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淡豆豉(附:大豆黄卷)

 昼三夜二205 2018-09-13

淡豆豉(《名医别录》)

 

为豆科植物大豆的成熟种子经加工发酵制成,全国各地均产。入药以色黑、附有膜状物者为佳。药材性状气香味微甘。以粒大、饱满、色黑者为佳。其炮制品名称有炒豆豉等。

【历史】古代本草先以“豉”为正名。因《伤寒论》用香豉一名,也有本草如《医学启源·药类法象》以之为正名者。古用之豉,有咸、淡两种。《本草纲目》曰:“有淡豉、咸豉,治病多用淡豉汁及咸者。”后因临床多用淡豉,如《本草蒙筌》谓:“味淡无盐,入药方验”,故清代众多本草即用淡豆豉为正名。

《名医别录》将本品列于中品,谓其主治“伤寒头痛寒热,瘴气恶毒,烦躁满闷,虚劳喘息,两脚疼冷”,勾画了淡豆豉所治病证的基本轮廓。唐代,《药性论》补充其治“血痢”、“疮”等临床新用。并称“熬末能止汗”。《日华子本草》谓其为“治中毒药”。明代,《本草蒙筌》认为本品可“安胎孕”。《本草纲目》载其能“下气调中,治伤寒温毒发癍呕逆”。清代,对淡豆豉的功效概括渐集中在解表散邪除烦方面,如《本草备要》批曰:“宣,解表除烦'《本草求真》批曰:“升散膈上热邪。”现代临床对淡豆豉应用也多停留在此水平,新研究及临床新用不多。

【性能】苦、辛,微寒。主归肺、胃经。

【功效】解表,除烦。

【应用】

一、表证

本品可宣散表邪,《名医别录》即谓可治“伤寒头痛寒热”。如《肘后备急方》葱豉汤,以葱白与豉煎服,治伤寒恶寒发热,无汗,头痛。或以葱汤煮米粥,入盐豉食之,取汗。《濒湖集简方》亦以葱白一握,淡豆豉半合,泡汤服之,取汗,治感冒风寒初起。若外感风寒而表邪闭郁甚者,《类证活人书》葱豉汤,于葱豉的基础上,再加麻黄、葛根以解表发汗。现代有人在《肘后备急方》葱豉汤的基础上加荆芥、防风、羌活、黄芩等,名荆防葱豉汤(《中国当代中医秘验方临证备要》),治外感风寒恶寒发热而兼里热者。若属风热表证,淡豆豉又可与疏散风热之解表药同用。如《通俗伤寒论》葱豉桔梗汤,以葱豉与薄荷、连翘、桔梗等同用,治风温初起,身热而微恶风寒,头痛,咳嗽咽痛等。《喉痧证治概要》解肌透痧汤,还以本品与荆芥穗、蝉蜕、牛蒡子、葛根等配伍,治痧麻初起,恶寒发热,咽喉肿痛等症。方中淡豆豉既可解表,又以宣散之性助荆芥、蝉蜕诸药透疹。

二、邪气内郁证

淡豆豉具辛散之性,能宣散闭郁于体内之邪,可用治邪气内郁之证。如《伤寒论》梔豉汤,以本品与栀子同用,治热郁胸中,虚烦不得眠,心中懊恼。方中淡豆豉既可宣散郁热,除烦,又以调中护胃之能制栀子之苦寒。《幼科类萃》黑膏,以本品与生地黄、雄黄、麝香、猪膏制膏服,治小儿温毒发斑。《医宗金鉴》加味升麻葛根汤,以本品与升麻、葛根、防风等配伍水煎服,治疸方出而身痒者。

三、制剂时为糊丸赋形剂

糊丸是传统中药剂型,是药材细粉用米糊或面糊为赋形剂制成的小丸,糊丸干燥后质较坚硬,在胃内崩解迟缓,可使药物缓缓释放,延长药效又能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汤液本草》曰:“其丸……稠面糊,取其迟化。”淡豆豉细末有米糊或面糊类似之作用,常与毒剧药为糊丸,既能赋形为丸,又可稀释毒药。如《普济本事方》紫金丹,以豆豉10份,砒石1份,为丸如麻子大,每服15丸,小儿酌减,冷清茶水调下,治寒痰喘哮,日久不愈者。《普济方》淡豆豉丸,以淡豆豉10粒,巴豆1粒(略去油),上药研勻如泥为丸如粟米大,每服10丸,生姜汤送下,治小儿面色萎黄,不进饮食,腹胀如鼓,或青筋显露,日渐羸瘦。

