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枢·九针十二原》:“疾虽久,犹可毕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 我的双胞胎儿子 我想肆意玩耍嬉戏 我想看这世界清晰而真实 我想付出一切代价 换一双明亮健康的眼睛 1 你想给孩子最好的一切 却不能替他承受戴上眼镜的痛苦 打闹、玩耍,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但是对于我的双胞胎儿子来说,这一切的美好都被蒙上了一层阴影。 因为他们从3岁上幼儿园开始,就被检查出高度散光,伴弱视、远视,从此便成了“小眼镜“。 戴上眼镜的孩子,有多痛苦,你知道吗? 其他小孩子最爱的玩水、游泳,他们不能玩,因为取下眼镜看不清,戴上眼镜会被水花模糊,也看不见; 不能肆意的踢球、跑步、打闹,因为眼镜会掉; 穿衣服要小心,下雨要小心,出汗要小心,吃碗热气腾腾的面条也要小心..... 有一次,儿子早晨起床四处摸索眼镜,因为着急而被绊倒在地时,对着我崩溃大哭,“爸爸,我以后都不再看电视看手机了,你能让我的眼睛好起来吗?我不想戴眼镜了!“ 我的心,在那一刻瑟缩而疼痛。 我出身中医世家,自己也从事中医临床近20年,我却对自己儿子的视力,束手无策。我甚至不敢开口,我不敢告诉他,眼睛不仅不会回到最初的模样,反而会随着年龄和学习压力的增长,伤害程度越来越大。 孩子的眼睛,成为了我和孩子妈妈的一块心病。尤其在现代社会,由于电子产品的影响,他们以后还有长长的学习生涯,我们都不敢想像,他们的眼睛最后会变成什么样子。 为了寻求治疗孩子眼睛的方法,这6年来,我翻阅了大量的医书病案,四处拜访良医明师,不敢错过任何一次机会,放过任何一线希望。 2 6年坚持 那些试过的良方,那些流过的汗和泪 这6年来,我们尝试过多少方法,流过多少汗水和泪水,我自己都记不清了。 我们试过”眼科五针“,但是孩子对针非常恐惧,每次一见到针就声嘶力竭的大哭,用尽浑身力气挣扎,每一次的治疗对我们都是一场身心的的折磨,所以我们很快就放弃了。 后来又有朋友推荐”药物外敷“,需要自己抓药、煎药、去渣、毛巾热敷。关键还要控制温度,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一块毛巾拿在手里,好不容易调整好温度,没几分钟就凉了。程序繁琐,不好控制,我们也没能坚持多久。 前几年非常火的”核桃灸“我们也试过,取两块用药浸泡过的核桃壳,外加金属做成的眼镜架,眼镜架上还有固定艾柱用的铁丝。千辛万苦好不容易做好,经过几次加热,”咔擦“一声,核桃壳碎了,一切又得重来。孩子天性好动,做“核桃灸”的时候,喜欢动来动去,艾灰落下,一不小心还会烫伤。 扎针不行,汤药不行,核桃灸不行,我们就用手法,用八段锦……我们不断的尝试,不断的坚持,一家人都疲惫不堪。孩子的度数减少了一百多度,小有成效,却不尽人意。孩子更是经常闹情绪,很多次都放弃不想治疗了。 “眼镜都戴上了,治疗又有什么用?” 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他们都已经近乎绝望,不想再继续这种无意义的坚持。 3 攻坚战1个月, 孩子们取下了戴了6年的眼镜 戴上的眼镜,就真的取不下来了吗? 多年的从医经验,让我坚定的相信:世人无病,并且疾病是可以自愈的。病非人体素有之物,能得亦能除,言不治者,未得其术也。我坚信一定还有更好、更适合的方法,只是我还没有找到。 我们所谓的”病“,只是浮于表面的症状,最根本的原因是人体的气机升降出了问题,阴阳失去了平衡。 我就经常告诫我的学生,在治疗过程中,医者不能被”病名“所迷惑,应该去探寻病症的根本原因,然后给一个辅助引导的作用,帮助患者恢复自我修复的能力,让疾病自愈。过度的干预和治疗,会弱化、封存人体的这种自愈能力。 所以我一直没有放弃治疗孩子眼睛的希望,在寻找一个可以引导恢复他们自我修复能力的契机。 努力的坚持,终于没有被辜负! 2018年7月我在峨眉山开课,同时邀请了我的一位中医好友来给大家分享近视、斜视、散光、远视的治疗方法。他在课程中分享了他新研发的治疗眼疾的产品,并在现场做起了示范,一套手法10分钟,配上艾灸20分钟,学员们体验完就直呼神奇,眼睛瞬间感觉清爽明亮,”看东西看得格外清楚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相比其他的技法,轻柔的手法是孩子们甚至成人更愿意接受的,多年临床经验也告诉我,按跷对于恢复人体的自愈功能是非常有效且快速的,而这套手法经我多年临床经验总结也更加完善。艾灸又是被上百年的历史证明对眼睛行之有效的方法,好友的这款改良版“核桃灸”,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温度适中,正是我一直在寻找的辅助调理视力的合适灸具,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更清晰的思路和合适的灸具,用手法配合艾灸,便起到了1+1>2的效果。 15天后,孩子们的裸眼视力从4.4提高到了4.9。 正值暑假,孩子们还会时不时玩手机,玩游戏。为了看治疗效果,我们也没有过分干预。 30天后,孩子们的裸眼视力依然保持在4.9-5.0之间,达到了正常视力值。 孩子们摘掉眼镜的那一刹那,高兴得欢呼起来。在沙发上一个接一个的翻跟头,玩着这个他们以前戴着眼镜时根本不能玩的游戏。 “爸爸,我觉得你今天格外好看啊!” “爸爸,我觉得外面的天空特别蓝呢!” 是的,孩子,你现在看到的世界,才是真实而生动的。你不必再隔着一层玻璃,来感受这个世界的美好。 我和孩子妈妈相视而笑,所有的辛苦,在这一刻,都觉得值得了。 结束语:我在临床中,经常遇到患者拿着西医的检查报告单来找我治疗,说得了什么什么病,我一般会比较礼貌的翻看一下,以示尊重。不过我的治疗思路不是来源于报告单,而是通过中医的辨证方法(脉诊、舌诊、望诊、问诊等),通过脉象去探知患者体内的气机升降的异常,以此来判断,需要通过哪种非药物疗法(砭、针、灸、按跷、导引),帮助其恢复气机的升降和阴阳的平衡,从而解除身体的不适。 所以大家不要被“病名”所迷惑,大家所要做的,就是明确气机是升的问题还是降的问题,然后帮助病人建立自我修复的能力,达到自愈的目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