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紫砂老艺人告诉你: 紫砂壶吐黑是好事! 这是为什么?

 我是壶仙子 2018-09-13

紫砂是个神奇的宝贝,在经过一段时间泡养后的紫砂壶,会出现饱满的光泽,让人越看越喜欢,但是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壶的局部或者整体颜色变深,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吐黑”。其实吐黑有时候会比较均匀的呈现在紫砂壶整体的表面,有时是带状的分布,有时则会几种在紫砂壶的局部地区出现,例如壶盖的沿盖和壶底的边沿。


紫砂壶吐黑会出现一般有两种情况:




Part

紫砂壶在胚体烧制的时候温度不够,导致泥料收缩没有完全到位,壶身气孔密度过大,在喝茶的时候,叶绿素中的铁离子钻进了气孔里面,会形成与胎身不同的色调。


其实有这种情况出现主要是不同的泥料和不同的工艺,对烧结温度的要求不同。泥料烧制的温度稍低或稍高,时间或长或短都会影响到。事实上这种情况只能说明烧制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因素,与制壶艺人本身制壶的能力无甚关系。若从温度高低来判别成品的好坏实在片面,毕竟就算是大师级别的工艺师,也不能保证自己的壶一定不会出现“吐黑”的现象。




Part

了解紫砂的朋友都知道,紫砂壶之所以被叫做“茶具之首”,主要因为烧制后的紫砂壶具有独特的双气孔结构让紫砂壶透气性好,保温性也持久,所谓的“黑”,也是茶垢和铁离子。茶壶在使用过程中,表面的气孔肉眼虽不可见却一直存在,茶垢残留和铁离子就会在这些空隙中沉淀进去,久而久之的“吐黑”也就形成了。

所以说,只要是紫砂壶,必然存在“吐黑”的现象,并且任何一种泥料用久了,都会出现一定情况的吐黑,只能尽量避免不能杜绝,除非本身泥料就不是紫砂。只要用久了都会有吐黑,有些比较明显,有些则不太显眼。

当然了,如果壶体颜色均匀变深的话其实是一种好的变化。吐黑是否均匀和我们使用的习惯有比较大的关系,所以各位在养壶的时候涂抹茶汁要均匀,每次用好之后洗净晾干,使壶体出现光泽。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其实吐黑的现象从侧面证明了你所用的是不是真的紫砂泥。


如何避免吐黑?


大家都说段泥容易吐黑,其实主要是选择的茶叶致使的,简单来说,茶汤的颜色浅,吐黑不容易形成,茶汤颜色深,吐黑便深。 那么像段泥这样的泥色比较适合泡铁观音这类浅茶汤的茶叶,就可以避免吐黑了。


如何去掉壶体已经出现的吐黑?

前面说到吐黑其实就是茶垢和铁离子,如果一定要去掉,也是有方法的。

一般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把壶回炉重造,因为一般清洗难以消除。在高温下,茶垢和铁离子这些有机质会烧损而脱落,就能恢复原来的容貌。

但是,这种方法是有风险的!首先,回炉前一定要保证壶体充分烘干,但即便如此也还是会有爆裂的风险,其次,回炉有风险,因为容易烧损,一般烧损率在5%~10%左右。所以如果你决定把壶回炉重造了,要做好心理准备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