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复强:纪念赤峰命名240周年,我们应该做什么?

 nmcd350 2018-09-12

赤峰,现在有9万平方公里,生活着约460万人口。

复强:纪念赤峰命名240周年,我们应该做什么?

这里曾是东胡、乌桓、鲜卑、契丹、奚等民族居住的地方,后来成了蒙古族聚居区。

清朝中期,随着蒙古人和汉族人交往越来越密切,翁牛特右旗所辖这个红山脚下的杂居村落,逐渐形成了街道、集市、商店等等。

清政府对这里的管理机构是类似派出所和街道办事处的“巡检司”和“厅”, 与县同为地方基层行政机构。

复强:纪念赤峰命名240周年,我们应该做什么?

因为当时这个地方没有汉名字,只有根据那座红色小山起了蒙语名字叫“乌兰哈达”,就是“红色山峰”的意思,所以这个地方的官府就叫“乌兰哈达巡检司”,后来又改成“乌兰哈达厅”。

哈达街的商业逐渐兴旺起来。因为这里处于北方草原部落进入汉族聚居区的交界之处。牧民的皮货、肉食品奶制品等辗转南下,到这里开始流通到各地。“拉不败的哈达,填不满的八沟”这句话就是形容昔日赤峰商业的繁荣景象。

当一个地区的人口和税收等指标到了一定程度,政府的重视程度就不一样了。就好比今天撤乡改镇、县改成市一样,已经足够成熟的乌兰哈达厅,建制应该正式晋升成一个县了。

于是,乾隆43年,也就是公元1778年,经过清朝政府批准,乌兰哈达厅正式改成了赤峰县。

“赤峰”,这个响亮的名字,由此诞生!

赤峰县虽然隶属于承德府,但是却远比当时名叫“热河”的承德更繁华。

清人陈子元在《东蒙古征程》中说;“赤峰县即哈达所改建,无城郭,大街七道,百货略备,商业颇胜,为古北口外第一繁富之区,热河不及也。”

不知道是哪个文人墨客或者师爷秀才起的这个名字,就是把乌拉哈达的蒙语意思翻译成了汉语的书面语。尽管乌兰哈达的汉语口语“红山”两个字也成了地名,但还是“赤峰”这个更具文气的名词,最终成了两百年来一座城市、一个地区的精神符号。

乾隆43年,北京皇宫里已经67岁的皇帝爱新觉罗·弘历,先为多尔衮以及和他父亲争夺皇位的两个叔叔平了反,然后明确下诏等到自己当够了60年皇帝到85岁的时候才会让出皇位。

夏天的时候他抽空到沈阳老家视察了一番,还不忘镇压义和团、再兴文字狱,供皇帝御览的《四库全书荟要》刚刚正式成书,风流才子的乾隆皇帝一年也没个闲时候。

乌兰哈达厅改成赤峰县这样的事情,大概是不需要皇帝亲自审批的,大臣们就办了。

总而言之,1778年,'赤峰'这片古老的土地有了一个新的名字。

1778年的大清朝,还诞生了一个历史名人,他也有了一个新的名字--陶澍。这位后来的两江总督,不仅是林则徐的伯乐,还是左宗棠的亲家、胡林翼的岳父、魏源的朋友、曾国藩的精神导师。

复强:纪念赤峰命名240周年,我们应该做什么?

大洋彼岸,一个影响世界的超级大国刚刚有了新的名字---美国。他们的独立战争正如火如荼。1778年,法国正式承认了这个崭新的国家,给了华盛顿一个莫大的安慰。

复强:纪念赤峰命名240周年,我们应该做什么?


1778年,是戊戌狗年。

又是一个戊戌狗年,2018年来到了。

赤峰,我亲爱的家乡啊,原来你有新名字已经240年了!

四个甲子的春秋,两个多世纪的岁月,白云苍狗、白驹过隙,你依然白衣胜雪、白璧无瑕……

赤峰,有我们的魂、我们的根、我们的梦想、我们的母亲……

纪念赤峰命名240周年,我们这些 天南地北赤峰人的游子,该做些什么呢?

(复强 撰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