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乙肝患者没有不舒服,也要抗病毒吗?在临床上这种现象十分常见,很多人知道自己是慢性乙型肝炎,没有不舒服就不治了,这绝对是不正确的。因为肝脏代偿能力很强,即便病情已经发展至肝癌,肝脏已经被肿瘤组织压迫到变形,但只要没有影响汇管区(肝内血管、胆管所在的位置),患者都可能没有任何症状表现。之前遇到过一位40多岁的慢乙肝患者,是母婴传播感染的,6个兄弟姐妹4个都是乙肝,自己觉得没有症状,一直没有治疗,来诊的时候大肚子腹水、脸色发黑,已经肝硬化了。所以说,绝对不能没有不舒服的表现,就不看病、不治疗,HBV感染是慢性感染,如果不治疗,30~50年就可能发展为肝炎肝硬化,甚至是原发性肝癌。 病毒载量和ALT达到什么水平,要抗病毒治疗?按照最新的诊疗常规,e抗原阳性患者的病毒载量达到10的5次方、e抗原阴性患者的病毒载量达到10的4次方,并且要求ALT水平达到正常值上限的2倍,依我们医院的标准,也就是ALT达到80,就需要抗病毒了。 如果患者没有达到上述标准,就不用抗病毒吗?要注意的是,对于HBV DNA一直阳性、但病毒载量和ALT水平却达不到上述治疗标准的患者,如果有以下几种情况,疾病进展的风险也是比较大的,需要考虑抗病毒治疗: 一旦开始抗病毒治疗,就必须终生服药吗?其实,终生服药是患者的一个误区。从诊疗常规来看,e抗原阳性慢乙肝患者的抗病毒疗程,从2年延长至7年,为什么是7年呢?对于这类患者,经过抗病毒治疗,不仅要让肝功能恢复正常、病毒检测不到(铜牌),还希望e抗原发生血清转换,也就是从e抗原阳性转换为e抗原阴性,而且e抗体阳性(这需要e抗体有足够的滴度),即达到治疗的满意目标(银牌),这个过程一般需要4年的时间,之后还得再巩固3年;对于e抗原阴性的患者,希望达到表面抗原转阴、伴或不伴有表面抗体的出现,也就是治疗的理想目标(金牌),可能需要更长的疗程。 患者有肝纤维化或肝硬化,治疗后能恢复吗?对于慢乙肝患者,每年发生肝硬化的几率是2~10%;如果是代偿性肝硬化(早期)阶段,每年发生失代偿(晚期)的几率是3~5%;如果已经是失代偿性肝硬化,5年的病死率可高达65~84%(2008年资料统计)。 用不用抗病毒,除了看肝脏情况,还要关注哪些方面?患者用不用抗病毒,不光要看本身的肝脏情况,还要考虑其年龄因素,慢性HBV携带者一般都比较年轻,如果已经40岁以上了,抗病毒就要积极一些。因为通常到40岁之后,胸腺开始萎缩,免疫功能下降,如果肝细胞受损、需要修复再生的话,复制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错配,这是产生癌细胞的基础。如果患者同时有嗜酒习惯,很容易进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