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宰相,将军告老还乡后,和县令谁大?

 怀旧書馆 2022-10-30 发布于广东

将军告老还乡,或许还真的得老实被县令管着,但是宰相退休回老家,当地的县令可得用心讨好,这是因为官职系统的不同,县令先天就得被文官之首压着,即便这个文官之首还加了个“前”。

县令乃是一县之地的父母官,也是古代封建王朝郡县制中最“基层”的高官。

有的人看了也许就觉得纳闷了,又是“基层”,又是“高官”,这不是一对矛盾吗,事实上,县令的存在真的很特别,他们在一县之地所拥有的权力几乎是至高无上的,不过在朝廷的总体等级上来说,他们也只是中央集权管理下的最基本的一个单位,总结来说就是:

受命朝廷,县内无敌。

但是这种无敌,也是局限的,县令说到底也还是官,混迹在官场之中,几乎没有县令是不懂人情世故的,是个人做官都想往上攀爬,而在职场中攀爬,“人际关系”就很重要,所以对于县令来说,一位退休的“宰相”,那就等于是一个现成的“宝藏”,就等待他好好发掘。

所以一般来说,县令对告老还乡的宰相,那就是得毕恭毕敬的,这是在同一个职官系统内的,县令不得不卑躬屈膝。

文官告老还乡的待遇向来都要比武官好得多。

在古代的官职体系中,县令乃是“中下级别”的官员,在没有“九品中正制”的时代,县令的大小要按照“俸禄”来区分,而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出现后,县令就有具体的品级了,按照古代的平均线来说,县令就是“七品官”。

因为每个朝代的县令官级会有所不同,而不同县的县令级别也不一样,所以县令也并非全部品级一致,但是基本上的权力是相同的。

若将朝廷以“文”、“武”两个官职体系来做区分,那么县令就是在“文官”这个体系之中,天然要受到文官体系的管辖,而历朝历代的朝廷,有绝大部分的“大员”都有过当县令的经历,而封疆大吏往往也是要从基层做起,只有管好了一个县,才能管好一个郡、一个省。

比如唐代的窦怀贞、房琯、比如宋代著名的变法宰相王安石,又比如清代著名的刘墉,他们都是担任过县令的宰相,正是有这一种晋升规律,所以每一个县令的心中,对于曾经的宰相,是抱有很重的“敬畏心”的,因为这些宰相跟他们现在一样,都当过县令,同样的职位,会让彼此有很强的共鸣感。

共敏感是来自于职位,敬畏则是来自于地位。

老宰相虽然退休,但是“余威”人脉尚在,除去了那些少数的政治斗争失败,被皇帝实行“监视软禁”的宰相以外,大部分宰相都还是有着很深的底蕴在其中的,最简单的一个道理,一个县令看到老宰相,是不能够摆谱的,甚至还要向他行礼。

对于县令来说,老宰相的故居在他的治下县,这是一种机遇,因为宰相很多时候代表着一种“文官势力”,比如明代的“宰相”,也就是内阁首辅,其本身就掌握了很充分的内阁人脉,而县令的升迁,很多时候就是要看内阁给皇帝的意见,只要内阁给出意见,皇帝几乎都会按内阁的思路去执政。

这种“实权”和“地位”的分离,其实就是古代官场的一种特色,比如王安石,他当年因为被人弹劾变法不得不“退休”回到老家,但在王安石离开京城之前,宋神宗给了王安石一份信物,这是王安石和宋神宗之间的“特殊”沟通渠道,后来苏轼因为乌台诗案差点被处死,就是王安石动用这份信物救了苏轼。

所以不能把退休的宰相不当回事,他们本身能成为宰相,靠的是能力和智慧,学识和胸怀,职位只是外物,他们的内在依然存在,所以影响力一样是有的。

除此之外,一些“吏部”晋升上去,或者是翰林院学士出身的宰相,他们是有着很多的“门生”的,这些门生往往都是在朝廷中担任大官的,他们更注重老宰相的学识,平常送来书信请教都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所以这就是“隐居大佬”的威力。

在这一个层面上,退休的武官和文官确实没得比。

退休的武官其实是很尴尬的,因为他们的官职体系,对于文官体系来说作用很小,而且古代的武官是很敏感的,你退休之后,一旦“作威作福”,那么就会被人猜忌举报,说不定都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比如西汉时期著名的“太尉”周勃,他就是这么个情况。

