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蝎(《蜀本草》)
为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干燥体。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主产于河南、湖北、山东等地,现多人工饲养。野生蝎由仲春至初秋均可捕捉,词养蝎一般在秋季隔年收捕1次。清明至谷雨前后捕捉者称“春蝎”,品质较佳;夏季产量较大,称为“伏蝎”,品质稍次。捕得后,投入沸水中烫死,晾干者称淡全蝎;加盐煮至全身僵硬,捞出,晾干者称咸全蝎。单用尾则称蝎尾或蝎梢。置干燥处贮藏,防蛀。气微腥,味咸。以完整、色青褐或黄褐、干净身挺、腹硬、脊背抽沟、无盐霜为佳。生用。 【历史】全蝎始载于五代后蜀时期之《蜀本草》,是该书新增的药物之一,但当时应用还不广泛;对其功用的记载尚不多见,至宋·《开宝本草》对全蝎的主要功用始有初步的记述,言其“疗诸风瘾疹;及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涩,手足抽掣”,其后,《图经本草》则明确记载可治“小儿惊搐”,《本草会编》又日:“破伤风宜以全蝎、防风为主。”至《本草纲目》,李时珍又作了较多的补充,认为全蝎“乃治风要药”,可治“大人痃疟,耳聋疝气,诸风疮,女人带下阴脱。”《得配本草》言:“一切风木致病,耳聋掉眩,痰疟惊痫,无乎不疗。”《本草求真》记载可疗“小儿胎风发搐。”《本草正》又言其可“逐风痰”,《玉楸药解》则增入“穿筋透骨,逐湿除风”这一重要功效。至此,古本草对全蝎功用主治的认识及记述已渐趋完善。《山东中草药手册》又记载了本品的现代临床应用,言其可“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淋巴结结核,骨关节结核,流行性腮腺炎”。现代对全蝎的研究更加深入,对其主治功用的认识及临床应用也更加广泛。 【性能】辛,平;有毒。主归肝经。 【功效】息风止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 【应用】 一、肝风内动证 全蝎辛平,主入肝经,其为虫类,性善走窜,“治诸风掉眩,惊痫抽掣,口眼喎斜”(《本草备要》),有良好的息风止痉作用,为治肝风抽搐之要药,也是全蝎最主要的功效之一。临床主要用于: 1.急慢惊风 外感时邪,入里化热,或痰热内蕴,引动肝风,发为急惊风,而见高热、神昏、四肢抽搐、口眼埚斜等症;脾虚肝旺,或热病后期,虚风内动,发为慢惊风,可见精神萎靡、四肢不温、沉睡昏迷、手足蠕动、时或抽搐等症。“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素问·至真要大论》),全蝎主入肝经,功善息风止痉,热盛动风及慢惊风证均可加减为治。与蜈蚣共研细末,即《经验方》之止痉散,临床甚为常用。《圣惠方》治“天钓惊风,翻眼向上”,用全蝎与朱砂配伍。治小儿急惊风,可配清热凉肝、息风止痉之羚羊角、钩藤、天麻等共用;治脾虚慢惊则宜与补脾益气之人参、白术、天麻等配伍。现代临床亦多以本品配伍,用于惊风抽搐之证,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一部)所载小儿至宝丸等。《中国当代名医验方大全》启语汤以全蝎配白附子、石菖蒲、胆南星等,祛风化痰、通络开窍,可治暑温后期(乙脑后遗症),手足蠕动、瘛疯,不能言语等有效。《中草医药经验交流》以全蝎配伍蜈蚣、僵蚕、天麻等治乙型脑炎抽搐。或以全蝎配伍陈皮、半夏、山药、枳实、茯苓等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有效[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4(13):162]。 2.癫痫 痫病之作,不离风痰,风痰之生,源起多端或因七情之气郁结,或因六淫之邪所干,或因受大惊恐,或自幼受惊,神气不守,感触而发”(《古今医鉴》),然均以神志昏迷、手足抽搐、口吐涎沫等肝风内动之候为主。