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艺术网 张禾艺术简介:男,1965年2月出生于江苏镇江,祖籍河北沧县。毕业院校:北京教育学院美术系,本科。现任海军机关文化活动中心美术创作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创作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文化部青联美术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书画院副院长,中国长城书画院理事,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工作室学员,中国国家画院冯远中国画人物画工作室学员,中国教育部高教司张立辰博士课程班学员。 (张禾 《消失的色彩》 150x160cm 综合材料) 《名家赠言》: 言谈举止属于典型京北壮汉的张禾,巧于创意构思新颖别致的作品主题和绘画形式。他擅长描写军营中生龙活虎的青年士兵和海边渔民生活,甚至能够坐上小马扎一画渔船人机、京郊寻常农家院落半天不挪窝,踏实的写生态度辅以与其外型反差较大的制作耐心,使他的作品因构思巧妙应合着细致入微的描绘,以及颇具乃父风格特征的人物造型,形成了介于现实生活反映和笔墨传译、气息浓郁的张氏人物画特色。——冯远 (2009年 《穿越》 张禾 190x290cm 纸本) 军旅画家张禾创作过很多主题性作品,积累了深厚的写实功夫。进入冯远工作室之后,张禾加强了笔墨的书写性,将笔墨的自由的写意性与水彩的畅快、西画的光影效果熔于一炉,创造出明快浑穆、深蕴秀逸的语言风格。张禾的绘画常以下层人物为主题,他们的生活场景是通过蕴藉厚重的墨色和斑驳迷离的光影表现出来的,虽然有些苦涩,时而夹杂着一丝迷茫,但并不妨碍一种乐观自足的精神从中超拔而出,从人物自信而坚定的眼神中,我们甚至还能读到一种平静的,上层社会所未有的幸福感。——张晓凌 (2009年 《节日》 张禾 200x220cm 纸本) 张禾近年勤于创作和写生。在创作中不断寻求和解决中国画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在写生中体验和感悟笔墨结构的创造及写意性,在生活中敏于捕捉感受和积累素材。同时,他自觉重视自身的文化艺术修养,正合“厚基勃发”的中国画治学之路。 张禾是军旅画阵营中的后起之秀,家学渊源而又转益多师,博采众法,所见之作不论题材内容之生动具体,还是处理方法之粗细兼备,画面往往有不意之感。我很喜欢他的性格,有胆魄而又有平静,而趋于淡定的心态是他艺术道路上很可贵的东西之一。——张立辰 (2011年 《天兵天降》 张禾 180x180cm 纸本) 青年画家张禾,近年画了大量的写生,其目的是为创作搜集素材,进行艺术的积累,同时是对自我精神的充实;这使得他的写生具备了“形神兼备”的特点,作品虽为写生,却显出一种生动,一种气韵和整体的意味。 张禾的写生,偏于“感觉”的表现,与他的创作在语言、风格上有着一致性,并由于他的书法修养,得自于魏碑,所以笔力厚重、含蓄、雄健,因此,他的写生,不取机巧、唯美、轻盈一路,而以拙重、朴厚与劲健为主,强调外方内圆、大巧若拙的审美取向,使作品具有书写性,更为耐人寻味;画面上,以黑、白、灰三层次构成平面空间结构,群山、房屋、树木等,都呈几何形状的迭加、并置与错位的整合;而有意识的消解时间因素,强化空间因素,使有限的画面空间获得表现的自由和无限延伸。——徐恩存 2012 《古声》 张禾 190x180cm(纸本) 2012 《棉花糖》 张禾 170x170cm(纸本) 2012年 《风雪归程又一年》 张禾 176x286cm(纸本) 2012年 《护航归来》 张禾 270x145cm(纸本) 2013年 《苗家乐》 张禾 180x97cm(纸本) 2014年 《前哨80后》 张禾 180x190cm(纸本) 2014年 《雨中彩虹》 张禾 190x228cm(纸本) 2015 《姐妹们的第一次合影》 张禾 292x180cm(纸本) 2015 《山野笛声》 张禾 296x198cm(纸本) 2015年 《力所能及》 张禾 196cmx220cm(纸本) 2015年 《我们是抗日先锋队》 张禾 180x298cm(纸本) 2016年 《赤水河畔》 张禾 196x210cm(纸本) 2017 《静海》 张禾 205x190cm(纸本) 2017 《张超和战友们》 张禾 210x190cm(纸本) 2017年 《缺一不可》 张禾 170x160cm(综合材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