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二十七章 拔毒化腐生肌药

 昼三夜二205 2018-09-13

第二十七章 拔毒化腐生肌药

 

一、含义

以外用拔毒化腐生肌为主要功效,用以治疗疮脓出不畅、腐肉不去、新肉难生、疮口难收等病症的药物,称为拔毒化腐生肌药。

疮疡包括所有的肿疡和溃疡,如痈疽、疔疮、疖肿、流痰、流注、瘰疬等。疮疡形成外有感受毒邪,内有脏腑气血不和,致使毒邪结聚于局部所致。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灵枢·脉度》:“六腑不和则留为痈。”《华氏中藏经》:“夫痈疽疮肿之所作者也,皆五脏六腑畜毒不流,则生矣,非独因荣卫壅塞而发者也。”疮疡一般的病程是初起肿痛,继则成脓,溃破脓尽,生肌长肉而痊愈。所有常规治疗有消、托、补三法,分别适用于初期肿痛、中期成脓和后期脓尽长肉。

本类药除用于治疗痈疽疖疔、流注、流痰、瘰疬之溃疡外还可用于治疗烧烫伤、冻伤、蛇虫咬伤、甲疽、脱疽、痔漏、臁疮、压疮、皮肤皲裂等其他外科病证之需要拔毒化腐生肌者。

   1.共有功效与主治   本类药多为重金属类矿物药,以外用为主,大多具有解疮毒之功,治疗疮疡肿毒。一般将毒性强烈的药物的解毒作用称为攻毒,谓能以毒攻毒用于疮疡初期。将促使溃疡内蓄积的脓毒早日排出的药物的作用称为拔毒,谓能拔除邪毒,亦称提脓拔毒。本类药物多数具有不同程度的腐蚀作用,能促使溃疡内腐败组织与健康组织分离脱落者,称为化腐或去腐拔毒、化腐主要用于疮疡脓栓未落,腐肉未脱,或脓水不净,新肉未生之证。不具腐蚀作用,而能通过保护疡面、防止组织腐败者,称为防腐。能促进溃疡、伤口肌肉生长,疮口愈合者,称为生肌或生肌敛疮。防腐、生肌敛疮主要用于溃疡后期,腐肉已脱,脓水将净,新肉不生,疮口难敛之证。

2.兼有功效与主治   本类药物还分别兼有消疮肿、蚀恶肉、去酐、收湿、杀虫、止痒、止痛、止血、止泪、退翳等多种功效,可分别用于疮肿初起、湿疹湿疮、虫症、皮肤瘙痒等。本类药中,兼能消疮肿者,亦适用于疮疡初起,可促进疮肿消散。腐蚀作用较强者,兼能蚀恶肉死肌,除可用于癌瘤、疣痣、息肉、鸡眼、瘘管等证,以促使皮肤、黏膜的赘生物或变质组织逐渐消损破坏而除去外,还可用于疮疡脓成不溃,或溃后疮口过小,脓流不畅,用以蚀疮引流。此外,疮口僵硬,或胬肉突出影响愈合者,亦可用以蚀疮平胬。兼能去酐者,能促进面上黑斑消退,常用于黄褐斑、黧黑斑及面黑无光等证。兼能收湿者,能控制皮肤黏膜渗出,减少疡面滋水。药性温燥者,称为燥湿,除用于溃疡脓水淋漓者外,还可用于湿疹、黄水疮等潮湿流滋的皮肤病。兼能杀虫者,能杀灭疥虫等皮肤寄生虫,又可用于挤疮、酒渣鼻等皮肤寄生虫病。兼能止痒者,常用于皮肤瘙痒、牛皮癣、漆疮等瘙痒性皮肤病。止痒而能收湿者,又善治湿疮湿疹瘙痒。止痒又能杀虫者,善治疥癣瘙痒。兼能止痛者,除可用以缓解痈肿疼痛外大多可用于跌打损伤肿痛有的还能治疗风湿痹痛及牙痛。兼能止血者,多用于治溃疡或创伤出血。兼能止泪者,可用于多泪、眼睑湿烂。兼能退翳者,善治目生翳膜。

三、性能特点

1.药性   疮疡可由热毒而起,也可由寒毒所致,本类药物治疗疮疡也不尽相同,有些适用于疮疡有寒者一般具有温热之性;有些适用于疮疡有热者,一般具有寒凉之性。由于以毒攻毒为本类药物的主要作用机制,故不论疮疡属寒、属热,凡需拔毒化腐者,均可应用。