全蝎善于息肝风而止抽搐,临床常以之定痫镇痉。《太平圣惠方》单用本品治小儿风痫。还常与天麻、川贝母、胆南星等配伍,如《医学心悟》定痫丸。现代也常以全蝎用于各型癫痫的治疗,如《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以全蝎配伍郁金、明矾等治疗癫痫。再如痫风散以全蝎配制半夏、牛黄、熊胆等涤痰息风、宣窍定痫,治癫痫发作有效[江苏中医杂志,1981,(4):11]。《中国当代名医验方大全》之牛黄镇痫散(全蝎配牛黄、胆南星、蜈蚣)治风火夹痰、上蒙清窍之痫证有良效。以全蝎、韭菜、红糖配伍为全蝎韭糖汁治疗癫痫发作有效[四川中医杂志,1991,(11):12]。全蝎配合牛黄、珍珠、羚羊角、天麻、半夏、丹参等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癫痫[中医药学报,2001,23(4):36]。 3.破伤风 破伤复感风毒邪气、化风化火、风火相煽而致四肢抽搐、牙关紧闭、筋脉拘急,甚至角弓反张。全蝎既善息风,又可攻毒,治该证甚宜。治破伤风手足抽搐、角弓反张者,可与钩藤、蜈蚣、朱砂等同用,如《证治准绳·幼科》撮风散;治小儿脐风撮口,可配麝香煎服,或与麝香共末,敷患处,如《摄生众妙方》麝香散;《袖珍方》以全蝎配伍蜈蚣、僵蚕、瞿麦等治小儿脐风撮口、面赤喘急、啼声不出。现代以本品配天南星、蝉蜕、僵蚕、天麻成方,名五虎追风散,治破伤风牙关紧闭、手足抽搐有效[中医杂志,1955,(10):21];以止痉散(全蝎、蜈蚣等份为末)治新生儿破伤风痉厥、抽搐,疗效满意[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⑷:245]。 此外,用定震汤为基本方,全蝎、僵蚕、地龙、天麻、钩藤等,有养血息风、活血化瘀之效,治疗帕金森病有效[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0,24(4):34]。 二、经络痹阻证 本品有搜风通经络止痛之良效。治风中经络、口眼喎斜,可与祛风化痰、通络止痉之品配伍。治风寒湿痹、久治不愈、筋脉拘挛,甚则关节变形之顽痹,常与其他祛风湿、活血通络止痛之品配伍。治疗偏正头痛等顽固性头痛,可与活血、祛风、止痛之品同用。 1. 中风后遗 肝阳暴张、肝阳化风、上扰清窍,则头痛眩晕、耳鸣眼花,或见风中经络,突发口眼喎斜、半身不遂、神志不清、舌强语謇。全蝎善于息肝风,治“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涩”(《开宝本草》)诸症甚宜,常配伍僵蚕、蜈蚣、天麻等共用。治中风后遗症、痰阻廉泉、舌强不语、半身不遂,可以全蝎配石菖蒲、白附子、羌活等祛风除痰开窍,如《永类钤方》解语丹。现代亦常以本品用于中风偏瘫(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的治疗,如抗瘫灵汤以全蝎配乌梢蛇、地龙、土鳖虫等活血通络解痉,治中风后手足拘挛、半身不遂等有效[山西中医,1988,(6):26];化瘀通络方以全蝎配丹参、赤芍、当归等治风中经络之证效佳[山东医药,1991,(9):55];泻心通腑方以本品配大黄、泽泻、莪术等治风中脏腑,或鼻饲、口服,或保留灌肠,均获佳效[湖北中医杂志,1991,(4):8]。自拟活血通脉汤(黄芪、全蝎、川芎、穿山甲、红花等)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河北中医,2004,26(11):817]。羚蛭全蝎汤以全蝎配伍羚羊角粉、水蛭、怀牛膝、赭石等清热解毒、平肝息风、活血止血豁痰治疗出血中风取得较好的效果[山东中医杂志,2006,25(1):29]。自拟葛根三虫汤(葛根、丹参、水蛭、全蝎、地龙、菖蒲、郁金)合中药离子导入对脑梗死偏瘫有良好疗效[现代中医药,2008,5:56]。