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面针

 昼三夜二205 2018-09-13

 (《神农本草经》)

为芸香科植物两面针的干燥根。主产于华南各省及台湾、云南等地。全年均可采挖,洗净,晒干。切片或段,生用。药材性状:气微香,味辛辣,麻舌而苦。以切断面光滑,皮部淡棕色,木部淡黄色,质坚硬者为佳。

【历史】本品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名蔓椒、豕椒。又名彘椒(《名医别录》),《本草纲目》谓:“此椒蔓生,气臭如狗彘,故得诸名”。尚有金椒(《图经本草》),入地金牛(《本草求原》),金牛公、两边针(《岭南采药录》),出山虎、入山虎(《陆川本草》)等别称。现代以两面针一名较通用。

《神农本草经》将蔓椒列为下品,谓其:“主风寒湿痹,历节疼,除四肢厥气,膝痛”,对其效用的认识基本是正确的。后世在《神农本草经》的基础上有所发展,除祛风除湿止痛外,《食疗本草》谓其“主贼风挛急”,《本经逢原》又谓其“能通经脉”,《岭南采药录》则补人“理跌打及蛇伤。患牙痛,煎水含漱”,而《陆川本草》则谓本品能“接骨,消肿,止痛,去瘀。治跌打骨折,损伤肿痛,风湿骨痛,心胃气痛,牙痛。并治蛇伤”。较完善地总结了两面针的功用。近代发现了其麻醉作用及毒性,临床应用亦较广泛。

【性能】苦、辛,平;有小毒。归肝、胃经。

【功效】祛风通络,行气止痛,活血散瘀,解毒消肿。

【应用】

一、风湿痹痛

本品苦燥辛散,其性善走,功善祛风通络止痛,为治风湿骨痛、腰腿疼痛之良药。单用或配伍其他祛风湿药用,内服外用皆能奏效。如《陆川本草》治风湿骨痛,即用两面针根皮9g,鸡蛋1只,水煎服。亦可取两面针根30g,泡酒500ml,7天后取酒服,每次5~10ml,1日3次,用于风湿骨痛、跌打劳伤(《云南中草药选》)。又如《全国中草药汇编》治风湿性关节炎、腰肌劳损,用两面针9g,鸡骨香15g,了哥王根皮6g,制成醇剂外搽患处。《中国药物大全》(中药卷)之双龙风湿跌打膏,则以本品配双眼龙、松节油等制成膏药,外贴患处,以治风湿骨痛、跌打挫伤、瘀积疼痛。尚可制成两面针注射液肌内注射,每次2ml(相当根皮3g),每天1~2次,以治风湿关节肌肉疼痛。

据临床报道:用两面针注射液肌内注射,每次1ml(含有效成分100mg),共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84例,有效率达90%以上。用20%两面针溶液经低频直流感应电治疗机离子导入,每日1次,每次20分钟,10次为1疗程,治疗腰肌劳损患者153例,有效率达90%[吉林中医药,2007,27(1):50]。用此法治疗神经痛、头痛、风湿痛、胃肠绞痛,一般用药5~10分钟即可止痛[解放军180医院.临床资料选编.1972:25]。亦有报道,用两面针注射液肌内注射,每次1ml(含有效成分100mg),治风湿性及类风湿关节炎有效[湖南医药工业研究所中草药资料汇编.1970,1:77]。

二、疼痛证

本品辛行苦泄,善能行气活血、散瘀止痛,为作用部位广泛而效力显著的止痛药。既是用治风湿痹痛及跌打损伤瘀痛之良药,亦为治牙痛、胃痛、腹痛等痛证之佳品。

1. 牙痛  《岭南采药录》谓“患牙痛,煎水含漱”。或取两面针9~15g,煎水服;或研成粉,每服1.5g,冲水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亦可用两面针120g,了哥王30g,加入75%乙醇浸泡,用药棉蘸药液塞入患处(《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或用两面针、水杨梅各1kg,用95%乙醇浸溃制取1000ml,治蛀牙引起的牙痛,用药棉蘸取药液少许,放入蛀牙孔处(《全国中草药汇编》)。均能取得较好的止痛效果。近年用两面针提炼制成的两面针牙膏,对牙痛牙龈出血、牙周炎确有明显疗效。另可用于麻醉止痛,如取两面针根、皮研末。取75%乙醇与甘油按7:3比例配制乙醇甘油溶液,倾倒于两面针粉中,浸过药面,2~3天后过滤,每100ml滤液中加冰片、薄荷脑各4mg。使用时,直接将药液涂布于患牙唇(颊)舌侧牙槽黏膜处,1分钟后即可行患牙拔除术。结果:55例患牙中,有效40例,显效6例,无效9例[中医研究,2002,15(4):457]。

