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作品:大锅菜飘香(散文)

 nmcd350 2018-09-12

作者:桑明庆

农村有农村的风俗,农村有农村的待客方式。 在我们豫北乡下的老家中,有这样的传统风俗,不论是逢年过节过会,还是婚丧嫁娶,在招待宾客的宴席中,最少不了的,便 是上一碗大锅烩菜。

村里做大锅菜,用的是那种直径在两米左右的特大号的大铁锅,铁锅固定在一个用泥抹的大灶台上,旁边有风箱助力。在做饭时,先把五花肉切片,白菜、冬瓜、土豆、皮渣切块,海带、粉条泡软和事先炸好的豆腐、肉丸子等准备好,以及花椒、茴香、葱、姜、蒜、大酱、盐等调味料。然后锅里倒油,灶下烧上柴火,风箱呼哒呼哒一拉,火就旺了起来。油热后,放入花椒、茴香,再从酱罐中舀起一大勺豆瓣酱放入锅中,用大铁铲翻炒数下,在“滋啦啦”的响声中,浓郁的酱香味儿很快就飘满了半个村子。酱炒出味后,放葱、姜、蒜、肉片等下锅翻炒,待肉片金黄,煸出油时,再往锅中添水,加盐,放入豆腐、丸子等,拉满风箱,加大火力直至把水烧开,再把白菜、冬瓜、土豆、皮渣放进去,水开后改小火慢炖。最后把粉条、海带放进去炖到软熟就可以停火了,把切好的蒜苗、香菜均匀地撒在上面,只等开饭时间。

做好的大锅菜,热腾腾香喷喷,真让人馋涎欲滴。谁家有了红白喜事,全村人都会过去帮忙,办事的人多,吃饭时,每人用蓝边大瓷碗盛上满满一大碗大锅菜,滴上几滴醋,就着热腾腾的大蒸馍,满院子的人有站着的,有蹲着的,有坐着的,一口菜一口馒头,那滋味儿,一个字,美呀!一碗不够,再来一碗,厚道的主家总会管饱的,末了,还要把碗里剩下的菜汁儿一滴滴滴入口中,再咂吧咂吧嘴,打个饱嗝,摸摸肚皮,舒服!

原创作品:大锅菜飘香(散文)

记得小时候农村穷,做大锅菜主要以白菜、皮渣、东瓜为主,很少见肉腥。有一年腊月本家一个哥哥结婚,只割了几斤肉,做饭的大爷把肉切成片炖熟后,按每人二片分到碗里。我眼馋嘴馋跑到父母跟前哼唧着想多吃肉 ,父母舍不得吃,把肉全都捡到我的碗里,我吃着肉片满嘴溜香,没有抬头就把一大碗烩菜吃完了,吃得浑身出汗,身上的寒气全都驱散尽了。至今回想起来那肉香的味道还留在嘴里。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腰包也鼓起来了,乡下人的热情厚道还跟以前一样,只要谁家有了红白喜事,首先就是到集市上买两扇猪肉。街坊邻居知道后纷纷前去帮忙。在我村,福书和银楼是出了名的大厨。福书今年66岁,年轻时在乡政府食堂干过专业厨师,退休后在村里,不管谁家有事,都会请他掌勺。银楼今年65岁,年轻时当过兵,在部队是炊事员,服务过师部首长,他经验丰富,会根据事主估计的大约人数,开出的菜单,做出的大锅菜不多也不少。既不会给事主浪费,也不会不够吃。再一个特点就是事主家富裕一些的,他能量力而行,既不给事主浪费还能做出很有特色的大锅菜,如果事主家不富裕,他也会因陋就简,变着花样做,但味道绝对是一流的,不会让事主丢面子。福书、银楼俩人在村里成了公众人物。以前生活标准低,能闻着荤腥,吃上一顿肉菜就跟过年似的,所以,大锅菜里的肉都是生汆直接炖。如今大鱼大肉吃腻了,人们就与时俱进,变换了方式,把肉先过油做成小酥肉再放锅里烩。菜品也有了讲究,不像以前那样家家都是白菜、粉条、海带、猪肉。如今的大锅菜里增加了蒜薹、木耳、蘑菇、粉皮、酥肉、鹌鹑蛋,有的还放海参、鱿鱼等。既保持了传统风味,又大大提高了大锅菜的质量。

原创作品:大锅菜飘香(散文)

如今的农村老家,青年人常年在外地打工挣钱,很难跟父老乡亲在一起吃顿饭。因此,无论谁家办事,都尽力邀请街坊邻居、亲朋好友前来帮忙;尽力把大锅菜做好些。街坊邻居知道后也不遗余力,纷纷从外地赶回来帮忙。因此,到了中午,上百口人围在大锅周围,看着满满一大锅菜热气腾腾得咕嘟咕嘟冒泡,香味扑鼻。人们嬉笑着,交谈着,亲情友情也随着这弥漫的炊烟在古老的乡村飘荡,成为一种民族传统,更是一种传承文化。

原创作品:大锅菜飘香(散文)

大锅烩菜是我们老家特有的风味家常菜,男女老少都喜欢,它选料平常,做法家常,家家户户都可做,家家户户都会做。人们喜欢的正是这种用最家常的方法,把最平常的材料放在一起慢慢煨煮出来的浓厚滋味。就像我们的生活,把无数平常而琐碎的日子串联起来,用一颗细致的心,把它品味得有滋有味。那么多的菜放在一锅里炖,虽然各有各的味道,但在炖的过程中它们却有了许多的变化 ,它们已经彼此将对方的精华吸收进来,丰富了自己的味道,这许多菜,就这样既独立又紧密,既张扬又包容,互相取长补短,在一起形成一种全新的味道。想想,大锅菜不也正如咱们乡下人骨子里那股子坦诚直白、友善相处、虚心善学、宽厚包容的性格一样吗?

在外边工作三十多年,吃过许多了各种宴席和小吃,但家乡的大锅菜依然在我的心头飘香.....

原创作品:大锅菜飘香(散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