周勃因为有拥立汉文帝之功,所以被汉文帝提拔为了宰相,但可惜周勃的政治智慧不高,在文官体系中混得不怎么样,汉文帝还是让他当回了太尉,后来汉文帝大规模“强制退休”老一批官员,周勃也在其中,他只能无奈退休。

但退休才是周勃“担惊受怕”的开始,因为汉文帝的“不信任”,周勃的家里时常会被“县令”、“郡守”造访,他们每一次来拜访周勃,都把周勃吓得够呛,周勃也是经常穿着军装铠甲来迎客。

一般来说,像周勃这样的都穿着铠甲来迎客了,拜访周勃的官员总会老实点吧,但事实却是周勃被人举报了,汉文帝以为周勃要造反,下令要把周勃抄家判罪,最后还是周勃向汉文帝的舅舅薄昭求情,薄昭又向薄太后求情,汉文帝才放了周勃一马。

无独有偶,周勃最有出息的儿子周亚夫也是同样的命运,周亚夫因为不满汉景帝的做法,选择退休回家,谁知道在他退休之后,就有人隔三岔五地找他的麻烦,后来因为查出他为自己买了三百副铠甲作为陪葬品,所以被人找到理由说他造反。

周亚夫对此百口莫辩,后来为了自证清白,在家里绝食自尽。

所以面对武官,县令虽然要有所尊敬,但不需要太过忌惮,在一县之地,没有了官身和军权的将军,还真的可能被县令压制,反正好好做过日子的将军还是能够安稳地生活下去,可要想让家族门庭作威作福,那就是别想了,风险太高。

部分朝代对退休官员的厚待:给予高级别的“散官”品级。

有的人觉得,其实县令对退休的老宰相那么毕恭毕敬,那也是因为“人情世故”和一些不见得光的利益输送嘛,在实际的等级上来说,退休的宰相确确实实就已经是没有品级的官员了,而人家县令是七品官,县令还是比老宰相大。

事实上,这种问题在古代王朝中已经被朝廷早早地想到了,每一个宰相都是睿智的,不可能说让自己以后有“虎落平阳被犬欺”的风险,一旦有那种不顾前途的愣头青县令,那退休宰相还不得被折腾得半死。

因此,在唐朝及以后的朝代,官员致仕后加“虚官”在身的做法那几乎是常态了。

那什么是“散官”呢?

散官其实就是“职事官”的对立,职事官就是指“掌有职位实权”的官员,比如县令,他就是职事官,有着实际的权力,再比如各部的尚书,这些也是职事官,有着实际权力。

而拿唐朝做例子,真正的“宰相”并不是一品官,而是二品官甚至是三品官,因为一品官已经被架空权力,成为了吉祥物,也就是“散官”。

在唐朝的官员体系中,经常看到“太师”、“太傅”、“太尉”这些正一品大官,但实际上,这些官职都只是仅有品级没有实权的“散官”,任何官员看到了他们都要和他们行礼,因为这是上下级的礼节,但他们却没有实权,除了身份地位高以外,没有太多的权力。

可光是有散官的品级,这也是够了,起码对于宰相、将军来说,告老还乡的他们肯定是够用了。

所以在一些宰相退休回故居的时候,皇帝会给宰相加封“散官”的官身,即便是回到了故乡,退休的宰相也仍旧是一品的“太师”,再不济都有一个从三品的开府仪同三司,或者是二品的光禄大夫,这种没实权的官职在朝堂不算啥,但回到了故乡,县令却不能不尊重。

光从品级来说,有散官加身的退休宰相,依然比县令高出几个等级,这意味着在地位上,老宰相要比县令高得多,县令很多事情也管不到老宰相身上,虽然老宰相也没有干涉政治的权力,但最起码能够保全自己。

同样的,武将也是如此,武将也有专属的“散官体系”,一般退休的大将也会被皇帝赐予散官,一般也是按照致仕前的职务品级来定,假如在致仕前是四品官,那么散官就会给到三品,这就是“增一原则”

这个方法在唐朝大规模使用,而后来的宋朝也有部分皇帝使用,明朝、清朝也是部分皇帝使用,加封散官之所以有这种“参差不齐”的使用特征,那是因为这并不是什么铁律,对于退休官员如何安排,还是要看皇帝的心思和计划,如果皇帝摆明想要打压退休官员,那么就肯定不会给予散官职位。

