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好读古诗词的人都有这样一个感觉,这就是古诗词中谈及月亮的诗词很多, 感觉好像诗人都是月亮的崇拜者,赞颂者。 你看,“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你看,“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你看,“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你看,”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诗人赞颂月亮多么的有情有义,而对于给万物带来生命的太阳却少之又少,这是为什么呢? 简单分析一下,我们不难发现,月亮属阴,太阳属阳。中国人自远古伏羲氏一画开天,创立阴阳八卦学说,从此,中国人的易经阴阳学就深刻于中国人的基因之中。 在阴阳两物之中,中国人特别是古代诗客骚人,偏重于喜欢阴性的东西。老子《道德经》通篇都是赞颂阴柔的东西。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知其雄,守其雌。 致虚极守静篤。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兵强则灭,幕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坚强处下,柔弱处上。 《孙子兵法》也讲,兵者诡道也,以正用兵,以奇取胜。先知用兵之害,后明用兵之利。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下攻城。 而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老夫子,更讲求的是温良恭俭让,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合。 因此尚柔,是中华民族固有的基因,相对于太阳而言,月亮作为主要的入诗对象,之所以被诗(词)人所喜欢的原因在于,月亮有如下三大特点: 1、 挂在天上,本身不发光,而是借用太阳的光,光线柔和,光而不耀。 2、 形状为圆形,带有阴性柔弱性质,具有包容性和接纳性。可见形状在一天中和一个月之中一直在变化,满月、玄月、残月、峨眉月等,便于人们产生联想。 3、 在夜晚出来,而晚上是人们,特别是诗人才思敏捷,大发感慨的时候,也是恋人幽会、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的时候。中国传统的两大节日,即元宵节和中秋节,这两个节日的都与月亮有关,就连中秋节最具有象征意义的食物-月饼,直接以“月”字命名。 因此,正是基于以上三个特点,月亮自然就成为诗人笔下 一、美好时刻的见证者,如:
二、美好希冀的承载者和传达者:
三、愁思、悲伤的触发者,
四、孤独的安慰和陪伴者
你这多情的月亮,诗人高兴时,你与他们同乐,增光添韵。 诗人悲伤和孤独需要陪伴安慰时,你成为他们的抚慰。 当诗人们需要向远方的亲人朋友表达思念时,你又扮演成为美好的使者,满足他们的愿望。 你简直就是百变的魔者, 难怪,诗人们是如此钟情于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