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芦荟

 昼三夜二205 2018-09-13

芦荟(《药性论》)

 

为百合科多年生常绿肉质植物库拉索芦荟叶的汁液浓缩干燥品。原主产于非洲北部地区,南美洲的西印度群岛,我国云南、广东、广西等地有栽培,习称“老芦荟”。全年可采,割取植物的叶片,收集流出的液质,置锅内熬成稠膏,倾人容器,冷却凝固,即得。药材性状本品有特殊臭气,味极苦。以色黑绿,质脆,有光泽,苦味浓者为佳。

【历史】《药性论》名“卢会”。“卢”为黑色之意(《释名》);“会,合也”(《说文解字》),即为汇聚、集合之意。因本品汇聚其汁液,干燥凝固后呈黑色而得名。又名讷会、象胆(《本草拾遗》)、奴会(《开宝本草》)、芦荟(《本草蒙筌》)等。

芦荟的本草记载始见于唐代甄权所著的《药性论》。书云:“杀小儿疳鱿,主吹鼻,杀脑疳,除鼻痒。”《开宝本草》云:“主热风烦闷,胸膈间热气,明目镇心,小儿癫痫惊风,疗五疮,杀三虫及痔病疮瘘,解巴豆毒。”《本草经疏》称之“为除热杀虫之要药”,所治诸证皆未出其右。《本草汇言》称之为“凉肝杀虫之药也。凡属肝脏为病,有热者,用之必无疑也。”由斯可见芦荟清热凉肝,杀虫疗疳之功用为诸家本草所认同。《要药分剂》指出:“近世以芦荟为更衣药”。说明芦荟泻下通便功效的认定始于清代。

【性能】苦,寒。归肝、胃、大肠经。

【功效】泻下通便,清肝泻火,杀虫疗疳。

【应用】

一、热结便秘

本品苦寒降泄,有较强的泻下通便,清热泻火之功。适用于热结便秘。因其长于清泻心肝之火,尤宜于热结便秘,兼心肝火盛,烦躁失眠者。常与朱砂同用,如更衣丸(《本草疏经》)。治疗肝胃火盛,胁腹胀痛,大便闭结者,常与当归、大黄、龙胆草等配伍,如当归龙荟丸(《医略六书》)。

二、肝经热盛,惊风抽搐

本品性味至大苦大寒清热泻火力强,尤善清泻肝经实火适用于肝经火盛而便秘溲赤、头晕头痛、烦躁易怒,甚则惊痫抽搐、谵语发狂等证。常以本品配当归、龙胆草、大黄等药物,以增强清泻肝火、攻下导滞之功,如当归龙荟丸(《丹溪心法》)。用于小儿心肝有热,内风挟痰之急慢惊风,常配伍胆南星、天竺黄、僵蚕等清热化痰药物,如黑龙丸(《丹溪心法》)。

三、虫证,小儿疳积

本品苦寒,能驱杀肠道内多种寄生虫,又兼泻下之功,故常用于各种虫证。如治蛲虫,常与槟榔、使君子等药同用。临床报道,治小儿胆道蛔虫,与槟榔、柴胡、川楝子等同用,治疗21例,用药2剂,全部治愈,且均在1小时内不再出现阵发性腹痛(江西中医药,1995(增刊):90)。

因其杀虫及泻肠胃积滞之功,又多用于因虫积日久所致脾胃不健,腹大青筋暴露、面色萎黄、形瘦体弱的小儿疳积之证。常与驱虫药同用,如《儒门事亲》治小儿脾疳方,配伍使君子,等份为末,米饮调服或与人参、白术等益气健脾药配伍,如肥儿丸(《医宗金鉴》)。又如《医统》大芦荟丸,本品与黄连、胡黄连、槟榔等同用,治诸疳。《卫生总微》芦荟丸,本品与木香、胡黄连、槟榔等同用,治五疳羸瘦,虫咬腹痛,肚大青筋,一切疳疾。

【用法用量】入丸、散服2~5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本品苦寒,脾胃虚弱,食少便溏及孕妇慎用。

