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在网上看了一则关于当下人们“用什么方式看时间”的采访,在采访中大部分时间的对话都是这样的: 记者:“您现在看时间,计时用什么设备?” 市民(甲):“现在都是在手机上。” 市民(乙):“手机。” 记者:“为什么选择手机呢?” 市民(乙):“方便。手机带在手上的时候就是手机,手机揣在兜里的时候,就是这个(电子手表)看。” 从上面的采访调查中,我们不难看出现在大部分人看时间的方式更多的选择“电子产品”。 而为什么选择“电子产品”,无非不是因为这个这种方式更加方便快捷。 甚至有一项调查数据显示2017 年四个季度智能手表的销量比瑞士手表还要高! 那么,你觉得智能手表真的能代替机械腕表吗? 小编认为:一个是可以长久拥有,越老越有价值的价值物件儿;一个是短时间被果断遗弃的电子产品,两者是无法做比较的。 就算你再喜欢电子产品,可有见过谁把它珍藏并一直使用的?尤其是现在无时无刻都在换代的手机和各种功能性的智能表? 再问你个问题:如果,今晚你要出席一个十分重要的高端聚会,全身行当齐全,这时候就差一块手表; 要是让你从以下两块手表中挑选其一: 一块走时精准、卫星定位、手机同步、测算脉搏的智能腕表,缺点是五光十色的屏幕; 一块外观简洁、瑞士制造、全金表壳、价格不菲的机械腕表,缺点是走时不那么精准。 相信80% 的人皆会选后者,毕竟这年头作为“装饰品”的腕表,真正意义上不是给自己看的。 智能腕表是服务于身体的,机械腕表是服务于精神的。 并且机械手表有一个非常重要因素,不是全金表壳、不是满钻表盘,而是“瑞士制造”这四个金字招牌。 为什么瑞士手表这么牛? 其实,英法两国制表先于瑞士,他们把钟表当做科学仪器,用于天文观测和航海计时,当时英法两国科学院重金奖励能提高制表精读的方法。 后来,由于宗教迫害,大量的制表人逃往瑞士,带去了英法的制表技术。瑞士一到冬天就大雪封山,与世隔绝,连二战期间都没有受到影响,所以给了制表师很好的环境潜心制表。 瑞士人生产高精读的怀表和手表打败了英法。 手表发展史已经有近两百年,如果再往前推到怀表时代,已经四百多年了,四百多年的历史,孕育出了几百上千个腕表品牌,但只要有块表的人都知道“制表”还是瑞士好。 这时候,相信会很多人都会因为“瑞士制造”,高呼价格不菲,买不起!但,别忘了。它也有基础的入门品牌:欧米茄、浪琴、万国... 并且每个品牌都有入门基础款,公价在几万,二手市场可能只需要大几千到一两万(详细表款信息,敬请期待下一期文章)... 所以说,拥有一块“瑞士制造”腕表的门槛并不高。 如果,换做是你 你会优先选择哪一种? |
|
来自: 老友mk09qda3vs > 《电脑手机数码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