此外,古人尚有以本品治“疮”、“血痢”者。如《千金要方》以香豉与水和,熟捣成泥,外敷并以艾烈其上灸之,治发背痈肿。《证类本草》引《葛氏方》以本品熬令焦,以水淋汁服,治赤白痢。《博济方》乌犀丸,以本品与大蒜等份共杵,令和匀服,治肠毒下血不止,用治之患血痢者。

【用法用量】10~15g。外用适量。

【按语】

淡豆豉的制法与药性寒温的讨论

豆豉制法有多种,如《本草经集注》载康伯法:“先以醋酒溲蒸暴燥,以麻油和,又蒸暴之,凡三过,乃末椒、干姜屑合和”,如此豆豉,药性当偏温性。《本草拾遗》载“蒲州豉味咸,……作法与诸豉不同,其味烈。陕州又有豉汁,经年不败,大除烦热,入药并不如今之豉心,为其无盐故也。”《本草纲目》载造淡豉法及造咸豉法。今之制豉,其法有二。

1. 夏季将黑大豆洗净蒸熟摊席上,用桑叶、鲜青蒿盖面,使发酵成黄色后取出,去桑叶、青蒿,拌以清水,放瓮内,封置露天晒三周,取出晒干供药用。此法使用较为普遍。

2. 50kg黑大豆,用苏叶、麻黄各2kg的比例,水浸药,将黑豆入药汁中煮透,待药汁煮干,倒于竹匾内,晒至成干后,装入大坛内,封口,夏季三天,待其充分发酵,取出晒至将千,再行蒸透,然后晒干收存。

由于加工时所用辅料不同,淡豆豉药性亦异,用麻黄、紫苏等同制者,药性偏于辛温,更适用于外感风寒之证。用桑叶、青蒿等同制者,药性偏于寒凉,更适用于外感风热等热证。

现时除上述两种加工方法外,尚有以其他药物如辣蓼、佩兰、苏叶、藿香、麻黄、青蒿、羌活、柴胡、白芷、川芎、葛根、赤芍、桔梗、甘草等,或煎取药汁,用以煮豆,或将药物研成粉末同煮熟的大豆拌和,然后闷置发酵等加工方法。功用大同小异,仍以解表宣散郁邪为要。

【现代研究】

一、 化学成分

本品主要含异黄酮类成分,如大豆苷、黄豆苷、大豆素、黄豆素等还含维生素、淡豆豉多糖、微量元素等。

二、 药理作用

淡豆豉水提物、提物均有降低甘油三酯、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保护血管内皮损伤,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其乙醇提取物有降血糖作用,其异黄酮能改善胰岛素抵抗。本品还有抗骨质疏松、抗心肌缺血、抗肿瘤及抗氧化等作用。

大豆黄卷(《神农本草经》)

为科植物大豆的种子(黑大豆)发芽后晒干而成。本品入药历史悠久,《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中品,谓其“主湿痹,筋挛,膝痛。”陶弘景《名医别录》又谓主治“五脏不足,胃气结积,益气止痛,去黑釺,润肌肤皮毛。”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较准确地表述其功用,谓“除胃中积热,消水病胀满。”现代《中药志》将其功用归纳为“发表利湿,治湿热内蕴,汗少,小便不利。”其性味甘,平。主归脾、胃、肺经。功能解表祛暑,清热利湿。用于水湿停蓄所致的水肿,小便不利证可与猪苓、泽泻、赤小豆同用。若治全身肿满,如《圣济总录》大豆散,醋炒豆卷,炒大黄等份为末,用葱、橘皮汤送服。用于湿温初起,可与扁豆花、金银花、连翘等同用。用于湿痹,可配伍薏苡仁、防己、木瓜等。用法用量10~20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