【按语】

一、关于鲜芦荟美容作用的讨论

传统的芦荟药材用的是芦荟汁液浓缩的干燥物。而近年来多以新鲜的芦荟汁入药,研究表明,新鲜芦荟中所含的凝胶是其美容作用的主要物质,凝胶中99%~99.5%是pH为4~5的天然水分,其余固体成分主要为糖类、蛋白质、氨基酸、纤维素等。

药理实验证明,新鲜芦荟具有多重美容作用。①防晒作用。芦荟中所含的天冬氨酸和丝氨酸有利于皮肤代谢,可以有效地阻止阳光中长波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与氧化,促使表皮细胞的还原,从而提高皮肤对紫外线的抗辐射能力。②美白作用。芦荟能够抑制黑色素形成的关键酶酪氨酸酶的活性,从而发挥美白作用。③延缓皮肤衰老。芦荟中所含的芦荟苷及多种维生素具有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由此延缓皮肤衰老。④保湿作用。芦荟中含有多种氨基酸和复合多糖,构成了天然保湿因子,能够补充皮肤中损失的水分,恢复胶原蛋白功能,保持皮肤光滑、柔润和富有光泽。此外,芦荟还具有调节水油平衡、清洁皮肤等作用[中国中西医皮肤性病学杂志,20076(2)131]。

由于芦荟的天然美容作用,使得芦荟在美容方面格外得到重视而被开发成多种美容产品。目前临床亦常将其用治黄褐斑、痤疮等。如治痤疮用芦荟美容膏(普通膏剂化妆品加入芦荟天然叶汁,浓度为5%~7%)按一般化妆品用法涂搽,轻者每日1次,中度者每日早晚各1次,治疗140例。结果显效82例,有效54例,无效4例[辽宁中医杂志,1987,11(9)27]。用玫芦消痤膏(芦荟、玫瑰)治疗寻常型痤疮,每晚外用1次。结果治疗组50例患者,痊愈20例,显效18例,好转10例,无效2例,有效率76%[海峡药学200315(5)104]。用治黄褐斑,以芦荟等药(人参、芦荟、珍珠末、丹参、桃仁、红花、白芷、白芍等)制成雪花膏外搽,治疗58例,配合穴位按摩。结果治愈28例,好转26例,无效4例,总效率93.1%[四川中医200220(1)67]。因此,实验研究和临床实践均证明,以新鲜芦荟用作美容药物,具有良好的前景。

二、关于芦荟外用功效的讨论

芦荟外用在多种皮肤病和外科病治疗中均有较好疗效,且愈来愈受到广大患者的认可。但是在历版《中药学》教材和《中国药典》中均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将其淡化或边缘化。大量的实验研究和临床报道证实,芦荟(尤其是新鲜芦荟)是一味使用简、廉、验、便的外用药。

1. 杀虫止痒   本品外用有杀虫止痒之功,可用于湿疹、湿痒、顽癣等多种瘙痒性疾患。如《本草图经》谓能“治湿痒,搔之有黄汁者”;《本经逢原》谓其“治头项顽癣甚效”。《传信方集释》治湿疮,以芦荟粉外敷患处,或配甘草末同用。《医学入门》治诸癣,以之与巴豆、白蜡、蓖麻子等合用,以麻油为膏外涂。《药奁启秘》荟黄二仁丸用治梅毒下疳,以之与牛黄、雄黄、轻粉同用,治梅毒f疳。

当代名医赵炳南常以本品配伍黄芩、黄连、黄柏等清热燥湿药,治疗各种急性湿疹、婴儿湿疹、接触性皮炎,效果良好(《赵炳南临床经验集》)。临床报道用芦荟等制成中药消银擦剂(含芦荟、苦参、蛇床子、黄柏、当归、秦皮、艾叶、硫黄),治疗银屑病62例。方法外擦患处,1日1次8周为1疗程。结果痊愈22例,好转30例,无效10例治愈率35%,有效率84%[长治医学院学报,200418(2)138]。