本品还用于治疗面瘫及面部肌肉抽动之口眼歪斜(如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常配僵蚕、白附子等为基本方,如《杨氏家藏方》牵正散。 2. 痹证 痹者,闭也。风寒湿热诸邪侵犯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滞涩不通,则肌肉、筋骨、肢体关节疼痛酸楚、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强直变形。全蝎有很好的通络止痛之功,用于治风湿痹痛、关节拘挛、病情较重者,常于祛风通络之品中加入全蝎,如《仁斋直指方》以全蝎、麝香共末,酒调服,治风淫湿痹、筋节挛痛、手足不举;配川乌、地龙、麝香、黑豆为丸,即《医学纲目》麝香丸,治肢节疼痛游走不定、状如虫啮、昼静夜剧之证。现代临床常以本品用于多种痹证的治疗,如新加桃红四物汤以全蝎配当归、川芎、桃仁等化瘀通络止痛,治瘀阻经络之痹有效[四川中医,1986,(4):196];益肾蠲痹丸以本品配当归、肉苁蓉、徐长卿等治慢性痹证,筋挛骨弱,肢节疼痛、麻木者效佳[中医杂志,1987,(9):13];治重感寒湿,肢体疼痛、宛如锥刺、肿胀变形者,可以全蝎配细辛、附子、乌梢蛇等共用有效[天津中医,1985,(2):19]。此外,有报道用乌附汤(全蝎配川乌、细辛、马钱子等)治坐骨神经痛有效[上海中医药杂志,1986,(2):20];脉炎散(全蝎0.8g、水蛭lg、制松香1.2g)内服,解毒化瘀通络止痛,治脉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效佳[新中医,1987,(2):34]。自拟全蝎蚂蚁汤(全蝎、蚂蚁、乳香、没药、骨碎补等)治疗风寒湿痹,本方祛风除湿、散寒止痛,不仅对疼痛有效,对患处亦有效[陕西中医,2000,21(11):496]。 3. 头痛 瘀血内阻,脉络不畅,或肝经风火,上扰清窍,可见顽固性偏正头痛等。全蝎善于通经活络而止疼痛,宜用该证。单用本品研末内服即能取效,配天麻、钩藤、僵蚕、蜈蚣等平肝息风、通络止痛,如《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以全蝎配伍钩藤、丽参治原发性高血压、动脉硬化引起的头痛,或配川芎、当归、桃仁等活血祛瘀,则疗效更佳。现代多以本品治疗多种原因所致头痛,如蝎蚣参散(全蝎、蜈蚣、丹参)活血通络止痛,治各类急性发作性头痛有效[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89,(3):166];治气滞血瘀、血脉阻滞、头痛经久难愈,可以本品配柴胡、川芎、白芷等行气活血、通窍止痛,如颅痛宁[中西医结合杂志,1989,(5):278];治痰热壅阻、风阳上逆、脉络不和之头痛,可配天麻、制南星、白附子等化痰通络、息风止痛,如《名医名方录》头痛舒煎剂;治肝火夹内风上扰、头痛而眩者,可以全蝎配川芎、大黄清肝息风、活血通络,如《中国当代名医验方大全》肝火升降散;《当代名医证治汇粹》之钩蝎散(全蝎、钩藤、紫河车、地龙、川芎)治血管神经性偏头痛效佳。全蝎止痛汤(全蝎、桂枝、蜈蚣、白芍等)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息风止痛,治疗偏头痛效果明显[湖南中医杂志,2003,19(5):25]。全蝎合逍遥散加味,内治肝失条达之症,外解风寒袭表之苦,共奏扶正固虚、通络止痛之效,对产后偏头痛疗效显著[卫生职业教育,2009,(21):135]。全蝎蜈蚣散以全蝎配伍蜈蚣、廑虫、西洋参,活血止痛,治疗偏头痛有效[福建中医药,2009,40(6):35]。三全白蝎汤以全蝎配伍白芍、白术、白芷、桃仁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有效[陕西中医,2002,23(6):514]。芎芷全蝎汤以全蝎配伍川芎、白芷、葛根、细辛、羌活、威灵仙、甘草,祛风散寒、通络止痛,治疗紧张性头痛有效[时珍国医国药,2001,12(7):627]。 三、疮疡肿毒 全蝎性善走窜,性平有毒,能以毒攻毒,有解毒散结、消肿止痛的作用,也是本品历代应用范围较广的重要功效之一。