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无邪】 思无邪 〔sī wú xié〕,语出《论语·为政第二》,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评价诗歌总集《诗经》的著名观点。《论语·为政第二》载: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翻译】孔子说:“《诗经》中三百多首诗,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思想纯正。” 【思无邪】集字处于王羲之书法作品。 【思】字上下结构,上“田”部偏左且左疏右密,横折竖抗肩有一种向右上放势,故右上虽疏而不见空,左部占主,但开口,且中部左离右粘连,虽密实而见空灵。 下“心”居中其势偏右,连带点其势向右上伸拉。 整体用笔以圆为主,但又圆中见方。 上部“田”字竖画起笔露锋,竖向部分左拓,直中见曲。分两部分写就,横折竖画起笔圆,线条直而见骨肉,折肩圆笔。竖向部分同。中部“十”字笔方线条坚实如柱。底横略带上弓势。 “心”部处理左疏右密,第一点顺势起笔,铺毫,作顿,先左后右顿挫,于右下提笔。心字钩较圆,起笔线条略曲变化丰富,收笔处上翘,出钩部分和起笔在一条线上,整个心底钩竖占两格,横占六格。第二和第三点连带书写,位置在界格的竖中分线上。“心”字的三点画的处理非常独特,也使得整个字变点不入俗流。 “无”字写的非常紧奏,但紧而不密,这主要得益于疏处线条略粗,密处线条略细,故疏密得宜,变化丰富。 撇和横连笔书写,竖直横仰,回锋带出,意满势足。 中部横和四竖用笔略灵动,形态变化丰富,虽然粗细方圆变化,但和谐统一,意态紧密生动。有一种群鸟儿斜立横枝意象。 长横左放右略收,左占三格有余,右占三格。最后一笔化左尖横,线条先平中仰,收笔俯,用笔较圆。要看清两横画的粗细对应变化关系。 【邪】字,繁体字左部为“耳”起笔顺势露锋,收笔回锋收笔为主。 “耳”部上虚下实,横画偏左,起笔露锋,收笔位置略过竖中线,左低右高。 下部偏下均与上横保持距离,“耳”部中短横与左竖粘连,收笔处一收回画画内,一引带向下。竖画形态外拓。中竖露锋起笔。收笔圆且略粗重。右“3”符号粗细变化丰富,居右上半部分。最后一笔竖写的有些独特,上左中右下左斜,有简牍书法遗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