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56岁男性患者求诊,看起来身体挺棒,自己也觉得精力不错。但除了开始打招呼面带笑容外,剩下的时间就开始抱怨了,抱怨医院、既抱怨西医又抱怨中医。我说你这样抱怨还治吗?他说抱怨归抱怨,并不是针对你的,我既然来了就是相信你的。 患者自述2015年3月份开始失眠,无缘由的心烦,害怕声音,并且越发的严重,有时整晚没法睡,去医院全身查遍,结论是没病。说到这,他又开始抱怨:我明明很不舒服,烦躁失眠,医生竟然说没病,各项指标正常。我说西医就是这样诊断的,机器显示指标正常就没病。他说:那要医生干嘛?接着又叙述过了一周,无法忍受,换医院,重新检查,仍然结果正常。又过了一周,再换一家医院,还是是各项指标正常,但医生怀疑是神经官能症,于是各种会诊后确定为神经官能症,首先开了安眠药,然后是各种西药。终于知道是什么病,他就放心了,那就吃药吧,开始吃了安眠药能睡觉,但一个多月后,药要加量才有效,而且白天脾气更坏,烦躁更厉害,反馈给医院,医生也没什么好办法,换了几次药,都是如此。最后有个医生建议他看中医,后来吃了好久的中药,甚至前几天还在吃,但效果不理想,感觉有一点改善,但不吃安眠药还是不行。有人向他推荐我的文章,他看了,决定来试试。 饮食正常,大便也正常,小便有些尿频尿急尿不尽,他说是失眠后产生的,舌中后部有薄黄苔,舌尖红。脉偏数,肾命脉偏浮,肝脉弦,其他都正常。判断为肝郁、下焦水热互结。处方:柴胡、黄芩、人参、半夏、大枣、生姜、猪苓、茯苓、泽泻、阿胶、滑石粉、大蓟、炙甘草等等。让他吃5剂看看。 11月28日,他来复诊,很是开心,见到我说,终于见到一点效果了,停服安眠药,慢慢也能睡了,虽然睡得不好,烦躁依旧,小便已经很正常了。但我觉得不太理想,毕竟烦躁的症状没有改善,容易受惊的症状也没改善。看舌面,舌尖还是有点红,薄薄的黄苔还有。我仔细切脉,脉还是偏数,心肺脉沉取有力,肝脉还是弦,但肾命脉不浮了。看来是上焦有郁热。于是换方:柴胡、龙骨、黄芩、生姜、生铁落、人参、肉桂、茯苓、半夏、大黄、牡蛎、大枣、山栀子、淡豆豉。吃5剂。 昨天,他告诉我,吃到第三剂时,这几天都睡的很好,而且无梦,不再心烦了,整个人很舒畅,脾气也一下好了。5剂药吃完,患者希望过些天再来看看,毕竟病了这么久,希望能好好调理一下。 |
|
来自: 中医知识圈 > 《症方辩证对应 药性 组方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