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糯米草

 昼三夜二205 2018-09-13

糯米草(《天宝本草》)

 

为荨麻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糯米团的根或莲叶。主产于贵州、四川、福建、浙江、云南等地。野生或栽培。秋季挖根,洗净晒十或碾粉备用茎叶全年可采。药材形状气微,味淡。以根粗壮、肉质、圆锥形、茎黄褐色、叶暗绿色为佳。

【历史】糯米团最早载于《天宝本草》,名日“捆仙绳”。其异名还有糯米菜(《峨眉山药用植物》),糯米藤、糯米草、米浆藤(《贵州民间方药集》),生扯拢、筲箕藤(《民间常用草药汇编》),铁箍蔓草(《贵阳民间药草》),玄麻根(《四川中药志》),红米藤、红饭藤(《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小铁箍、小黏药、红头带(《云南中草药》),红石薯、猪仔菜、贯线草(《福建中草药》),土加藤(《云南中草药选》),蔓苧麻(《中药大辞典》)等。

《天宝本草》记载本品“治跌打、痒疬,诸疮痈疽发背”。《峨眉山药用植物》谓“根,捣烂,敷治刀枪伤”。《四川中药志》增入“健脾补肾,治乳炎及小儿疳积”。《贵州民间方药集》提出本品“补虚,催乳”。《贵州草药》则总结出本品“清热解毒,健脾消积,止血。治疔疮,九子疡,小儿食积胀满,外伤出血”。《民间常用草药汇编》谓本品“增血液……固中养血”。《云南中草药》进一步总结本品能“接骨生肌消炎止泻。治痢疾、痛经”。《福建中草药》谓本品“清热凉血、消肿解毒。治吐血,湿热白带,对口疮,跌打肿痛”。《全国中草药汇编》总结本品具“健脾消食,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的功效。

【性能】甘、微苦,凉。主归脾、心经。

【功效】健脾消食,清热利湿,解毒消肿。

【应用】

一、脾虚证

糯米草味甘入脾,能健脾消食,民间习用。若脾虚胃弱、食少、腹胀等,单用米团60g煨水服用(《贵州草药》)。若小儿脾虚疳积者可与隔山消、鸡矢藤等配伍作散剂服用。

二、湿热证

米草健脾清热利湿,脾虚湿滞或湿热阻滞之证均可选用。若小儿脾虚湿滞、腹泻者,常与飞来鹤、青木香、藿香等配伍,健脾除湿(《全国中草药汇编》)。若湿热带下或脾虚带下者,也可用本品煎服(《福建中草》)。

三、疮疡

糯米草解毒消肿,痈疽疮疡可用本品研末,或鲜品捣烂外敷亦可配伍应用。若对口疮,糯米草鲜品捣敷(《福建中草药》)。若痈疮脓肿,初起者,本品捣烂,加盐少许调敷脓成者,加黄糖调敷(《广西中草药》)。若下肢慢性溃疡者,与三角泡、桉树叶配伍,捣烂敷患处(《广西中草药》)。

【用法用量】10~30g。鲜品加倍。外用适量。

【按语】

关于糯米草与糯米、糯稻根须异同的讨论

糯米草与糯米、糯稻根须的品种不同。糯米草为尊麻科植物蔓宁麻的带根全草。糯米为禾本科植物糯稻的种仁。糯稻根须为禾本科植物糯稻的根基及根。

糯米草与糯米、糯稻根须的功用同中有异。三者均为健脾药,但米草偏重于健脾消食糯米偏重于健脾益气糯稻根须偏重于健脾生津。糯米草还能清热解毒、解毒消肿,主治湿热泄痢、疮疡及跌打损伤。糯米则能益肺气、收自汗、暖脾胃、缩小便。糯稻根须侧重于退虚热、止盗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