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尖峰早读 | 超声乳化术中并发症part6| 《尖峰白内障手术技术》23

 好大水 2018-09-12

第八章 超声乳化术中并发症

第三节 后囊膜破裂

三、在后囊膜破裂的情况下植入人工晶状体

在发生后囊膜破裂的情况下,植入人工晶状体的关键是保持手术野清晰可见,了解晶状体囊膜、悬韧带的薄弱缺损情况,根据剩余的囊膜面积和位置,决定人工晶状体的设计类型、植入位置和襻的摆放方向。

如果后囊膜破裂口较小,术者可以将中央小的破裂口转变成连续线性环形撕囊口。这个方法需要先用粘弹剂将玻璃体前表面向后压,然后以镊子夹持后囊膜撕裂缘并改变其走行方向,直至形成一个连续的边缘(图8-3-14)。人工晶状体仍然可以植入囊袋内。

图8-3-14

如果撕囊口完整,可以用C形袢的三片式人工晶状体代替一片式丙烯酸酯人工晶状体植入睫状沟(图8-3-15)。一片式丙烯酸酯人工晶状体不能用于睫状沟植入的原因是其襻较厚、襻边缘锐利,且人工晶状体总长偏短。若采用睫状沟植入人工晶状体,在其度数选择上应注意,此时人工晶状体的有效位置与囊袋内内植入时不同,因此需在原计划植入的度数基础上减去约0.5D。在将人工晶状体居中植入于睫状沟后,应对其稳定性进行评估,可将人工晶状体分别朝两侧襻的部位轻轻移动,然后放开,观察人工晶状体能否自发地回到中央位置( Osher反弹试验)。如果松开器械后人工晶状体 不能自发地回到中央位置,则需旋转人工晶状体,将双襻沿另一经线摆放。

图8-3-15

假如没有足够的囊袋支撑,或放置在睫状沟内的人工晶状体仍然表现出固定不良,无法在离位后自行回复到中央位置,或者光学面无法夹持于囊膜口,就需要用缝线将人工晶状体固定。假如不存在如难治性青光眼等相对禁忌症,以及明显的虹膜周边前粘连或虹膜组织缺失等,可取出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改为植入房角支撑型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或植入“虹膜爪型”的人工晶状体,这种人工晶状体可固定在虹膜的前表面或后表面(图8-3-16)。不过,有资料显示,植入前房型人工晶状体后(特别是房角支撑型人工晶状体),患者角膜内皮细胞数会持续下降,有角膜失代偿的风险,因此植入此类前房型人工晶体须随访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变化,如果有角膜内皮失代偿趋势,应及时取出。

图8-3-1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