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年痴呆”正在杀死第一批90后

 网络侠 2018-09-12

贫穷、秃顶、佛系……这些标签让90后喜提没前途的标签。外部世界的残酷让人早早低下了脑袋,更残酷的是,越来越多的90后正陷入“青年痴呆”的泥淖,连自己能改变的部分都放弃了。


日常迷恋娱乐八卦,被垃圾信息填满日常,熬到凌晨也不肯放下手机……睡眠太少、信息太多、工作太无聊,痴呆征兆便越来越明显——


注意力涣散、记忆力衰退、精神恍惚……


我们喜欢的,终将毁掉我们。


在娱乐至死之前,我们还有救吗?怎样才能从无穷的信息和无尽的拖延中杀出一条血路?跟虚竹接受了无崖子的功力就能打败星宿老怪一样,我们也需要一点深厚的功力才能对抗虚无的扼杀,积极心理学开山大师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找到的解决办法是《心流》。 


好书快听 ▏心流 来自中信书院 17:32


《心流》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  著

中信出版社

2017年11月

点击封面购买


《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是积极心理学的开山之作,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它也是一本提升幸福感和效率的行动指南。它会告诉我们:怎样用专注的心灵体验,获得更多的满足,提高效率,从而让生活更幸福。 


本书提纲


第一部分,我们先来了解一个让人的心理状态趋于混乱的概念,叫作精神熵


第二部分,我们讲一讲为什么心流能对抗精神熵


第三部分,讲述了我们怎样才能达成心流状态。 


01

精神熵


“精神熵”概念的提出,是米哈里在心流理论中的最大创新。要了解什么是“精神熵”,我们必须先了解什么是“熵”


”是物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指一个体系混乱的程度,越混乱,熵值越高。比如,冰到水再到水蒸气的转换就是一个熵值增加的过程。一个系统的结构越清晰,熵值越低。


米哈里就是借用了物理学中的“熵”的概念,来类比人脑系统或者精神世界,进而得到了一个描述精神世界混乱程度的概念,即精神熵。精神熵越高,意识越趋于无序的状态,人的精神系统就越混乱,主要表现为:


比较盲目没有主见

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

感觉空虚无聊

……


此外,熵还指一个系统内不能做功的能量的总数,也就是说,熵值越高,能做的功越少。那换成精神熵来看,就是精神熵越高,做事效率就越低



米哈里说,精神熵由低向高的发展是一种常态,也就是说,我们人类的意识经常会趋向一种无序状态。这是怎么回事呢?


人的神经系统太发达了,感知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太强,而大脑处理信息的能力又是有限的。通常情况下,是注意力来帮助我们选择过滤信息,留下对我们有用的信息,屏蔽掉与我们无关的信息。但是有时候,我们不能很好地驾驭我们的注意力,注意力很容易转移到错误的方向上,不再朝着既定的目标努力。这样一来,我们的精神能量就难以凝聚,就会出现“内在失序”状态,这就是精神熵偏高的状态。


米哈里在书中提到:“精神分裂症患者会不由自主地注意到所有不相干的刺激,接收所有资讯。而很悲惨的是,他们并没有控制任何事物进出意识的能力。有些病人把这种现象描述得很生动:‘事情太快地涌进来,我失去控制,终于迷失了’”。



举个例子吧,一个高中生想通过刻苦学习,考上一个理想大学。正常情况下,他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其余的时间都在看书,他的注意力全在学习上。照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他的理想终有一天会实现。可是,他的注意力有时候会受到干扰,比如,家里人每天都看电视,还经常有亲戚来家里聚餐,自己要好的朋友会过来玩,恋人又想约他出去看电影,等等,每当这个时候,他的内心就会出现纠结,无法集中精力学习了。出去玩吧?耽误学习内心不安;在家学习吧,又无法安下心来。这些让他纠结的问题会打乱他原本专注的学习状态。这种状态让他对自己非常失望,学习效率明显下降。如果这种状态长时间发展下去,就会影响他的目标的达成。

