教给学生倾听的方法。尤其是对一年级刚入学的孩子,他们对课堂上应该怎样表现还很陌生,一年级的学生就如同一张白纸一样, 你希望他成为什么样子, 他便极有可能成为什么样子, 从这个意义上讲, 只要我们老师教给学生怎样做,学生就会跟着怎样做。因此,我们首先要告诉学生上课时应该怎样做。要想养成学会认真倾听并思考的习惯,良好的倾听姿势是第一步。课上老师要对学生听的姿势给予认真指导。听讲时,腰杆要挺直,双脚平放在地,与肩同宽,手放好,小眼睛要看着老师等等。听同学发言时,眼睛要看着书或老师出示的教具,不要看发言同学的脸,同时,大脑要不断思考同学的答案与自己的有什么不同,不要随便打断同学的发言。如果同学的回答与自己的思考相一致,则以微笑、点头表示赞同。如果同学的回答与自己的答案不一致,就举手在征得老师的同意后再发表自己的意见。还可以把这些要求编成朗朗上口的儿歌在课堂上用来提醒学生用心倾

二、树立榜样,及时评价:

日本教育专家通过实验得出结论: 一种习惯须27 天才能养成。所以, 日本在小学生中常常一月养成一种习惯。倾听并认真思考的习惯和能力也能通过训练达成。及时评价学生的听讲习惯,给学生树立榜样,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是培养学生听讲习惯的重要手段。“某某的小眼睛亮亮的,一看就知道在认真听老师讲课。”“你帮助同学指出了她的错误,可见你刚才听她发言时一定很认真。”“这么小的错误你都听出来了,你的小耳朵可真灵。”而对于那些听讲习惯不够好的学生,我们更要时刻关注,及时评价。一天的进步、一节课的进步,甚至是一个细节的进步,都要及时的评价,对学生的进步提出表扬。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抬起头来走路。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树立信心,养成良好的倾听认真思考习惯。
    
三、激发兴趣、乐听乐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全神贯注是不可能的。课堂上学生有了探究的兴趣了,才能认真听,仔细想。在课堂上,我们可以利用教材中提供的丰富的教学资源,充分的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在课堂上还可以置换角色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要想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倾听认真思考能力,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提醒、督促和指导,需要坚持不懈地训练。教师要做教学中的有心人,善于捕捉和利用一切时机,使学生养成倾听思考的习惯。同时更需要我们的学校、社会、家长、老师、学生等多方面的密切配合、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才会培养出一批会听善思的学生。

 

 

 

 

                            2015年9月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