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火麻仁

 昼三夜二205 2018-09-13

火麻仁(《神农本草经》)

 

为桑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大麻的成熟种子。均为栽培。主产于山东、河北、黑龙江等地。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及果皮,晒干。药材性状气微,味淡。以净仁、色白、籽粒饱满者为佳。其炮制品名有炒火麻仁。

【历史】火麻仁,因药用大麻之种仁而得名。原名麻子(《神农本草经》)。又名麻子仁(《伤寒论》)、麻仁(《肘后备急方》)、大麻子(《本草经集注》)、大麻仁(《药性论》)、火麻(《日用本草》)、冬麻子(《食医心镜》)、大麻、黄麻(《本草纲目》)、火麻子(《本草新编》)等。

本品入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于上品。云“补中益气”。《名医别录》云“逐水利小便,破积血,复血脉乳妇产后余疾,长发,可为沐药”。早期火麻仁的功效可概括为补气、利水、活血等,历代本草在传承的基础上又不断发挥,使之更加充实和完善。如《药品化义》云:“麻仁能润肠,体润能去燥,专利大肠气结便闭。凡老年血液枯燥,产后气血不顺,病后元气未复,或禀弱不能运行皆治。”至此,火麻仁“润燥滑肠”(《本草备要》)功效深得后世认'同,成为现代临床应用的重要内容。

【性能】甘,平。归脾、大肠经。

【功效】润肠通便,利水,活血祛瘀。

【应用】

一、肠燥便秘

本品甘平,质润多脂,功能润肠通便,“凡燥结者,可借之润肠”(《本草新编》)。适用于多种便秘证,尤以老人、产妇及体弱津液不足所致之便秘最为适宜。如《伤寒论》麻子仁丸,以之与大黄、厚朴、枳实等同用,治肠胃燥热,脾约便秘之证。《卫生易简方》以之与芝麻、桃仁、荆芥穗共为末,入盐少许,煎代茶饮,以利为度,治大便秘涩不通。《济阴纲目》麻仁丸以之与枳壳、人参、大黄共为末,炼蜜为丸服,治产后去血过多,津液枯竭,不能转送,大便闭涩。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润肠丸,以之与桃仁、羌活、当归、大黄为伍,治风热肠燥及血虚有热之便秘。

临床报道,用麻仁软胶囊(火麻仁、苦杏仁、炒枳实、姜制厚朴、炒白芍。每粒0.6g)治疗多种便秘均具有较好疗效。如用每次4粒,每天2次,饭前温服,15天为1疗程治疗慢性便秘60例。结果显效41例,有效1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67%[中国社区医师201113(10)210]。用每次2粒,每天1次,治疗脑出血术后便秘50例。结果痊愈14例,显效15例,有效1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口服液体石蜡),差异显著(p<0.01)[中国伤残医学,201220(2)61]。用每次2粒,每天2次,4周为1疗程。治疗老年人功能性便秘23例,结果:患者的腹痛症状、腹胀频率、大便性状、排便异常均获得明显改善,疗效明显优于果导片对照组(P均<0.01)[中华全科医学,2011,9(8)1251]。

二、水肿、淋证

本品甘平性滑,能“利小便”(《名医别录》),“通小便湿热”(《本草正》)。诚如《本草经疏》云,麻子“逐水利小便者,滑利下行,引水气从小便而出也”,适用于水湿内停诸证。如《食医心镜》以麻子汁煮作稀粥,空心食之。治风水腹大,胳腰重痛,不可转动或脚气浮肿,心腹胀满,大小便不通。《安老怀幼书》取麻子汁,和鱼、米煮作粥,空心食,日二服。治老人水气肿满,身体疼痛不能食。《肘后备急方》单用本品煮取汁饮,治大渴,日饮数斗,小便赤涩。《普济方》以本品与冬葵子、米、葱白煮粥食,治小便淋涩疼痛。