 

精神熵是描述精神世界混乱程度的一个量度。精神熵越高,意识越趋于无序的状态,人的精神系统就越混乱。精神熵表现出来的形式有很多种,比如:没有主见比较盲目,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感觉空虚无聊等,会严重影响我们的幸福感。



此外,精神熵越高,做事效率就越低,会影响我们既定目标的达成

 

精神熵越高,意识越趋于无序的状态,另外,还有心理学研究表明,内心状态的失序是我们不幸福的主要原因,我们感到焦虑、失望、纠结。那么,为了达成目标、提升幸福感,我们就要对抗高精神熵,有什么办法呢?答案就是心流。 



02

为什么心流能够对抗精神熵?


心理学研究发现,有一种状态,能够使你投入更多注意力,保持意识的有条不紊,照顾内心跟外在环境的平衡,也就是你接受到的信息跟既定目标是匹配的,这时候,精神能量就会源源不断地涌现,这就是最优体验。

 

所谓的最优体验,跟高精神熵正好是相反的,你可以把它理解为精神的负熵。物理学家薛定谔提出过负熵的概念,也就是从无序走向有序的趋势。最优体验就是我们的意识由无序变成有序的过程,它还有一个名字,就是心流

 

“心流”在英文中被称作FLOW,简单来说,就是指我们在做某些事情的时候,那种全神贯注、投入忘我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我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大幅度增强,你甚至感觉不到时间的存在。心流过后,我们会有一种充满能量、非常满足的感觉。



比如,一位在奥运会上获得滑雪冠军的运动员,在回忆比赛过程时说,自己好像是随着瀑布奔涌而下,头脑中什么都不想,那种感觉棒极了。再比如,有位外科医生回忆,他在成功完成一个难度很大的手术以后,发现手术室的地板上有一些碎瓦砾,于是就问身边的护士发生了什么事情。原来,在他做手术的时候,有一块天花板掉了下来,但他完全没有注意到。

 

想一想,你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经历:你非常专注地看一本喜欢的书,或投入地弹着钢琴,或尽情地跳舞时,你的全部意识都投入到那个世界,你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身外的一切好像都与你无关,这就是进入了心流状态。在心流状态,人们的表现达到了巅峰水平,这种状态下,你做任何事都是高质高效的。


 

现在我们知道了,当人的意识失去秩序后,就会胡思乱想,心神不宁,很难体验到幸福。而进入专注的心灵体验,也就是心流出现的时候,我们可以达到一种忘我的状态,注意力全部投入到当下的事情中,不会因为分心而搅乱内心宁静,意识处在有序状态。这个时候我们不仅做事会高质高效,而且可以获得更多满足,从而让生活更幸福。这是用心流对抗精神熵的道理。

 

既然心流能够给我们带来幸福感,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创造条件,让自己有更多的心流体验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最后一个重点内容:我们怎样才能达成心流状态


03

如何才能达成心流


心流的达成需要三个条件

一是要有明确的目标

二是目标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三是要得到及时的反馈

 

第一,明确目标


这个目标得是你发自内心想要达到的目标,不是别人给你设定的。目标能够凝聚人们的注意力,这一点对达成心流非常重要。那么,怎么才能建立这样的目标?