2. 脘腹疼痛   治胃胺疼(胃、十二指肠溃疡),可用两面针、单根木、千金藤各等量,共研细末,每服0.5~1g,儿童酌减,每日3次(《全国中草药汇编》)。

据临床报遣:用两面针、水田七、七叶一枝花、白及,按2:9:3:1的比例配制成细末,每次服15g,每日3次,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一般服药1个月症状消失;亦有用两面针2.4g,古羊藤、乌风根、甘草各9g,香附子6g,乌贼骨12g,共研细末,每次服1g,每日3~4次,治疗上述病症,取得满意疗效。尚有报道,用两面针和七叶莲制成注射液,每次肌内注射2ml(相当于两面针1g,七叶莲2g),治疗胆道蛔虫、溃疡病、肠蛔虫病引起的腹痛亦有较好疗效(《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

两面针注射液是一种良好的止痛药,现代广泛应用于神经痛、风湿骨痛、腰腿疼痛、跌打伤痛及胃肠绞痛等痛证。一般药后3~10分钟即可止痛,药效持续4~8小时。用两面针结晶-8制成两面针镇痛片,用于治疗各类疼痛患者,如牙痛、胃痛、外伤性疼痛、感冒头痛、四肢疼痛等,疗效显著[中草药,1982,(5):48]。民间常用两面针水煎服或研粉冲服,用于治疗头痛、牙痛、发热、支气管炎咳嗽、风湿关节、痈肿、皮炎等[广西药品检验所,1980:173]。

三、毒蛇咬伤

本品用于毒蛇咬伤,既可止痛,又能解毒消肿。内服外用均可。如《福建中草药》治蛇咬伤,即取鲜两面针根30g,水煎服;另用鲜根酒磨汁外敷。或用两面针研末,每次服9g;另取末调米泔水外敷。

此外,尚用于烫火伤、喉痹、对口疮、痈肿等,有解毒消肿止痛之效。可捣敷或研末撒于患处。如治烫伤,用两面针粉撒布患处,在撒粉前,先用两面针煎水外洗(《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治对口疮,用两面针鲜根皮配红糖少许,捣烂外敷(《福建中草药》)。又如《本草求原》治喉闭,水饮不入:人地金牛根,擂烂,用黄糖煮,做成弹子,含化。

据临床报道:取两面针根茎的第2层皮30g研末,加入琥珀末1.5g,调匀,喷于扁桃体表面和咽部;亦可制成片剂含化。每次1g,每日4~6次,治疗急性扁桃体炎、扁桃体周围脓肿、咽旁脓肿患者共28例,经治疗2~6天,全部获愈。一般用药1天,病情即显好转,表现为体温下降,血象复常,症状改善[解放军180医院.临床资料选编.1972:25]。

【用法用量】5~10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煎水洗患处。

【使用注意】服用不能过量。孕妇忌服。忌与酸味食物同服。

服用量过大可引起中毒,出现腹痛、下利;误食其果可引起头晕、眼花、呕吐等中毒症状。另用两面针注射液肌内注射偶可出现过敏反应,表现为全身皮肤发痒发红,脸颊与发际尤甚,轻度烦躁,呼吸稍促,伴恶心呕吐,血压升高。仅服糖水观察,1小时后自然消失。

【按语】

关于发汗行水消肿功效的讨论

《神农本草经》谓本品“煎汤蒸浴,取汗”,陶弘景亦认为“可以蒸病出汗”,李时珍又引《千金要方》日:“通身水肿,用枝叶煎如汁,熬如饧状,每空心服一匙,日三服”。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古代用治风寒湿痹、历节疼痛,除四肢厥气,膝痛,多是采用“煎汤蒸浴,取汗”,使病邪随汗而解;二是说明本品能发汗行水消肿而治通身水肿。这两点现代很少用,有待进一步考察验证。

【现代研究】

一、 化学成分

本品主要含多种生物碱,包括两面针碱、氧化两面针碱、异崖椒定碱、氯化两面针碱、双氢两面针碱、白屈菜红碱、氧化白屈菜红、6-乙氧基白屈菜红碱、6-甲氧基-5,6-双氢白屈菜红碱、6-乙氧基-5,6-双氢白屈菜红碱、7-去甲-6-甲氧基-5,6-双氢白屈菜红碱等。木脂类化合物结晶-8、L-芝麻脂素、L-细辛脂素,左旋丁香树脂酚。还含香豆素类成分、甾醇和2种黄酮类化合物。叶和果实中含挥发油。根皮含生物碱,如光叶花椒碱,氧化两面针碱(光叶花椒碱酮)。