凡风热毒邪内侵,或风痰湿邪流注经络,或瘀滞闭阻脉络,所致疮疡、肿毒、瘰疬、痰核等证均宜用之。既可内服,亦可外用。具体用于: 1. 疮疡 湿热火毒所致疮疖痈肿,用全蝎攻毒拔毒、散结消肿,如《澹寮方》与栀子用麻油煎黑去渣,人黄蜡化膏敷之,治诸疮肿毒。全蝎散由全蝎、黄柏、土霉素组成。上药共研细末,用香油调成糊状后敷患处,治疗脓疱疹有效[中医外治杂志,2002,11:45]。自拟青黛膏(青黛、雄黄、蜈蚣)外敷,全蝎散内服,清热解毒、通络止疼,治疗蛇串疮有效[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0,4(11):142]。 2. 无头疽 本病初起无头、发于骨骼,乃毒邪深袭、阻于筋骨,以致营卫不利、气血凝滞而成。多表现为附骨疽、环跳疽,漫肿无头,皮色不变,难消、难溃、难敛。全蝎解毒散结、通络止痛,可配伍应用于该证。治附骨疽毒邪初起、恶寒发热,可配当归、荆芥、羌活等共用,祛风除湿、温经通络止痛,如《医宗金鉴》保安万灵丹。现代报道消骨痨丸以全蝎、紫河车、骨碎补、鹿角胶等共用,治儿童骨髓炎有效[中西医结合杂志,1985,(7):410]。 3. 瘰疬、瘿瘤、流注 痰火凝结,聚而成核、结癭,或邪毒结滞、气血失和,而生瘰疬、瘿瘤、流注等。全蝎能攻毒邪、拔火毒、散瘀滞、消痰散结,而用于上证。《经验良方大全》单用本品研末服,可治颈生痰核;《赛金丹》之散瘰膏用全蝎配蜈蚣、血竭、麝香等制膏外敷,以治瘰疬;《经验方》小金散以本品配马钱子、半夏、五灵脂等,共为细末,制片剂服用,可治瘰疬、瘿瘤、流注诸证;治瘿瘤肿块坚硬,可以全蝎配蜈蚣、僵蚕、穿山甲等疏通经络、破瘀消肿,如《外科正宗》之六军丸。复方全蝎散以全蝎、蜈蚣、水蛭配伍,活血逐瘀、消坚散结,外用龟板膏治疗淋巴结核效果良好[河南中医药学刊,2001,16(2):58]。 4. 乳房痈肿 全蝎具有结之功常用于乳房疾病的治疗。治乳痈初期、结块肿痛,可以全蝎配伍川乌、蜈蚣、桃仁等制膏外敷,通经散瘀、消肿止痛,如经验方平疡止痛膏[中医杂志,1986,(7):59];以全蝎瓜蒌散(全蝎、瓜蒌)祛痰软坚、通络散结,治乳癖(乳房纤维腺瘤)效佳[江苏中医,1982,(5):21];五味龙虎散(炙全蝎、血竭、炙蜈蚣、炙土鳖虫、参三七等份研末,装胶囊)可活血通络、解毒散结,治早期乳痨(乳房结核)有效[中医杂志,1980,(5):20];瓜萎全蝎粉(全蝎、瓜蒌)清热涤痰、宽胸散结、通络止痛,治疗乳腺增生病有效[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21):3032]。 5. 脱疽 气血不畅、脉络凝滞,则致肢体麻木、疼痛,久则肢端坏死、溃烂、甚至脱落。病初宜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可以全蝎配蜈蚣、地龙、土鳖虫共用,如《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血管疾病》之四虫片;肢端溃破、脱落,则宜祛腐生肌、解毒止痛,可以《中医外科学》全蝎膏(全蝎21个、蜈蚣3条、冰片6g、凡士林375g,制膏)敷贴患处。 此外,本品还用于毒蛇咬伤所致红肿疼痛、憎寒发热者,《经验方》以之与蜈蚣共末,酒下,有攻毒消肿止痛之功。《山东中草药手册》以全蝎油炸食用,可治痄腮肿痛。 此外,全蝎以毒攻毒、散结消肿、通络止痛之功亦常用于多种癌肿。 【用法用量】3~6g;研末吞服,每次0.6~1g;或入丸、散剂。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本品有毒,用量应严格控制,不可过大。传统认为蝎尾药力最强,但其毒性亦大,若单用蝎尾,用量约为全蝎的1/3。全蝎属窜散之品,血虚生风者慎服。可引起宫缩,孕妇慎服。 全蝎内服中毒量为30~60g。蝎毒与蛇毒相似,是神经毒素,含硫量较少,故作用时间短。