米哈里提出了“自成目标”的概念,就是把做自己喜欢的事作为目标。大多数人的目标都受生理需要和社会传统的制约,也就是来自外界,但是如果我们能把自己喜欢的事情当作目标,就比较容易自得其乐。


因为外界向你提供目标时,往往是以某种奖励吸引你追随它,比如小时候我们努力学习、想考高分,可能不是因为喜欢学习,而是因为父母说考个好成绩可以给买游戏机。但是世界上大多数的奖励动机都是想控制你,一开始可能还有效,慢慢地就会越来越无法驱动你去努力。



所以,你最好能选定你自己的目标,在追随目标的努力中,获得内心的秩序和成长的快乐,这是一种来自事情本身的奖励,它永远都不会失效,而且会形成一个良好的正向循环。


比如,学习是为了自己渴求知识的需要,而不是为了考出好成绩,取得好名次;工作是为了自身成长的需要,而不是为了公司老板或者是为了挣钱。


如果你能找到自己真正热衷的事情,以此为目标,动机就会充足,那你就具备了达到心流状态的第一个条件。

 

第二,目标需要有一定的挑战性


挑战是针对一个人的能力而言,当挑战的难度大大高过能力时,人们容易产生焦虑;当挑战的难度低于能力时,持续这种活动,人们又会产生厌倦。只有挑战的难度略高于能力时,也就是能力提高或者目标上调的过程中,人们才会感受到成长的乐趣,也比较容易进入心流的状态



比如小明的钢琴弹奏水平达到了五级,如果你总让他弹一级的曲目,恐怕他很快就会觉得太简单没意思;而你拿一个十级的曲目让他弹,他又会因为太难而烦躁;当你让他弹六级的曲目时,他应该是最容易进入心流状态的。因为,六级的难度略高于他的水平,为了达到这个水平,他需要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在他努力的过程中就比较容易进入心流状态。

 

第三,得到及时反馈


及时反馈有利于我们调整内心的秩序,增强信心。反馈只要跟我们追求的目标有合理的关联,就能产生乐趣。


比如,你想把一首钢琴曲献给听众,在你弹奏的时候,听众的掌声是对你的最大肯定,这就是对你的及时反馈,你的状态一定会越来越好。




通过以上这三个步骤,我们就可以构建起稳定的内心秩序,将与目标无关的杂念排除在外,就形成了这样的状态:


你为了完成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目标全神贯注,达到了忘我的程度。这个目标对你来说不是轻而易举实现的,需要你把体能和智力发挥到极致。在这个时候,你会全力以赴,行动也会自觉地跟着意识走,这就是最优体验



比如一位攀岩选手,在攀岩之前,他会为自己设定一个较高的目标,来挑战自己的能力;在攀岩过程中,越来越完美的自我控制,会调动全部注意力,让自己的身体发挥所有的潜力;每登上一个高度,他都会增加一份信心,这就是即时反馈;当他最终实现目标的时候,那种自我满足感简直无法形容,他变得更加强大和自信,他体验到了成功的幸福。

 

这就是我们今天讲的最后一个内容,我们怎样才能达成心流状态。心流的达成需要三个条件:一是要有明确的目标,二是目标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三是要得到及时的反馈。这三个步骤可以帮助我们构建起稳定的内心秩序,心无旁骛地朝着目标努力,实现最优体验,最终达成目标。 



总 


第一部分讲了什么是精神熵


精神熵是描述精神世界混乱程度的一个量度。精神熵越高,人的精神系统就越混乱,表现出来的形式有很多种,比如:没有主见比较盲目,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感觉空虚无聊等,会严重影响我们的幸福感。此外,精神熵越高做事效率就越低,会影响我们既定目标的达成

 

第二部分讲的是为什么心流能够对抗精神熵


因为当人的意识失去秩序后,就会胡思乱想,心神不宁,很难体验到幸福。而用专注的心灵体验,也就是心流的出现,我们可以进入一种忘我的状态,注意力全部投入到当下的事情中,不会因为分心而搅乱内心宁静,意识处在有序状态。这个时候我们不仅做事会高质高效,而且可以获得更多满足,从而让生活更幸福

 

第三部分讲的是我们怎样才能达成心流状态


心流的达成需要三个条件:一是要有明确的目标,二是目标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三是要得到及时的反馈。这三个步骤可以帮助我们构建起稳定的内心秩序,心无旁骛地朝着目标努力,实现最优体验,最终达成目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