2. 药味   本类药物以外用为主。其中具有燥湿、祛痰、涌吐功效的药物一般具有苦味具有收敛、止泻等功效的药物具有涩味具有散瘀、散结消肿功效的药物具有咸味。

3. 归经   《内经》“诸痛疮疡皆属于心”。本类药物以治疗疮疡为主,故部分药物归心经。其余则因外用、内服所治疾病而分别归肝、肺、脾、胃等经,没有明显的规律性。

4. 升降浮沉   本类药物拔毒排脓,具有开泄之力,一般具有升浮之性。也有个别药物收湿、敛疮,具有沉降作用。

5. 毒性   本类药物以解疮毒为主要功效,根据“以毒攻毒”的理论,大多具有毒性。毒是引起机体损伤的主要因素,但在本类药物中,毒性更是重要的功效基础。

四、配伍应用

1. 针对疮疡病邪的配伍   疮疡发病,多与热毒、火毒有关。《医宗金鉴·外科心法·痈疽总论》说“痈疽原是火毒生。”治病必求于本,故拔毒去腐生肌药常与清热解毒药配伍。《外科全生集)〉云:“脓之来,必由气血,气血之化,必有湿也。”溃疡脓水流漓、疮口不敛,及皮肤病糜烂流滋,多有湿邪阻滞,常用拔毒化腐生肌药与燥湿收脓之品配伍,使死肌败肉失水干燥,容易与正常组织分离,而收腐去肌生之效。

2. 针对疮疡主要病机的配伍   疮疡多属气血壅滞所致的局部化脓性疾病。《灵枢·痈疽》云:“营卫(气)稽留于经脉之中,则血泣而不行,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壅遏而不得行,故热。大热不止,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外科心法真验指掌》云:“……疮癀已成而不去,或硬而赤,或痛而无脓,或破而不敛,总宜调和营血,再以去毒行滞。”由于营血壅滞是痈疽疮疡发生发展的病理基础,故拔毒化腐生肌药常与活血药配伍,以消除气血凝滞,推陈致新促进疮疡早日痊愈。

3. 针对疮疡标本的配伍   宋代《外科精要》作者陈自明、元代《外科精义》作者齐德之等医家认为,治疮疡治其外而不治其内,实质上是治其末而不治其本。因此,除治疗某些轻浅证候外,在使用拔毒化腐生肌药外治的同时往往还需从整体观念出发,辨证施治,配合适当的内治以提高疗效。

五、使用注意

1. 注意因证选药   一切外疡在溃破之初,必须先用拔毒化腐药物提脓祛腐。若脓毒不能外出则攻蚀越深,腐肉不去则新肉难生,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并且影响疮口的愈合,甚至造成病情恶化而危及生命。若腐肉已脱、脓水将尽,或腐脱新生之时,若仅依靠机体的再生能力来长肉收口,则愈合缓慢,此时可用生肌药以生肌敛疮,促进溃疡早日愈合。

2. 注意证候禁忌   本类药中,有的药物腐蚀性强烈,使用时应注意勿伤及周围健康组织。亦不宜用于头面、指、趾等肉薄近骨之处,如必须使用,需加赋形剂以减低其药力,以免损伤筋骨或有损容貌。脓毒未清、腐肉未尽时不宜过早使用生肌收口药,使用过早不仅无益,反增溃烂,延缓治愈,甚至引起迫毒内攻之变。若已成瘘管之证,即使用生肌药勉强收口,因脓毒藏内,必然再溃。

3. 注意中病即止   本类药多数有毒,有的还具大毒,外用亦可通过皮肤、黏膜吸收,吸收过量亦可导致中毒,所以使用这类药应充分警惕其毒性。大毒之药在药剂中的浓度不宜过大、不宜大面积涂敷,以免吸收过量,引起中毒。有的药在体内有蓄积性,不宜长期持续使用,以免蓄积中毒。

本类药物内服更应严格控制剂量,避免过量、持续服用。并且应注意通过合理炮制,选择恰当的配伍和用法,以确保用药安全。有毒之药一般宜制成丸剂内服,使之缓缓溶解吸收。患者对某些药有过敏史者,禁用该药。在用药过程中,如出现过敏反应者,应立即停药。

4. 注意用法   拔毒化腐生肌药多作外用。但拔毒去腐药过用亦会腐蚀健康组织,损耗正气,不仅会引起疼痛,而且妨碍溃疡愈合。故除应根据疡面脓腐多少和拔毒化腐药的力量强弱加以选择使用外,往往还应加入其他药物或赋形剂,以调整药剂中拔毒化腐药的浓度,以适应治疗过程中疡面脓腐由多到少的病情变化。常用的方法有研末,掺布于患处;或掺布于硬膏或软膏上敷贴;或将药末黏于纸捻上再插入疮口;或制成药条插瘰疬、涛核;或研末后,用猪脂、羊脂、松脂、麻油、黄蜡、白蜡、凡士林等作赋形剂,制成软膏外敷;或加入熬炼好的植物油中制成硬膏敷贴;或研末吹口;及制成眼药点眼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