中毒症状主要有头痛、头昏、心悸、血压上升,有溶血作用,严重时血压下降、呼吸困难、发绀、昏迷,最后多因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阿托品、乳酸钙有一定的对抗作用。 有内服全蝎引起蛋白尿及过敏反应的报道。 【按语】 一、关于全蝎在外科病中应用方法的讨论 全蝎有解毒通络作用,在外科病中应用较为广泛,其基本用途和应用方法主要有:①患处敷贴法,适用于局部瘀滞聚结或热毒内蕴、红肿热痛、功能障碍,多以本品研末制膏外敷;②穴位疏导法,在患处及其本经俞穴敷贴本品,藉以疏导本经气血;③浸渍法,常用于来势凶猛的指(趾)部疾患,可以本品或配他药煎水,趁热浸溃患处,1天数次;④耳穴感应法,找出耳部感应点,消毒后挑破该处皮肤,以本品敷贴;⑤药线提毒法,用于久不收口的窦道、瘘管等,以本品或配他药研末,制成药线,从创口填塞;⑥药枕法,患处在头颈部、肿痛久不消退者,可用本品配白芷、川芎等制药枕,睡前加温枕患处;⑦内服,仍是最常用的方法,可研粉吞,或入丸、散,或入煎剂。以上是目前临床常能见到的用法用途,但对这些方法的疗效和实用价值还应进行深入研究,以作出科学的评价。 二、关于全蝎抗肿瘤作用的讨论 全蝎具有活血化瘀、攻毒散结、祛风止痛等功效,故近年来用于治疗各种痞块、肿瘤,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全蝎的主要成分含蝎毒,是一种类似于蛇毒的神经毒和细胞毒,经研究发现蝎毒对体内外的多种肿瘤细胞具有杀伤及生长抑制作用,包括乳腺癌、肺癌、肝癌、胃癌和恶性淋巴瘤等。全蝎的抗肿瘤作用主要体现在:①增强免疫功能。肿瘤免疫以细胞免疫为主,蝎毒及其提取物通过增加NK细胞、巨噬细胞等的功能,对抗和恢复肿瘤对宿主或化疗药导致的免疫抑制或免疫缺陷。②抑制DNA合成及肿瘤生长癌细胞内DNA被抑制和破坏,直接影响肿瘤的生存和增殖。在今后的研究中对全蝎及蝎毒中的抗癌有效成分还需进一步分离、纯化,以便从中寻找出一种更为有效的生物性抗癌制剂,并应对全蝎的抗肿瘤机制做进一步的研究。 三、关于蝎螫伤的治疗 蝎毒是一种含碳、氢、氧、氮、硫等元素的毒性蛋白,其与蛇毒相似,是一种神经毒素,对哺乳动物的呼吸中枢有麻醉作用,对心脏、血管、小肠、膀胱、骨骼肌均有兴奋作用。人被螫伤后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脏毒性,对儿童,症重者可危及生命。一般小蝎螫伤,仅局部烧灼痛及红肿,红肿中心可见斑点,严重者可出现水疱。被大蝎螫伤者,除局部症状外,还可出现头痛、头晕,流涎,畏光、流泪,喷嚏、鼻分泌物增多、鼻出血,全身不适,肌肉疼痛,恶心、呕吐,血压升髙,体温下降,心动过缓,出汗,尿少,嗜睡,呼吸急促,脉搏细弱,可引起胰腺炎、急性肺水肿、呼吸中枢麻痹等。 被蝎螫伤应立即进行处理:①拔出毒刺,局部冷敷,以减少毒液吸收;1/5000高锰酸钾溶液、肥皂水、3%氨水或5%碳酸氢钠溶液冲洗伤口;如伤口在肢端,应在近心端扎止血带,每15分钟松解2~3分钟,局部处理后解除。②局部疼痛、肌肉强直或抽搐者可用普鲁卡因封闭、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静脉注射及使用水合氯醛或氯丙嗪等镇静剂。③重症者给促肾上腺皮质激素25U或氢化可的松静脉滴注。④应用抗蝎毒血清。⑤中药二味拔毒散(雄黄、枯矾等份)调服,大青叶、薄荷叶、蛇莓等捣碎外敷。⑥补液、对症处理等。 【现代研究】 一、 化学成分 全蝎中主要含蝎毒,为较复杂的毒性蛋白和非毒性蛋白,是类似于蛇毒的神经毒蛋白。此外,尚含甜菜碱、三甲胺、牛磺酸、棕榈酸、硬脂酸、胆固醇、卵磷脂及铵盐、氨基酸等。全蝎还含有Ca、Mg及Fe、Cu、Zn、Mn、Pb等多种微量元素。 二、 药理作用 全蝎具有抗惊厥、抗癫痫、镇痛作用。蝎毒在低浓度时对离体蛙心呈兴奋作用,而高浓度则呈抑制作用。蝎毒对麻醉动物有升高取压作用,当给至一定的剂量可出现先降后升的双相变化。蝎毒可以影响不同组织的许多酶,对各组织的琥珀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乙酰胆碱酯酶均有抑制作用。