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谷精草

 昼三夜二205 2018-09-13

(《开宝本草》)

为谷精草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谷精草带花莲的头状花序。多为野生。8~9月采收。主产于安徽、江苏、浙江、广东、江西、湖南、湖北、贵州、云南、陕西、台湾等地。以株大而紧、灰白色、花茎短、黄绿色、无根、叶及杂质者为佳。去除杂泥,晒干,生用,或烧存性,研末,外用。

【历史】本品生于水稻田中,得谷田之余气,故名谷精草。又因头状花序半球形,直径较小色白,花茎簇生,花开时似繁星,而有戴星草(《开宝本草》),流星草(《本草纲目》),移星草(《现代实用中药》),天星草(《南京市药物志》)之称。

《开宝本草》首录本品,谓之能“疗喉痹,齿风痛及诸疮疥。”《本草纲目》在此基础上加以发展,云“治头风痛,目盲翳膜,痘后生翳,止血。”

【性能】辛、甘,凉。主归肝、胃经。

【功效】疏风散热,明目退翳。

【应用】

一、 目生翳障

“谷精体轻性浮,……明目退翳之功,似在菊花之上也,(《本草纲目》)。宜于目生翳障之证,如《普济方》引《德生堂方》羊肝散,即以本品配菊花、木贼、黄连、甘草、羊肝,治疗“翳膜攀睛,赤烂肿痛”。《审视瑶函》谷精草汤,以本品配白芍、荆芥穗、牛蒡子、龙胆草等,治疗“热蕴肝胆,目生翳障”。《本草纲目》则以谷精草与防风同用。《摄生众妙方》以谷精草配生蛤粉、黑豆皮、白芍、猪肝,用于“小儿痘疹眼中生翳”。再如《阎氏小儿方论》地黄散,以本品与生地、熟地、当归、大黄等同用,治疗“小儿心肝壅热,致生混睛障,目赤肿痛,赤筋,白膜遮睛,渐失明”之证。《福建民间草药》报道,用谷精草30〜60g,鸭肝1~2具(如无鸭肝用白豆腐),酌加开水烛1小时,饭后服,每日1次,治疗风热目翳有效。

二、 小儿雀盲

谷精草味甘功补,入肝、胃经,既可用于肝虚目暗,夜视不清之雀盲证,又可用于脾胃不足,后天失养,小儿推积兼见雀盲者。如《眼科金镜》还明散,即以本品与夜明砂、晚蚕砂、蛤粉同用,治疗小儿雀盲。《卫生家宝方》以本品与羯羊肝同用,治疗“小儿雀目至夜忽不见物”。《儒门事亲》煮肝散,以本品配蛤粉、夜明砂同用,治疗小儿疳积,并见雀盲者。《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一部疳积散,以本品与石燕、石决明、使君子、鸡内金、威灵仙、茯苓同用,治疗小儿疳积,面黄肌瘦,腹部膨胀,消化不良,目翳夜盲之证。

三、 头面诸疾

本品“专行上焦直达巅顶,能疏散头部风热,治目疾头风,……亦以轻清之性,善于外达也。”(《本草正义》),宜于头痛、齿痛、鼻衄等头面诸疾,如《圣济总录》谷精草散,即以本品与铜绿、硝石共研为末,吹鼻,治疗“脑风头痛”。《姚僧坦集验方》以本品与白面调勻贴患处,治疗“偏正头痛”。《太平圣惠方》谷精草散,以本品与白矾灰、蟾酥、麝香共研为散,敷于患处,治疗“牙齿风疳、齿断宣露”。《太平圣惠方》单用本品为末,热面汤送服,治疗“鼻衄,终日不止,心神烦闷”。

【用法用量】6~15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本品药性较平和,无明显副作用,但《得配本草》曰:“血虚病目者禁用”,仅供参考。

【现代研究】

一、 化学成分

本品主要含谷精草素。

二、 药理作用

谷精草煎剂对铜绿假单胞菌有强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大肠埃希菌亦有抑制作用。水浸剂对皮肤真菌、铁镑色小孢子菌、奥杜盎小孢子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三、 临床新用

1. 治疗花斑癣   复方谷精草(谷精草、茵陈、石决明、桑枝、白菊花各36g,木瓜、桑叶、青皮各45g)熬水制成50%的水煎剂,每日外涂1~2次,每周沐浴1~2次,14天为1疗程。治愈花斑癣50例[光明中医,2008,7:966]。

2. 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   谷精草汤(谷精草、生石膏、全蝎、石决明各15g,地龙、生甘草各6g)水煎服,每日1剂,2周为一疗程,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60例,有效率为98.3%[光明中医,2010,12:76-78]。

3. 真菌性角膜溃疡   三花四草汤(谷精草、密蒙花、鱼腥草、金银花、菊花、草决明、紫草等)水煎服,分两次服,每日1剂[河南中医,2008,28(7):77-7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