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赭石

 昼三夜二205 2018-09-13

赭石(《神农本草经)

 

为氧化物类矿物刚玉族赤铁矿主含三氧化二铁(Fe203)。产于山西、山东、河南、河北等地的多种矿床和岩石中。采挖后,除去土及杂石。药材性状气微,味淡。以色棕红、断面层次明显、有“钉头”、无杂石者为佳。打碎生用,或醋淬后粉碎晒干用。其炮制品有赭石。

【历史】赭石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因其为赭色矿石,故名赭石。又以山西为主产地,属古代之代郡故又名代赭石。其呈赭褐色,表面有乳头状突起而俗称钉头赭石。此外,还有须丸(《神农本草经》),土朱(《仁斋直指方》),血师(《名医别录》),代赭(《伤寒论》),紫朱(《普济方》),红石头(《河北药材》),赤赭石(《四川中药志》)等名称,但均不甚常用。

《神农本草经》将赭石列为下品,对其主治症已有初步的记述言其“主鬼疰,贼风蛊毒杀精物恶鬼,腹中毒邪气女子赤沃漏下。”张仲景方中已用之治伤寒吐下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取重镇降逆之用。《名医别录》对其功用、主治又有更为全面的记述,认为赭石主治“带下百病,产难,胞衣不出,堕胎养血气,除五脏血脉中热,血痹,血痢,大人小儿惊气腹,及阴萎不起”,为后世对本品功效、主治的认识及运用打下了基础。至宋,关于赭石主治范围的记述更具体明了。《日华子本草》归纳为“止吐血、鼻肠风寿漏,月经不止,小儿惊痫、疳疾,反胃,止泻痢脱精,尿血遗溺,金疮长肉,安胎健脾,又治夜多小便。”明代张景岳之《本草正》又作补充,言其“下气降痰,清火”。清代黄元御之《长沙药解》则言其“驱浊下冲,降摄肺胃之逆气……疗惊悸哮喘”。至此,对赭石功用主治的认识渐趋全面和完善。现代对赭石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又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为临床更有效地应用本品提供了参考,也进一步扩大了赭石的应用范围。

【性能】苦,寒。主归肝、心、肺、胃经。

【功效】平肝潜阳,重镇降逆,凉血止血。

【应用】

一、肝阳上亢证

赭石性味苦寒,质地重坠,善平抑肝阳、清泻肝火,用治肝阳上亢,症见头晕目眩,头胀且痛,目赤耳鸣,烦躁易怒,心悸失眠者甚为适宜,常与生龙骨、生牡蛎、生白芍等平抑肝阳之品同用,如《医学衷中参西录》镇肝息风汤;同书建瓴汤以生赌石配怀地黄、怀牛膝、怀山药等共用,滋阴潜阳,常用于原发性高血压之属阴虚阳亢而见头晕目眩,耳鸣目胀心悸健忘,或烦躁不宁,甚则口眼斜、半身不遂诸症。现代临床常以本品用于多种眩晕、头痛之属肝阳上亢者如川芎磁石饮以赭石、磁石、川芎、石决明等共用,平肝潜阳、活血止痛,用治血管性头痛有效[中医药信息1991,5)35]。羚赭清降汤以本品配羚羊角、夏枯草、生山栀等清肝降火、息风止痛,治头皮神经痛由恼怒、紧张、失眠而诱发者有效[中医杂志,1989(7)46]。治耳源性眩晕症见头晕目眩,如坐舟车,甚或恶心呕吐,冷汗淋漓,站立不稳者,可以本品配夏枯草、姜半夏、猪苓、钩藤平肝息风、化痰泄浊为治,如《中国中医秘方大全》之晕得宁汤。此外,以本品配旋覆花、人参、半夏等平肝潜阳、益气化痰,治疗梅尼埃病有效[中国实用医药,20105(30):144]。