三、瘀血证

本品能“破积血,复血脉”(《名医别录》),“去瘀血生新血”(《分类草药性》),可用于多种瘀血证。如《普济方》以之与桃仁为伍,治月经不通。《太平圣惠方》单用本品煎服,治产后瘀血不尽。《本经逢原》用陈黄麻烧灰,酒服方寸匕,散内伤瘀血。临床以本品锻炭兑黄酒服,治一切跌打损伤有良效[四川中医,1988(7)45]。

此外,本品外用可治多种疾病。如《卫生易简方》以本品熬黑,压油敷头,可促使头发生长,治发落不生。《太平圣惠方》以本品与花胭脂共研末,满耳塞药,治婷耳脓水不止。《四川中药志》以本品与黄柏、栀子共研末,调猪脂涂,治烫火伤。

【用法用置】10~15g打碎入煎。外用适量。

【按语】

一、关于火麻仁“入药部位”的讨论

关于火麻仁的基原植物古今认识趋同,均为桑科大麻属植物大麻而早期文献中对本品的药用部位并未作严格区分,麻費、麻子、麻子仁三者相互混用。

1. 麻䔈  《神农本草经》首记麻䔈之名,但对原植物未作详细描述。《名医别录》载“此麻上花勃勃者”,当指麻花。《本草经集注》载“麻䔈即牡麻,牡麻则无实”,当为雄株大麻。《新修本草》谓“䔈即麻实,非花也”,当为大麻的果实。《救荒本草》载“牡麻雌者为苴麻,花日麻䔈”,当为雌麻的花。《本草纲目》认为,麻䔈“此当是麻子连壳者”,即为连壳麻子。纵观诸家所论,著名本草学家尚志钧等认为,麻䔈是雌麻的花,应是大麻科植物大麻雌株的花或花序,也可能包括幼嫩的果实或果序。至于《本草经集注》称麻費为大麻雄株,《新修本草》和《本草纲目》释麻黃为麻子都是不妥的[江西中医药,199223(5)40]。

2. 麻子与麻仁   麻子与麻仁是有区别的,不能混为一谈。研究认为,经加工脱壳后的大麻果实称麻仁(大麻仁、火麻仁),连壳果实称麻子(大麻子、火麻子)[江西中医药,199223(5)40]。《本草纲目》指出:“大麻壳有毒而仁无毒也”,故古今临床多用“麻仁”而不用“麻子”。如《伤寒论》麻子仁丸明确提出用“麻子仁”。《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在火麻仁【炮制】项中强调要“除去杂质及果皮”。

综上可见,麻䔈是大麻雌株的花或花序(包括幼嫩的果实或果序),麻子是大麻连壳果实,麻仁是大麻去壳后的果仁。后者为古今临床所常用之品。

二、关于火麻仁“毒性”的讨论

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曾有误食火麻仁中毒14例[中华内科杂志,196412(12)1147]、332例[中国预防医学杂志,19782(12)70]和122例[山西医药杂志,19786)33]的报道。从此,关于火麻仁的毒性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并进行了大量研究。

1. 火麻仁与毒性   研究表明:大麻酚类化合物是大麻主要成瘾性成分和毒性成分。主要存在于大麻的叶、茎和根中,种子中含量很低。果实中的酚类化合物主要存在于果皮中,主要有大麻酚、大麻二酿、四氣大麻酌等[JournalofChromα-tographyA2000872(3)101]。大麻果皮中含有四氢大麻酚,质量分数为17.5jjLg/g,但种仁中不含有四氢大麻酚[中国药房,200819(3)201]。说明大麻连壳果实有毒(含有大麻酚类化合物),而去壳取仁使用是安全的。

