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失眠不可怕,害怕失眠才是最可怕的

 候鸟我最响往 2018-09-12

睡眠是生命的必需过程,是一种生物节律。人的一生中约有1/3时间在睡眠中度过。尽管几千年来人们遵守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然规律,却很少有人问,我们为什么要睡觉?如何睡个好觉?


点击视频,查看回放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活动现场图

more+


本次华为运动健康CLUB睡眠专场广州站,我们请到了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中国精神科医师协会委员、中国睡眠研究会理事及副秘书长张斌老师为大家讲解失眠障碍认知行为治疗的相关问题。


张斌教授



失眠的病理机制:“生物钟紊乱”


生物钟的几个基本特征:


1、生物钟是内源的、自主的、不依赖于环境变化的生物节律。

2、昼夜节律的生物钟周期不是精确的24小时,而是接近24小时。

3、生物钟具有温度补偿的性能,能在不同温度条件下保持稳定。

4、光照不是产生节律的原因,但能够调节和重置昼夜节律生物钟的相并使其同步。



过于追求完美、生活中突发的各种变化(兴奋、失落等情绪)、人为打乱睡眠周期(聚会、加班等)都会使人焦虑、失眠。所以,了解让你失眠的原因,才能更有效地治疗失眠。




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CBT-I)


失眠认知行为治疗CBT-I(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for Insomnia,简称CBT-I)结合了睡眠行为医学及心理治疗的原理,教导失眠者了解睡眠的基本机制,对于自身的失眠问题进行自我分析,并学习各式助眠技术与放松技巧,再透过调整干扰睡眠的生活习惯及想法,以改善其失眠困扰。


一般来说,失眠分短期失眠和长期失眠,短期的失眠可以通过一些手段调整过来,偶尔的压力、失眠,甚至对人会有正向的激励作用,而长期的失眠就需要引起重视了。




CBT-I的日节律评估


睡眠日节律表现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有人倾向早睡早起,有人倾向晚睡晚起。睡眠-觉醒节律障碍是指睡眠-觉醒节律与所要求的或者正常的社会作息时间不符,导致对睡眠质量的持续不满状况,病人对此有忧虑或恐惧心理,并引起精神活动效率下降,妨碍社会功能。


华为运动健康APP睡眠监测


了解自己的睡眠节律,对睡眠周期中各个睡眠阶段进行科学的数据分析,对改善睡眠具有重要的意义。


很多失眠患者多自己的睡眠状况的评估是不准确的,以往我们通过多导睡眠监测(PSG)监测睡眠,而现在我们可以通过睡眠日记和智能穿戴设备来了解自己的睡眠状况。



生活小改变,助你快速入眠


最后,张斌老师针对本次讲座内容对用户的提问做了详细解答。



我们还为现场的花粉准备了精美礼品~


现场抽奖合影


如果你也有睡眠障碍,以下建议会帮到你:


1、你的卧室必须安静、黑暗,因为黑暗的环境会促进松果体产生褪黑素,这种激素正是控制昼夜循环的。


2、保证寝具的舒适性,用厚重的窗帘隔绝外界光源,借助风扇或者白噪音掩盖恼人的声音。


3、打呼噜的人群可以采取减肥、运动、测深睡的方法来改善,如有睡眠呼吸暂停的问题应及时就医。


4、适当运动,合理利用光照改变睡眠周期。


5、情绪低落、情绪低落、兴趣缺乏是抑郁症的几个核心症状,失眠与抑郁不同,短期失眠可以自行调节,长期失眠建议通过医生面诊给出精准的个性化解决方案,切忌自行用药。


6、睡前不宜过饿或过饱,减少咖啡因、酒精的摄入,不在床上做玩手机、看剧等与睡觉无关的事。


7、临睡前1-2小时来个热水澡,别临睡前才洗,这样会使你兴奋,反而睡不着。


8、如果半小时还不能入睡,不必躺在床上暗自神伤,不如起来听点舒缓的音乐或者来杯温牛奶。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精彩花絮

mor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