对于县令来说,就算老宰相、老将军是没有实权的“一品官”,但这种身份也足以让他行下官礼了,可能前者还会涉及到朝堂的权力斗争中,不过肯定也不是普通的县令能参与以及干涉的。

除了“散官”以外,还有“勋官”和“爵位”这两种特殊的办法让老宰相、老将军提高地位。

勋官更像是“军功”,是按照将领的军功来给他们定官职的,比如唐朝著名的将领秦琼,他曾经就被唐高祖李渊封为“上柱国”,上柱国乃是一个勋官,是军功体系里面最高的官职,需要“十二转”的军功(“转”是军功单位),职位品级也是一品。

而爵位,那就是老生常谈的东西,一般功高的宰相和将军在退休的时候,都会被皇帝封为“国公”,至于封侯那就要看运气了,但即便是国公,这个身份也足以震慑一个小小的县令,因为爵位代表着“贵族”身份,而县令摘下了官帽之后,就是一个平民百姓,这是在本质上有所不同。

宰相“豪族”不好对付,县令也不敢管。

其实在古代社会中,是鲜有高级官员退休之后被县令压制的,这种情况几乎是没有的,这并非是指县令不敢或者怎么样,而是在这个宰相崛起的时候、县令还没任职所在地职位的时候,前者已经把自己家族在当地的势力“经营”得风生水起了。

所以这种宰相的家族,也被人称为“豪族”。

豪族之所以能够诞生,主要依靠两个方面:

一、朝廷给予的免税、免役政策。

二、自身职务带来的便利。

古代社会乃是以“农业”为一切基础的农耕社会,这种社会,土地永远是第一资源,最重要的资源,而土地则是需要有人开垦、耕种,所以一般豪强和平民百姓的区别,就在于土地的生产效率上。

首先,宰相、将军这等存在被皇帝赐田、赐地那是非常正常的,既然有了田,他们自然就要“吸纳”耕户来耕田,收取一定的田租,如此一来就稳定了“地主”的地位,而除了皇帝赐予田产以外,他们还有一定的“耕地免税面积”,他们可以继续吸纳别人将土地挂在他们名下。

比如明朝内阁首辅“徐阶”,他在退休之后,就被人查出家族拥有田地二十四万亩,这个数字骇人无比,而这其中的大部分田地,就是其他地主依附上去的,因为徐阶自己可以免税,他只要用比朝廷更低的税率吸引其他地主,那么就能获得差价了。

这种方法,得以让“大地主”彻底成为“豪强”。

另一个职务带来的便利,这既是农业上的,也是商业上的,宰相还在朝中执政的时候,只要稍微倾斜一些资源给自己的家族,那么家族就能飞快地发展起来,打下牢固的根基。

可以想象,这些布局精湛的宰相就算退休了,他们的生活也有足够的物质作为支撑,而且他们本身就是那一个地方“地主”的代表、领袖,就算是县令,都仍旧是要恭敬地和老宰相说话,不为别的,只要老宰相给县令找麻烦,县令一样招架不住。

前面提到的徐阶就是如此,他就是因为家族的豪强子弟太过嚣张了被人弹劾,所以朝廷派了海瑞和蔡国熙去查徐阶,也是因为有海瑞这种狠人在,才打击到了徐阶,但即便如此,徐阶在事后还是安排了自己的学生张居正罢了海瑞和蔡国熙的官。

要知道海瑞当时已经是应天巡抚,这都还是被徐阶搞下来了,一个巡抚都这样了,哪里还有县令的斗争空间,实在是太难对付。

结语:

在明清时期,县令一般被称为“老父母”,这也就是父母官的意思,对于平民百姓来说,县令就已经他们眼中的“天”了,可若是将县令放入更大的圈子中,他们也就是这样而已了,即便是面对告老还乡的宰相,他们也还是要摆正姿态,最重要的是,明清时期的县令,连举人都要平等对待,秀才都要有几分忌惮。

所以县令在明清时期,其实地位相对以前朝代比较,是在慢慢降低的,也是这样特殊的时代,他们更加无法和告老还乡的宰相、将军对抗,渐渐地只能沦为这些“豪强”的附庸。

除非有类似于海瑞这种刚正不阿的官员大量出现,才能对这些豪族打击,因为除了退休的宰相势力庞大以外,还有其他的高官勋贵也是一样的不好对付,只不过这只能是一种幻想了,实现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这也是这些“天”们,最无奈的地方了。


本文原创自“纪元的尾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