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吃蜈蚣对身体有什么好处?

 知足常乐lthdcv 2022-02-21

在多数人的心中,蜈蚣是有毒的东西,这个是大家脑海中提到蜈蚣的第一个概念, 第二概念就是蜈蚣很丑,有很多足,是大家心中的千足虫。作为南方人,对于蜈蚣见怪不怪了,特别是在农村地区湿热的夏季,在客厅里经常会看到蜈蚣从犄角旮旯游动出来,这个时候小孩子大都会吓一跳,我曾经就被蜈蚣吓哭过。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情况是,如果家里做了有关鸡肉的炒菜,蜈蚣会闻到鸡肉的香味,顺着爬出来吃鸡肉。

蜈蚣并不是肢体所有部位都有毒性,其有毒的部位在腭牙的毒腺,当人体被咬后,其毒液会顺腭牙注入人体中,在局部皮肤产生红肿热痛,蜈蚣的主要毒性在头部,其他部位是没有毒性的。蜈蚣有21对足和21个体节。蜈蚣的视力很差,为了弥补视力的不足,蜈蚣生出了一对长长的触角。平时蜈蚣生活在阴暗石块或者墙角的缝隙中,昼伏夜出,一般在从凌晨到4点活动,因为这个时间段常常没有光线的感染,所以我们平时白天都看不到蜈蚣,绝大多数都是夜晚才看见蜈蚣出来活动寻找食物。

我们的中药在治疗疾病中,有一句经典的名言,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就是—以毒攻毒,我们治疗疾病时,很多时候就是利用蜈蚣的这一特性来治疗疾病,比如一些疮炀,无名肿痛,顽固性头痛等。中药蜈蚣为蜈蚣科动物少棘巨蜈蚣的干燥体,又被叫做天龙、天虫。

【性味归经】辛,温;有毒,归肝经。

【中医功效】息风止痉,通络止通,攻毒散结。 在 传统中医中常常用来治疗,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口歪,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疮疡,瘰疬,毒蛇咬伤等疾病。

中医古籍中记载,《日华子本草》:'治症癖。蛇毒。'《本经》:'主啖诸蛇虫鱼毒,温疟,去三虫。'《别录》:'疗心腹寒热结聚,堕胎,去恶血。”《医学衷中参西录》:'蜈蚣,走窜主力最速,内而脏腑,外而经络,凡气血凝聚之处皆能开之。性有微毒,而转善解毒,凡一切疮疡诸毒皆能消之。

蜈蚣的临床常见运用:

  1. 偏头痛、风湿顽痹:蜈蚣是虫类药物,其药性强于普通草木,尤善搜风通络止痛,同时对于风寒湿气闭阻关节筋脉,导致关节变形常与川乌、苍术等药物合用。对于偏头痛的治疗,中医认为偏头痛多由于感受风寒之邪,上犯头目,使其清阳受阻,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因此蜈蚣在治疗偏头痛时,常配伍川芎、延胡索、红花、天麻等药物活血化瘀,祛风止痛。’
  2. 疮炀,瘰疬(颈部淋巴结核):正如前面所言,蜈蚣具有一定的毒性,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特性以毒攻毒,同时蜈蚣具有通络攻毒散结的功用,可治疗各种疮炀疾病和无名肿毒。对于瘰疬(颈部淋巴结核)我们常常用,马钱子、地龙、半夏、五灵脂等药物配伍成的小金散,其具有破瘀通络,消肿止痛的功效。

在中医临床中,一些老中医总结了常见的蜈蚣中药配伍搭配,往往在临床中取得不错的疗效(仅供中医科普参考):

  1. 蜈蚣+天麻、钩藤、羚羊角:清除肝热,息风止痉,治疗热极生风所致的高热神昏,痉挛抽搐。
  2. 蜈蚣+麝香:将两药研末后吹入小儿鼻中,可治疗小儿急慢惊风抽搐,同时可以外用止痛。
  3. 蜈蚣+乌蛇治疗风湿顽痹或皮肤皮癣等皮肤顽疾。
  4. 蜈蚣+细辛: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治疗风湿、瘀血之痹症疼痛。
  5. 蜈蚣+雄黄:两药一起研末调敷治疮疡疖肿、红肿剧痛者,或蛇虫咬伤。
  6. 蜈蚣+甘草:解痉平喘,治疗痉咳。蜈蚣+龙骨:二味药研末外敷治疗慢性皮肤溃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