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奇的小青瓦,别致的建筑之美!

 阅悦心灵 2018-09-13

各位设计湿

大家好


说起小青瓦

脑海中就会浮现出

电影卧虎藏龙等徽州的粉墙黛瓦

以及延禧攻略中的皇家宫殿


万能的百度给我们的定义是,青瓦一般指粘土青瓦。以粘土(包括页岩、煤矸石等粉料)为主要原料,经泥料处理、成型、干燥和焙烧而制成,颜色并非是青色,是暗蓝色,灰蓝色。


话不多说介绍几个大师笔下的小青瓦


▼安徽铜陵山居



▼水岸山居



小青瓦在北方地区又叫阴阳瓦,在南方地区叫蝴蝶瓦、阴阳瓦,俗称布瓦,是一种弧形瓦。小青瓦规格一般长为200mm,宽为130~200mm,厚度为6~10mm。



小青瓦是粘土烧制的,用手工成型,在烧熟之后还有一道工序就是洇窑,洇窑之后起化学反应才呈青灰色。小青瓦具备以下特点:


1、小青瓦一般取自于黏土,可就地取材,造价低廉。


2、小青瓦历史悠久,具有素雅,沉稳,古朴,宁静的美感。


3、小青瓦具有黏土厚重的天然本色,质地细腻,质朴自然,富艺术气息。


4、小青瓦常以交叠方式铺设屋顶,隔热性能良好。


5、小青瓦属脆性材料,施工易损坏。


6、小青瓦片小,施工效率低,且需要大量木材。


7、随着国家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力度逐年加大,粘土建材制品在部分城市限制使用,小青瓦的用量逐年减少。在人口密度大、耕地少的地区已经明令禁止使用小青瓦。


常见的小青瓦构造类型有以下几种:

(a)所示为单层瓦,适用于少雨地区;

(b)、(d)所示为阴阳瓦,适用于多雨地区;

(c)所示为筒板瓦,适用于多雨地区;

(e)所示为冷摊瓦,适用于炎热地区;

(f)所示为通风屋面,适用于炎热地区。



OK,先开始介绍下传统屋顶小青瓦的搭接方式

先上图为敬!


▼乌镇国际会展中心



纵向上下两块瓦的搭接,通常为瓦长的2∕3

俗称“压七露三”、“压六露四”或

“一搭三”(瓦露面1∕3的冷摊瓦施工做法)


檐头瓦一般伸出檐口50mm

俯仰瓦的俯瓦搭盖仰瓦宽度每边为40~60mm


(小青瓦用于木屋面通常做法↑)


(小青瓦用于混凝土屋面通常做法↑)


屋面铺设小青瓦的操作工艺流程:铺瓦准备工作→基层检查→上瓦、堆放→铺筑屋脊瓦→铺檐口瓦、屋面瓦→粉山墙披水线→检查、清理。


而如今的小青瓦已经生长在21世纪了

为了迎合设计师的造型需求

开始换着法子去呈现别样的美


▼绩溪博物馆



李兴刚老师的绩溪博物馆

突破传统的屋顶做法

把小青瓦作为建筑的立面形式

呈现出别样的艺术美学


(龙骨支撑↑)


(弹线、挂网↑)


(铺瓦↑)


(完成效果↑)


当瓦片遇上了设计and参数化

就像是千里马遇上了伯乐

一切都变了模样


别样的美在设计师的笔尖流淌

参数化的时代

小青瓦也能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新时代的青瓦已经不安分只躺在屋顶上

呆呆的望着天空了

青瓦在设计师的创意下有了灵性

希望与人产生对话,希望能被抚摸



所以他们就以各种形式出现在了

建筑的不同的位置

有从屋顶顺势而下,扎堆到泥土里

有的借助钢丝网攀岩成建筑的立面装饰


更有甚者出现在了室内

想尽一切办法让人记住这个古老的青瓦


瓦片的调皮模式


1.顺势而下,扎堆到泥土里



2.借助钢丝网攀岩成建筑的立面装饰



3.室内装饰面



小编整理的都是相对调皮度比较高的青瓦

还有一些调皮程度低的

比如和多种材料的混搭等等

比较习以为常就不一一概述



那么,让我们看看青瓦的能调皮成什么样子?

这才是小编今天想要分享的啊!

    可算扯回正题了



在日常生活中

一些流畅曲面造型线条外形

往往比方正的建筑形体要更吸引人


比如


▼“无限形”竹里



▼新津·知艺术馆



▼瓦库·一个喝茶的地方



▼牛背山志愿者之家



在过去,蜿蜒的曲面建筑形态

远不如方正横平竖直的建筑形态来得普及



很大程度在于,因为工艺的复杂

过度依赖工人的经验及技术

以及造成严重的材料浪费


欣赏完了辣么多的调皮案例

我们再来分析分析

这些青瓦如何摇身一变成为弄潮儿


▼“无限形”竹里


乡郊田野上盘旋着的青瓦房

实际上是由70%轻型预制的钢木构架支撑起的

一个内向重叠的环形青瓦屋面

盘旋的屋面自然而然的形成两个内向的院落

为室内提供了丰富的景观层次



周边的民居其实都承载了非常多的在地性

无论是材料还是对于气候回应的姿态

双曲面的几何恰恰很难用

其他的物质材料来实现



青瓦材料恰恰可以被视为是一个像素化的手段

可以用来降解高纬度几何的复杂性

可以视为空间几何中的点

成为参与到机构建构中最具标志性的

地方建筑语汇



通过模数化的控制以及传统的纹理设计

将道明竹编与竹里建筑立面的

设计与建造有效结合起来

形成了既熟悉又完全不同的空间体验



内与外,竹与瓦,新与旧的关系被概括在

“大象无形”的屋顶之下

 “无限(∞)形”成为了建筑对

时间、空间、环境的回应

是“竹里”的精神内涵与形式的外延


▼牛背山志愿者之家


这个项目是受东方卫视邀约的一次公益设计

为一群年轻的志愿者们在大山里盖一座房子

地点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蒲麦地村



起伏的屋顶与背后的大山以及远方的云海之间存在着形式上的某种关联。



结构轴测图

瓦片构架在弧形的竹木结构之上

从而形成了浪形屋顶



高性能竹基纤维复合材料异型构件

作为整个屋顶的承重结构



传统c型小青瓦,以多做一层底瓦

两层之间做防水层的方式,完成了屋顶的建造



价格区间


小青瓦价格较为便宜,市场上以片计算,价格在0.5~1元/片。屋面根据瓦尺寸大小及搭接不同,用量有所不同。具体价格根据项目不同,品牌不同以及定制等多方原因会有较大浮动,仅供参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