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正确看待当前的幼儿“超前教育”

 木香草堂 2018-09-13
如何正确看待当前的幼儿“超前教育” - ddmxbk - 木香关注家庭教育

    [按]女儿多多已两周岁了,正是开心的岁月。同在小区里,她有几个同龄的小玩伴,可是,这些2-3岁的小朋友都纷纷去幼儿园上学了,隔壁家的“乐乐”,一岁不到时父母就帮她请来了一个菲佣,重点教习英语。有些孩子家长也在鼓动多多上学。受其感染,女儿多多也口口声声要去上幼儿园。

    写一篇小品文,与大家交流育儿方法。

 

如何正确看待当前的幼儿“超前教育”

    现在许多的年青父母都非常注重教育,这是一件好事,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非常幸慰与理解。

    然而,许多年青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早成大器,成龙成凤,为实现这一目标,就对孩子采取“超前教育”的措施。“超前教育”就是提前学习时间让孩子接受教育,孩子一、二岁就开始教三、四岁或五、六岁的知识,孩子还在幼儿园,就把小学的教材要孩子学习。有的家长对幼儿园提出能否教拼音,能否教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能否留些家庭作业等要求,有的家长还为孩子制定了“中长期计划”,将孩子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刚上完舞蹈课接着又要上钢琴课,晚上临睡前也没忘记让孩子背几首诗,把孩子过早的拉到书本前,接受严格的训练。目前,这种家庭教育风气已渐形成,日本、美国等先进的早期和超前教育也被人们引进、消化并吸收,以及报刊、电台等新闻媒介的大肆宣传,越来越多望子成龙心切的家长们自觉不自觉地加入到了超前教育的行列,到底应该怎样看待这个问题呢?

  教育学家认为,对孩子及早进行智力开发和教育是应该的,现代科学研究证明,婴儿期及至整个学前期(0~6岁)的儿童的大脑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和修复性。婴儿在未能说话之前甚至在胎儿期就有初步的记忆和学习能力,而婴儿期的机械记忆能力及其潜能是极其惊人的,所以对正常婴儿来说能背几首唐诗、宋词,认识上千个汉字不是什么神奇和超常的事,任何一个正常婴儿都具有这一潜能,关键在于是否开发,怎样开发。而有的家长却认为这就是“超常儿童”,自己的孩子就是天才,不惜以牺牲全面发展作为高昂的代价培养“神童”,这类孩子往往每天要花相当多的时间去参加训练,游戏活动时间比一般孩子少得多,不利于长身体,不利于小朋友之间的相互交往,造成了孩子只能被动的,不知所措的学习,久而久之,会使孩子失去学习的兴趣而感到厌倦、枯燥,丧失求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本来科学而严肃的“超前教育”被歪曲了,被片面理解了。这种不符合幼儿生理和心理特点的“超前教育”将会影响孩子今后的学习,产生与父母愿望相背的结果。

    我曾经与中科院心理研究所一位专家进行探讨,认为三、四岁的幼儿教育重点不在智力潜能的开发,而在于应创造一个平等、民主、融洽、合作、相互尊重、关心的家庭氛围,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行为习惯与责任感。现在家长们盼着三、四岁的孩子能快速的识字阅读,但认字只是幼儿早期教育中极小的一部分。专家还认为,如果幼儿智育得到了强化,但人格教育欠缺,其心理非正常发展,长大后,只能成为高知识的生活低能儿。因此,正确而科学的超前教育应该是一种建立在全面发展基础上的因材施教的超前,其目的本身不是为了超常或超前,而是为了使幼儿身心能够得到和谐的发展。超前教育的内容和时间都可以超前,但一定要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和精力而定,切不可由成人硬行规定和强求,对幼儿的教育一定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因为孩子的心智成熟要有一定的进程,在知识增长上,总是需要有自由思考的空间,一步一步的提高。在方法上要讲究科学性和技术性,在丰富而具体的日常生活中、在不知不觉中对幼儿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真正做到从兴趣中来,在生活中学,在快乐中获的超前发展。其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在于超前教育必须包括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发展。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有一个统计,该大学近年来招收的240名少年大学生中,只有20多名是属真正成才,这些在学术和往后事业上不断冒尖的少年大学生有着共同的特点:独立性强、自信、有毅力,在学习和人际交往,接触社会方面都有主动性,而那些最终流于普通的学生心理素质较差,难于承受挫折,生活自理能力较差。他们认为,造成这种差异,是家庭对孩子进行不同教育带来的结果。有的家长觉得,要加快孩子成才,首要的是尽量多的把孩子关在家里灌输大量的知识或进行大量的训练,这样的孩子也许学习成绩好,但爱好却没有了,社会交往能力极差,没有主见。而那些独立性强的孩子却能在大学所提供的良好环境中如鱼得水,智力因素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所以,要想孩子成才,必须注重调动和发挥孩子的主动性,遵循儿童的发展规律,加以促进。超前教育强加于婴幼儿,短期似乎奏效,实际上是发展中的扭曲。出众拔尖的人才,在众多的人群中总是占少数,家长盲目的攀比的心理,家长对子女过高期望所带来的弊端和危害,已为世人所熟知,理应从中吸取应有的教训。

  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无疑会越来越激烈。因此,除了要求年轻一代熟练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外,还应要求他们具备好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及健康的体魄。“超前教育”中的训练和灌输虽然能使人的智力得到提高,但人的社会发展却得不到提高,“超前教育”为了某一方面发展而占用了社会发展的时间,这种损失是无可换回的,有的知识技能现在不学,以后还可弥补,但社会性的发展错过一定的环境和时期是不可弥补的。家长应重视培养幼儿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这才会使孩子更好地适应将来复杂的社会,成为社会所需的优秀人才。所以,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幼儿成“人”,成为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通过“超前教育”单纯培养幼儿成为“高学历”的人。

  北宋王安石有篇文章《伤仲永》,选入中学课本,我想大家都有印象的,那就是一个“超前教育”失败的例子,不单单是其成名后不学习,确是才智开发过度没有潜力再挖而致的。因而,我并不提倡“超前教育”,因为它既违背了孩子生长发育的规律,也违背了教育的规律。“超前教育”将孩子快乐美好的童年提前结束,使孩子过早变成一个成人,应注重幼儿学前期的潜能开发,但不是人为超前的灌输,而是为孩子多提供机会,提供条件,把孩子放在主动发展的地位,在他(她)感兴趣的前提下,去充分发挥他(她)的潜能,这样的发展才是全面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a440020100ddc9.html

 如何正确看待当前的幼儿“超前教育” - ddmxbk - 木香关注家庭教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