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官职高”遇见“品级高”,到底谁先行礼?没我们想的那么复杂

 零壹贰012 2018-09-13

在清朝官制中,职务跟官阶是衡量一个官员地位的重要划分方式。职务就是一个官员担任的,类似于尚书、大学士、总督、巡抚这样的职位。而官阶,则是把官员分为不同的品级。从一品到九品,每一品中,又分为正、从两级。所以,一共有十八级。

这套“九品中正制”,最早起源于三国曹魏时期。配合科举制度的选拔,对于选拔朝廷所需的官员考核,仍是较为有效的。

“官职高”遇见“品级高”,到底谁先行礼?没我们想的那么复杂

为了更好的区分品级,清朝还继承宋朝的制度,设立了阶官。阶官只是一个荣誉称号,没有什么实际权力。它们的名称就是光禄大夫、荣禄大夫、资政大夫等。这是文官的划分。

武官的划分就是建威将军、振威将军、武显将军等。这两种阶官都是十八级。分别对应了官员的品级。依靠这一点,官员可以确立地位、俸禄,以及各项的待遇。

“官职高”遇见“品级高”,到底谁先行礼?没我们想的那么复杂

这种待遇,就包含了官职的高低。一般来说,官员的职务跟官阶,都是直接挂钩,不会有太大的区别。比如说,如果把一个七品县令提拔到五品。这就等于说,他的官职还是县令,但官阶成了五品。那这个时候,就要把这个县令的阶官提拔到五品的奉政大夫。

否则,就等于给这个县令带来了巨大的麻烦。因为他如果没有相应的品级阶官,那他就不算被提拔。就连五品的服饰,他都不能穿。更不用说五品官员应该享受的各种待遇了。

穿越清朝必知的6条冷知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