二、癫狂、惊痫

赭石主归肝、心经,味苦性寒善清心肝火热,质重坠痰,安神定惊可用于癫狂惊痫之证,由痰迷心窍,火扰心神,发为癲狂,或肝经郁热,引动肝风,风痰上扰,蒙闭清窍,发为惊痫者。治肝火过旺,躁狂不宁,哭笑怒骂,不避亲疏者,可以之配礞石、龙骨、牡蛎等镇肝宁心、豁痰泻火,如《名医名方录》之豁痰定狂汤。临床报道,用丹赭黄蒲汤以赭石配丹参、大黄、石菖蒲等为基本方,治精神失常、癫狂发作者有效[陕西中医1985(12)535]。治心烦不寐、惊悸怔忡、手足烦热者,可以本品配夜交藤、远志、生地黄等滋阴潜阳、镇心安神,如《名医名方录》潜阳宁神汤。治风痰上扰,癫痫频作,可以赭石配胆南星、蜈蚣、钩藤等祛痰息风、清肝宁神,如《中国中医秘方大全》之癫痫散。阴阳抗痫丸以本品配郁金、天竺黄、朱砂等为基本方,治阴痫、阳痫均可收效[内蒙古中医药,1989,(1)5]。

三、气逆证

赭石苦寒质重,降气坠痰,能“降摄肺胃之逆气,除哕噫而泄郁烦,止反胃呕吐,疗惊悸哮喘”(《长沙药解》),凡胃气上逆致嗳气、呃逆、呕吐,肺气上逆哮喘诸证可选用本品为治,具体用于:

1.胃气上逆证   胃主受纳,以降为顺外邪犯胃,宿食内停,寒痰阻滞,肝气犯胃,均可致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气机升降失司,脾胃功能紊乱而见呃逆、呕吐、嗳气等。赭石降逆气、止呕恶,用之甚宜。张仲景即以本品治“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伤寒论》),与旋覆花、生姜、半夏等共用,如《伤寒论》旋覆代赭汤。此方亦为后世治疗气郁痰阻、肝气犯胃之呃逆呕吐之常用方。以赭石、旋覆花为基本药对,可用于多种原因之呕吐,如《集验良方》代赭石散。治宿食或寒痰阻滞中焦,气机升降失调,嗳气、呕吐、呃逆,大便秘结者,以本品配干姜、朴硝、甘遂共用,如《医学衷中参西录》赭遂攻结汤;同书镇逆汤以赭石与龙胆、青黛、白芍、半夏配伍用治胆火犯胃之呕吐。现代报道用赭石配旋覆花、半夏、竹茹等,治顽固性呃逆之属胆火内郁、气郁痰阻者疗效满意[山东中医杂志,1985,:41]用本品配旋覆花、枳实、大黄等为基本方,治消化性溃疡致幽门梗阻、腹胀痛、嗳气、呕吐等有效[浙江中医杂志,1985(4)152]用生赭石配龙胆、清半夏、生杭白芍等清肝降火、沉降胃气治疗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之呕吐甚效[中医杂志,1981(5)7]以赭石为主,配半夏、黄连、竹茹等,治神经性呕吐效佳[辽宁中医杂志,1980(1)22]《河南省秘验单方集锦》以赭石、柿蒂煎服,治反射性呕吐有效。以旋覆代赭石汤治疗胃神经官能,症见神经性嗳气者效佳[中国民间疗法,19995)。以加味旋覆代赭石汤治疗化疗诱发的迟发性呕吐有效[光明中医,2009,9(24)1699]。以赭石为主,配旋覆花、半夏等治疗脑卒中后呃逆有效[实用中医药杂志2001,17(9)16]。研末吞服可治妊娠恶阻[河南中医,1982(2)5]。

2.肺气上逆证   肺脏气阴两虚,肺失所养,清肃失常,或肾虚不能纳气,均可致肺气上逆而见喘促气短,气怯神瘀,咳声低弱,咳痰清稀等。赭石重镇降逆,纳气平喘,《普济方》单用本品研末,米醋调服,治痰鸣气喘不得卧。若喉间痰鸣,息道阻滞者,可以之与桃仁、陈皮、吴茱萸配伍,如《御药院方》代赭石汤。肺肾两虚,喘咳不已,以赭石配参、山药、山茱萸有温肾纳气、降逆定喘之功,如《医学衷中参西录》之参赭镇气汤。现代报道用赭石配麦冬、生地黄、白果等滋阴敛气、降逆平喘,用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之气急喘咳之证有效[北京中医,1986,:25]。此外,治肺热咳喘者,可配桑白皮、苏子、旋覆花等清肺降气止咳之品共用。