蝎毒对糖代谢有一定的影响,可使动物出现高血糖和肝糖原、肌糖原分解。蝎毒对胆碱能及肾上腺素能外周神经均有促进释放神经递质的作用。此外,全蝎醇提物有杀灭猪囊虫尾蝴的作用;蝎毒还可增加宫缩,引起流产;全蝎所含的卵磷脂、甜菜碱等有抗动脉硬化的作用;全蝎有抗血栓形成、抗凝、抗肿瘤等作用;全蝎尚有抗结核杆菌的作用。 三、临床新用 1. 治疗小儿畏食症 淡全蝎8g、鸡内金10g,共研极细末备用。2岁以下每次0.3g,2岁以上每次0.6g,每天2次,连服4天为1个疗程,可服2~3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3天,服药期间禁食生冷、油腻食物。治小儿畏食症50例,1个疗程治愈43例,2个疗程治愈6例,有效率为98%[河北中医,1990,(6):20]。 2. 治疗烧烫伤 全蝎45只、蟾蜍7~10只、鲜蛋黄1斤,上述药人麻油2斤内,煎后去渣备用,即成生肌油。先用生理盐水清洁创面,再按创面大小贴敷生肌油纱布,每天换药1次。本组患者创面为0·2~9cm2,其中肉芽创面400例、脱痂创面50例。结果全部愈合,其中9cm2脱痂创面7天愈合,8cmx4cm之肉芽创面21天愈合,一般较少形成瘢痕[中医杂志,1989,30(5):29]。 3. 治疗化脓性中耳炎 全蝎、枯矾各等份,研细末。用时将患耳洗净,吹入药末少许,每天1次,连用3~5天。治疗30例,获效甚佳[中级医刊,1987,(7):50]。 4. 治疗小儿百日咳 全蝎1只,炒焦为末,以煮鸡蛋蘸食全蝎末,每天2次,3岁以下酌减,5岁以上酌增。治小儿百日咳74例,全部治愈。治疗时间最长7天,最短4天,平均为5天[浙江中医杂志,1990,(3):114]。 5. 治疗面神经麻痹 用自制50%复方牵正注射液(当归、全蝎、白附子、僵蚕各60g,大蜈蚣40条)于患侧地仓、颊车、牵正、阳白、太阳及健侧合谷等穴位交替注射,每次3穴,每穴各注0.6ml。共治418例,痊愈者达90%,疗程长者42天、短者仅7天,无不良反应[湖北中医杂志,1982,(1):33]。 6. 治疗带状疱疹 解毒镇痛散(全蝎、蜈蚣各等份)治疗带状疱疹患者100例,结果全部治愈,有效率为100%[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1,1(14):112]。 7. 治疗荨麻疹 全蝎1枚洗净,塞入顶部开孔的生鸡蛋内,蒸熟,去蝎食蛋,每天2次,5天为1个疗程。治慢性荨麻疹73例,疗程最短5天、最长34天。结果痊愈58例,显效13例,无效2例[浙江中医杂志,1987,22(8):37]。 8. 治疗坐骨神经痛 蜈蚣全蝎酒(蜈蚣、全蝎、白花蛇舌草、制川乌、制草乌、白酒)治疗坐骨神经痛30例,治愈23例、好转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4%[吉林中医药,2004,24(11):27]。 9. 治疗急性扁桃体炎 冰片5g、全蝎10g,研末后用菜油拌匀,做成5分钱硬币大小之药饼,用胶布贴于外廉泉穴或下颌角下方正对肿大的扁桃体处的皮肤上,92例均好转,总有效率为100%[陕西中医,2003,24(6):540]。 10. 治疗急性乳腺炎 全蝎研细末,每以柴胡9g煎汤吞服全蝎末3g,每天1次。病程短者服1次即愈。共治250例,有效率为99.2%[时珍国药研究,1993,4(1):40]。 11. 治疗痔疮 僵蚕、全蝎各9g,研末,装入15只生鸡蛋中,每天煮食5只,连服3天为1剂,一般服用1~4剂。治痔疮30例,内痔12例均有效;混合痒8例,5例有效;外痔10例均无效[山东中医杂志,1994,13(11):520]。 12. 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 以全蝎3g、僵蚕10g、地龙15g、蝉蜕10g为主药,每日1剂1日2次,以2周为1个疗程。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42例,临床控制17例、显效14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9%[江苏中医药,2005,26(11):19]。 