2. 火麻仁油与毒性   广西巴马县是我国长寿之乡,百岁长寿率为30.8/百万。据调查,百岁老人的心血管疾病、老年性便秘发病率极低,长寿之秘与其常年食用火麻仁油的生活习惯有密切关系[广西医学,199315(1)17]。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火麻仁油对雌雄性大、小鼠经口 均大于21.5g/kg属无毒类。3项致突变实验均未显示出致突变性,大鼠90天喂养实验各项结果均未见明显毒性。此外,经90天喂养,每10g/kg组雌、雄大鼠血清SOD、GSH-Px水平提高,MDA水平降低,与大豆油组和普通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火麻仁油为无毒物,未显示有遗传毒性作用及亚慢性毒性[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820(5)388]。火麻仁油各剂量均能显著延长家蚕幼虫生长期,提髙家蚕对饥饿的耐受能力,显著延长雄性家蚕全生存期;火麻仁油高剂量能延长雌性家蚕全生存期。提示火麻仁油不仅安全,而且具有一定的延缓衰老作用[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2):79]。

3. 火麻仁蛋白与毒性  毒理学实验结果表明,火麻仁蛋白经口LD50大于10g/kg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和小鼠精子畸形实验结果阴性90天喂养实验中体重增加和食物利用率、血液学指标值无异常,生化指标值在正常值范围内,未见大鼠器官组织病理学改变。在本研究中,未见受试物具有毒性作用[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717(12):2185]。

以上研究结果显示,大麻酸类化合物是有毒的,但在火麻仁中含量甚微或不含大麻酚类化合物。因此,在常规剂量下使用火麻仁是安全无毒的。古本草如《神农本草经》、《汤液本草》、《本草经疏》、《本草蒙筌》等均明确记载本品“无毒”。现行《中药学》教材和《中国药典》均无火麻仁有毒的记载。而且,《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卫法监发[2002]51号)将火麻仁列入“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之中,进而说明火麻仁是一味药性平和,安全无毒,药食两用之品。

【现代研究】

一、 化学成分

本品主含脂肪油27.04%~37.67%[时珍国医国药,2010217)1617]。其中,亚油酸31%~37%、《-亚麻酸8%~10%[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3)83]。另含木脂素酰胺类、甾体类、大麻酚类、黄酮和苷类、生物碱、挥发油、蛋白质和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

二、 药理作用

火麻仁中的脂肪油能刺激肠黏膜,使分泌增多蠕动加快,减少大肠吸收水分,具有泻下作用。火麻仁醇提物有镇痛、抗炎、抗血栓形成、降压作用,火麻仁蛋白能增强小鼠的抗疲劳能力和免疫调节作用火麻仁油能抗氧化、延缓衰老、降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

三、临床新用

1. 治疗麻痹性肠梗阻   用皂角刺50g火麻仁15g蜂蜜200g先将皂角刺、火麻仁水煎约200ml然后与蜂蜜冲服,1次服完。治疗麻痹性肠梗阻15例,全部治愈,一般服药后2~3小时可听到肠鸣音响,4~6小时即可排气排便[四川中医,1989,(7):29]。

2. 治疗慢性咽炎   用火麻仁50g,加水300ml,浸泡60分钟,文火煎取150ml,复煎加水150ml煮沸后20分钟取汁2次煎液相兑,早晚分服,每天1剂。以每天软便2~3次为度,不必尽剂。治疗慢性咽炎30余例,疗效确切[新中医,200234(1)29]。

3. 治疗神经性皮炎   用火麻仁馏油,每日早晚两次外涂皮损处,7天为1疗程。治疗神经性皮炎116例。结果治愈58例,显效33例,进步15例,无效10例,总显效率为78.5%。与氟轻松霜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临床皮肤科杂志,1997,(1)28]。

4. 治疗慢性湿疹   用火麻仁馏油外涂治疗慢性湿疹116例,治愈58例,占50%显效26例,占22.4%有效28例,占24.1%无效4例,占3.5%总显效84例,总显效率为72.4%[锦州医学院学报,1990,11(1)24]。

5. 用于催产引产   山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将大麻子剥去皮,捣碎成泥状,敷白布上,贴于产妇脚心处,则可引起宫缩产后将大麻子立即取下。用量为每只脚各用三钱至一两。一般在敷贴后10~30分钟均可引起规律的宫缩。共观察8例,其中因继发性子宫乏力催产者共5例,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催产、引产者2例,胎盘前置、产后大除血催产者1例。均收到满意的效果[山西医药杂志,1959(1):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