2. 解毒疗疮   药理研究表明,鲜芦荟汁的提取物具有抗菌、杀菌的作用,其作用与抗生素的功能相同,并且能清除细菌感染时释放出来的有毒代谢物及细菌被杀死后菌体留下的内毒素这是抗生素所不具备的作用[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7(1)90-93]鲜芦荟中所含的蒽醌类化合物是其抗菌、杀菌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且其抗菌作用与蒽醌类化合物的含量成正比[食品研究与开发200728(7)61]鲜芦荟汁对由炎症引起的继发炎症疼痛有一定的镇痛作用[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526(4):35]。

临床报道,用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冷湿敷患处10~15分钟擦干后,将新鲜芦荟肉质部分敷于皮肤红肿处,用绷带或胶布固定,外敷范围超过病变四周3~5cm敷上后5小时换1次,每日2次即可。病变范围较大并伴有畏寒、发热的患者,夜间可以加敷1次,并加以对症治疗,治疗丹毒52例。结果症状、体征在3~4天内消失者34例,在4~5天内减轻者18例,全部有效治疗时间较传统抗生素治疗组明显缩短[中外医学研究,2011,9(32)137]。以鲜芦荟汁外涂,每日3~4次配合抗生素内服治疗疖肿38例,用药1天局部红肿或硬结消退者24例,2天消退者12例,3天消退者2例,无并发症疗效明显优于用红霉素外涂配合抗生素治疗的对照组[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1999(41):332]。

3. 敛疮生肌   药理实验表明,芦荟中的芦荟素A有消炎及免疫促进活性,其致有丝分裂活性可促进白细胞增殖,从而促进坏死细胞脱落,利于创口的愈合[甘肃中医,200518(1)45]芦荟中的多糖可能通过影响表皮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来调控表皮细胞的增殖,抗炎促进皮肤伤口愈合芦荟凝胶可以通过刺激胶原的活动度增强创伤皮肤表面胶原蛋白的合成并提高创伤的愈合[中国中药杂志200530(24)1944]芦荟胶能提高创面肉芽组织中透明质酸和硫酸软骨素P的含量,促进基质GAGS合成,修复创面[黑龙江医学,200731(10)787]等。

临床报道,用芦荟胶直接涂于口疮创面,每日3~5次,治疗复发性口疮53例,涂药4~5天愈合者48例(显效),涂药6天愈合者4例,显效率为91%[广东牙病防治,19975(1)56)]。用芦荟擦剂(薄荷脑、樟脑适量,用甘油混匀,兑入芦荟乙醇浸出液75ml制成100ml装入棕色瓶内),涂擦患处,每日3次治疗糖尿病烫伤患者40例,结果有效35例,无效5例,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护理学杂志200924(12)37]直接以鲜芦荟肉质叶片或鲜芦荟叶片捣烂取汁涂于烧伤患处,每15~30分钟换药1次直到疼痛减轻,以后每日换药2~3次,治疗轻度烧伤45例,结果:治疗10天后痊愈32例(71%),显效10例(22%),有效3例(7%)总有效率100%且无不良反应。

【现代研究】

一、 化学成分

芦荟主要含羟基蒽酿苷类衍生物芦荟苷、异芦荟苷、β-芦荟苷、芦荟-大黄素以及多糖类物质如芦荟糖苷A、B、后莫那特芦荟苷等。

二、 药理作用

芦荟中所含的蒽酿衍生物具有刺激性泻下作用,主要作用于大肠。芦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及多种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此外,芦荟还具有抗胃溃疡、保肝、提高免疫力、抗炎作用以及美容、抗衰老、促进伤口愈合、抗紫外线、镇痛、抗癌、降糖、降血脂等作用。

三、 临床新用

1. 治疗外伤和小动脉血管破裂出血   芦荟外用治疗各种出血患者201例,其中治鼻衂、齿舰103例,外伤36例,痦疮13例,其他出血49例,用消毒棉或油纱布蘸芦荟粉填堵或压迫出血处;出血较缓者,用芦荟粉5~10g撒敷出血处鼻衄间断出血、量少者将药粉3~6g加温开水10~20ml搅化,滴鼻腔内1~2滴,1日3~5次。用撒敷法和填堵法治疗156例,均1次止血滴鼻法治疗45例,1日止血者37例,2日止血者8例[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9(2):18]。