13. 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以麝香1g、蜈蚣20g、全蝎15g、白花蛇15g、蚂蚁20g、制马钱子2g为基础方,上药为1周药量,共为细末装入胶囊内,每日3次内服,疗程为2个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100例,临床治愈19例、显效52例、有效2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8%[河北中医,2001,23(5):328]。 14. 治疗枕大神经痛 川芎15g、全蝎5g、蜈蚣2条、荆芥10g、羌活10g、细辛3g、薄荷(后下)5g、白芷10g、防风10g、甘草5g。每日1剂,7日为1个疗程,共用2个疗程。治愈18例,占58%;有效10例,占32.3%;无效3例,占9.7%;总有效率为90.3%[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16(2):122]。 15. 治疗淋巴结核 复方全蝎散(全蝎、蜈蚣、水蛭)、龟板膏(龟甲)治疗淋巴结核30例,10日为1个疗程,6个疗程后,痊愈18例、显效9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0%[河南中医药学刊,2001,16(2):58]。 16.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海马全蝎丸(海马、全蝎、杜仲、蜈蚣、牛膝、木瓜等)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7例,治愈39例、显效33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总显效率为82.7%[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24(1):43]。 17. 治疗压疮 外用全蝎膏(全蝎、蜈蚣、冰片、凡士林)治疗II~IV度的压疮,30例患者共45处压疮,其中II度21处,5~7天均治愈;瓜度16处,14〜27天治愈12处、显效3处、有效1处;IV度8处,显效5处、有效3处,有效率为100%[中医药信息,2011,28(6):89]。 18. 治疗手足顽癣 全蝎膏(全蝎、蜈蚣、冰片、凡士林)治疗手足顽癣30例,治愈21例,有效30例,总有效率为100%[中医药信息,1992,(5):35]。 19. 治疗幼儿急性颌下淋巴结炎 将蝎尾、冰片按3:1的比例混合,并为细末,医用凡士林调匀成膏涂布于肿大的淋巴结处,86例均以全蝎外用治愈,治愈率达100%[中医外治杂志,1996,(3):22]。 20. 治疗阵挛性面肌痉挛 全蝎蜈蚣散治疗阵挛性面肌寝挛36例,全蝎、蜈蚣按1:1混合洗净,微火焙焦研末为散药,1次口服1g,1日3次,10日为1个疗程。2个疗程内治愈30例、4例明显好转、无效2例,有效率达94.4%[四川中医,2006,24(8):78]。 21. 治疗晚期癌症疼痛 全蝎罂粟壳汤治疗晚期癌症疼痛32例,全蝎4~7只、莪术10g、罂粟壳10g、延胡索20~80g、制川乌6g、生芪20g、藤梨根50g、鸡血藤30g,加米醋30ml水煎服,每天1剂,分早、晚2次服用。显效7例、有效22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68%[内蒙古中医药,1998,(2):12]。 22. 治疗流行性腮腺炎 取全蝎去足焙干,5岁以下小儿每次1/4个,5岁以上每次1/2个,2次/日,与鸡蛋混合后煎服,50例患儿全部好转,有效率为100%[吉林医学,2007,28(18):199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