四、出血证

赭石苦寒降逆,入心、肝二经,走血分,能“除五脏血脉中热”(《名医别录》),可平肝降火、清热降逆,“止吐血、鼻衄,肠风痔瘘,月经不止”(《日华子本草》),善治出血证,尤以血分郁热、迫血妄行者效佳。多取用,苦寒之性略减,清火降逆之功虽不如生品,但收敛止血之力有所增强,广泛用治多种出血证。具体用于:

1.吐血、衄血   气血调和方能循经畅行。血分郁热可使气血逆乱,迫血妄行于上而致吐衄。赭石降火清热、凉血止血,用之尤宜。《斗门方》单用本品火煅醋淬研末服,治吐之症治肝阳上亢,血随气升之吐血、衄血,可以本品配白芍、生地黄等同用;治病在肺经,痰中带血者,可配紫菀、款冬花、枇杷叶共用。医家张锡纯善以本品治吐衄之症,应用灵活,配伍精当,堪为典范,其在《医学衷中参西录》言:“治吐之证,当以降胃为主,而降胃之药,实以赭石为最效。然胃之所以不降,有因热者,宜降之以赭石,而以瓜蒌仁、白芍诸药佐之其热而兼虚者,可兼佐以人参有因凉者,宜降以赭石,而以干姜、白芍诸药佐之,其凉而兼虚者,可兼佐以白术有因下焦虚损,冲气不摄上冲、胃气不降者,宜降以赭石,而以生山药、生芡实诸药佐之有因胃气不降,致胃中血管破裂,其证久不愈者,宜降以赭石,而以龙骨、牡蛎、三七诸药佐之。无论吐之症,种种病因不同,疏方皆以赭石为主而随证制宜,佐以相当之药品,吐衄未有不愈者。”该书立秘红丹(赭石配大黄、肉桂)治肝郁多怒,血随气逆之吐衄寒降汤(赭石配白芍、竹茹、牛蒡子)治吐衄之属火热偏重;温降汤(赭石配半夏、白术、干姜)治吐之属虚寒者。现代临床报道,以赭石配生地黄炭、牡丹皮、龙骨等潜镇肝阳、清肺宁络,治肝阳上亢,肺络被灼,扰血上溢,鼻衄频作之证有效[中医杂志,1984,(2)15]三黄三石三草汤(赭石配黄连、大黄、仙鹤草等)治吐血、咯血、衄血均获良效[浙江中医杂志19847)21]以赭石五芡汤(赭石、五倍子、芡实)为基本方随证加减,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有效[实用中医内科杂志,1990(2):42]。

2. 崩漏   血热、气郁、血瘀、脾虚、肾虚等均可损伤冲任不能制约经血而致非时妄行,崩中漏下。赭石清热凉血、收敛止血,“治女子崩中淋沥不止”(《药性论》),单用即能收效,如《普济方》以赭石研末,醋汤调服,治崩中漏下,经水淋沥;《千金方》用赭石末和地黄汁服,治妊娠胎漏,下血不止治妇人漏下,久虚体弱,以赭石配附子、当归、鹿茸等同用,如《圣惠方》代赭散若崩漏日久,头晕眼花者,可与赤石脂、禹余粮、五灵脂等配伍,共奏固涩及祛瘀生新之效,如《和剂局方》震灵丹。现代报道,以赭石为主,配伍止血调经之品可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并可有效缓解长期崩漏所致的贫血[中医杂志,200041(2):74]。

3. 便血   肠风、脏毒、痔瘘、虚损等均可致脉络损伤,血溢肠道而为便血。赭石有凉血、收敛止血之功,常用治便血。如《方脉正宗》以赭石与柿饼为丸,治肠风血痢经久不愈治痔瘘便血不止,可以赭石配赤石脂、刺猬皮、龙骨等共用,如《仁斋直指方》代赭石丸。