二、 药理作用

两面针中药提取物在抗炎、镇痛、血管系统、解痉、抗癌、抗菌、强心、抗心律失常等方面有较好的作用。本品所含的香叶木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根的水提取物有麻醉作用。两面针中的单体两面针结晶-8有显著的解痉、镇痛作用。离体豚鼠回肠试验,对乙酰基胆碱及氯化钡所致肠肌收缩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两面针碱对各种癌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抗癌机制是抑制DNA的合成。两面针碱对小鼠白血病P388有一定作用;两面针碱的甲基衍化物对小鼠白血病L1210显示更强的作用。对小鼠艾氏腹水癌有抑制作用。对LEWIS肺癌、人体鼻咽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亦有作用。两面针根的醇提取物对溶血性链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氯化两面针碱和6-乙氧基-5,6-双氢白屈菜红碱有明显强心作用,氯化两面针碱还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效果同维拉帕米。两面针的毒性很低,长期使用无毒副作用。

三、临床新用

1. 用于麻醉   两面针具有较强的表面麻醉、局部麻醉作用,可用于一般门诊小手术,如输卵(精)管结扎、扁桃体切除、阑尾切除等,效果稳定,无不良反应[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40]。两面针制剂既可进行表面麻醉,亦可进行局部麻醉。本品制成的表面麻醉剂,用于口腔科手术拔牙,可代替氯乙烷,拔牙108只(84例),无痛98只;龈齿脓肿切开18例,无痛14例[中医临床,1971,(1):36]。如制成0.5%的溶液进行局部麻醉,应用于门诊小手术输卵管结扎术、扁桃体切除术、阑尾切除术等共62例,麻醉效果稳定,无不良反应及肝肾损害[中草药资料汇编,1970,(1):12,19]。自制表麻酊(花椒、两面针、细辛等),将门诊就诊的需拔牙患者120例,按1:1的比例用抽签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采用表麻酊进行局麻,对照组60例采用盐酸利多卡因局部注射麻醉。结果:治疗组60例中总有效率为73%;对照组60例中总有效率为86%。证实具有副作用少,操作简单,患者容易接受的特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中药表面麻醉制剂[中成药,2011,33(2):367]。

2. 治疗化脓性骨髓炎   用两面针、韩信草、三桠苦、雾水葛、鸡骨香、犁头草、闹羊花、无爷藤等量,共为细末,用蜜糖加水煮沸,调成糊状备用。先清洁伤口,插入引流,再用药按病灶范围大小外敷伤口,小夹板固定,同时可配内服清热解毒、托里排脓等中药。临床治疗13例,痊愈11例,好转2例[《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资料选编》]。

3. 治疗盆腔炎   用两面针10g,白花蛇舌草45g,水煎服,每天1剂。临床治疗77例,痊愈73例,无效4例(《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资料选编》)。用两面针与金樱子、血藤等制成的冲剂,不仅可以用于治疗急慢性盆腔炎、宫颈炎、白带增多等病症,而且还可以用于治疗涛疮、慢性肝炎等,疗效佳[广西中医药,1981,(5):49]。四妙散加减(黄柏、苍术、牛膝、三棱、莪术各10g,茯苓、两面针各12g等),配合中药保留灌肠,同时使用抗生素类,中西医结合治疗妇人腹痛湿热瘀结型63例,缩短疗程,效果确切。结果全部治愈,其中7~15天治愈者39例,16~30天治愈者20例,31~60天治愈者4例[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7(2):39]。

4. 治疗病毒性无黄疸型肝炎   用金竹糖浆(两面针30g,徐长卿9g,党参15g,茯冬15g,当归9g,山楂15g,昆布9g,甘草6g。一日量)。饭后服,每次15ml,l日3次。治疗病毒性无黄疸型肝炎56例1个疗程(为1个月),谷丙转氨酶基本控制26例(占46.4%),总有效率为71.4%。其中以肝郁脾虚型降酶效果更显著,基本控制率为63%,有效率为81.5%;肝肾阴虚型的降酶效果较差,有效率只有50%,3个月后随访17例酶基本控制者,正常13例,复发4例,说明降酶效果较稳定。湿热及阴虚型患者,服后多见口干苦的副作用[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广州分会.学术年会论文汇编.1981:85]。另用金竹汤(组成与金竹糖浆同)加减治疗血瘀型病毒性肝炎115例,经2个月治疗,谷丙转氨酶基本控制74例,显效8例,好转13例[中成药研究,1983,(9):20]。

5. 急性乳腺炎   用两面针酊剂(1:1乙醇提取物)直流导入法治疗急性乳腺炎60例,痊愈42例,显效9例,好转8例、无效1例,疗效明显好于超短波对照组[吉林中医药,2007,27(1):50]。

6. 急性扁桃体炎   取两面针根茎30g研粉,加入琥珀15g调匀,喷于扁桃体表面和咽部,亦可制成片剂含化,疗效显著[吉林中医药,2007,27(1):50]。

此外,有用两面针坐浴洗剂治疗肛肠病术后疼痛及促进伤口愈合的报道,结果证实两面针坐浴组消肿止痛、减少渗出物及促进伤口愈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两面针洗剂可作为肛肠病术后的常规用药[四川中医,2005,23(2):7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