2. 预防和治疗放射性皮炎   用新鲜芦荅汁每日早晚于放疗后涂于放射野皮肤上,防治放射性皮炎50例,90%以上患者出现无症状性大片干性脱皮,5天左右全部脱去,新生皮肤光滑,色素沉着明显减轻,其新生皮肤光滑度及色素沉着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99(1)48]。或用新鲜芦荟汁涂于放射性皮炎处,每日3~4次治愈率为94.4%。其缓解疼痛、减少渗出和痂皮脱落时间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江西中医药,2011,42(3)32]。

3. 治疗静脉炎   用鲜芦荟直接外敷治疗小儿机械性静脉炎48例,结果痊愈39例,显效6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100%[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8)3966-3967]。治疗化疗性静脉炎,将新鲜芦荟洗净切开,局部皮肤消毒后直接涂敷于患处,每日2~5次,连用3天。同时在患者输液前及输液后30分钟辅以紫外线照射。结果观察组60例患者,治愈48例,显效11例,有效1例,治愈率80%[护理研究,200812(8)2134]。

4. 治疗臁疮   用臁疮膏(磺胺嘧啶银、芦荟胶、黄芪、当归)治疗因深静脉回流障碍而引起的臁疮48例,结果痊愈妁例,有效1例,总有效率97.9%[中医外治杂志200514(3)29]。用黄芦膏(生大黄20g、丹参10g、黄柏20g、生黄苗20g、当归10g、金银花20g、鲜芦荟适量)外涂治疗糖尿病足溃疡31例,每日1次外用。结果痊愈28例,好转2例,无效1例,治愈率90.3%[中医外治杂志200312(3)7]。

5. 治疗急性乳腺炎   用鲜芦荟去刺、捣烂,用鸡蛋清调成膏状,敷于患处,每8小时换药1次,并配合有效抗生素,治疗急性乳腺炎初期100例,结果1天治愈者24例2天治愈者27例3天治愈者39例,总治愈率100%[黑龙江中医药2000,(4)37]。

6. 治疗脱发   用芦荟洗液外擦治疗脂溢性皮炎、脂溢性脱发100例,1疗程3个月,总有效率为93%[中医药学报,199725(4)34]。

7. 治疗慢性肝炎   用芦荟注射液,每日肌注4ml(1ml注射液含芦荟生药0.1g)连续使用2个月,治疗慢性肝炎43例结果在有完整资料的38例中,显效17例,有效1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6.8%[中国中药杂志,198914(12)42]。用芦荟胶囊(0.3g)口服,每日2次,若药后腹泻则服1次,配合辨证用药,治疗慢性肝炎锌浊度异常者,有良效,一般用芦荟至10g,即可见锌浊度下降[陕西中医,1985,(4)27]。

8. 治疗胼胝   取适量芦荟叶置鲜童尿或自尿中浸泡1~2小时,取出用清水洗净备用。首次用药,将患部用温水浸洗,使皮肤软化用锋利刀片刮去表面角质层,然后将芦荟切去表皮,把肉质黏性一面贴患处,外用胶布固定再以纱布包扎,每晚睡前换药1次,轻度者连续3~4次,重者6~7次。结果全部治愈。

9.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   取新鲜芦荟叶,剪去叶尖和刺,捣碎榨取药汁,制成芦荟注射液肌注(1ml含生药2g)。每30天为1疗程每两疗程之间间歇1周,第1疗程每日肌注1次,每次2ml从第2疗程开始每日肌注1次,每次4ml。对病变严重者配合服用少量泼尼松。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15例,显效7例,好转6例,无效2例。单用芦荟注射液的3例中2例显效,1例好转。一般在用药1个月后,皮疹开始消退2个月后乏力明显好转3~4个月后乏力消失[第一军医大学学报,1982(1)5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