【用法用量】9~30g打碎先煎;或入丸、散剂,每次1~3g。平肝降逆生用,收敛止血煅用。

【使用注意】

1. 本品味苦性寒质重坠,寒证及脾胃虚弱者慎服。《得配本草》云“气不足、津液燥者禁用”,故气虚津亏者亦当忌用。

2. 孕妇慎服。

3. 本品因含微量砷,故不宜长期服用。

【按语】

一、 关于赭石药性的讨论

《神农本草经》即言本品味苦性寒,并为后世公认。《药性论》又言其味甘性平,《本草汇言》言其苦涩,还有言“味微甘”(《本草正》)、“味辛且苦”(《本草求原》)等,均与其滋味及功用特点不尽贴切,故从之者不多。赭石归经素以肝、心二经为主,亦有谓其入肺经、胃经、肾经、心包经者。从主治证来看,应以肝、心经为主,又善降肺胃逆气故归肺、胃二经亦很重要,其他则居次要地位。

二、 关于赭石用量的讨论

赭石古代用量无论入汤剂或入丸、散剂均相对较小,然现代该药用量有增大的趋势,而且治疗某些病证用药时间也较长。药典规定本品常用量入煎剂9~30g,但临床以本品每日30~60g研末吞服者并不鲜见。实验表明,小鼠每日服本品2g至第7日全部死亡。死亡前动作迟钝、肌肉无力及间发性痉挛,最后共济失调或瘫痪、呼吸衰竭而死亡。家兔每日服5g,多在第12天死亡,个别到第14天死亡。中毒症状与小鼠相似,死后解剖见肺及肠黏膜充血,肝表面有部分坏死。历代本草虽未明言本品有毒,但据现代研究发现,赭石中含较高量的砷盐,大量、长期服用则可发生中毒,因而临床应控制用药剂量及用药时间,以确保安全。

【现代研究】

一、 化学成分

赭石为赤铁矿矿石,主要含三氧化二铁(Fe203)并含中等量的硅酸及铝化物,小量镁、锰、钙、钛等。

二、 药理作用

内服后能收敛胃肠壁,保护黏膜面,吸收入血,能促进血细胞生成。赭石溶液对血压影响不大,可使肠蠕动亢进。其水煎液能明显地缩短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

三、临床新用

1. 治疗癫痫   用癫痫丸(巴豆霜、苦杏仁、赤石脂、赭石)治疗痫证324例,治愈247例,好转59例,无效18例,治愈率76.23%总有效率94.44%[吉林中医药,1988,(1)10]。

2. 治疗精神分裂症   先将赭石、清半夏水煎,再大黄、芒硝,取汁吞服甘遂末,隔天1次,20天为1个疗程(服中药期间,氯丙嗪或氯普噻吨维持在每天300mg)。治疗精神分裂症62例,痊愈3例,显著进步18例,进步32例,无效9例,有效率85.48%[中医杂志,198526(4)40]。

3. 治疗便秘   用赭石、芦荟等量研细末,加适量面粉,白酒打糊为丸,每服6g,每日2次,白开水送服。治疗顽固性便秘500余例效果均较满意[山东中医杂志,1983(3)28]。

4. 治疗食管癌   取生赭石250g桃仁120g,水蛭60g共研细末,加鸦胆子60g捣烂混匀,每次10~12g每天34次,掺藕粉内冲服,有一定疗效[抗癌中草药制剂.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195]

5. 治疗经行吐衄   用赭石细末18g煎汤送下大黄末、肉桂末各3g,每天1剂,早、晚分服。治疗经行吐衄37例,治愈率100%[山东中医杂志,1987(6)20]。

6. 治疗晕动病   以赭石60g,配藿香、法半夏、竹茹等治疗晕动病,症见头晕、冷汗、恶心、呕吐、瘀乏者。治疗60例,治愈52例,显效6例,无效2例[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11)79]。

7. 治疗慢性咽炎   采用旋覆代赭汤(旋覆花、赭石、人参、生姜、甘草、半夏、大枣)治疗长期服用抗生素或清热解毒中药致痰阻咽部的慢性咽炎患者97例,每服7剂为1个疗程,间隔5天开始第2个疗程,观察3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69.1%女性患者总有效率62.5%男性患者总有效率73.4%[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19)26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