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绘画新手容易犯10个错误

 陈小胖ha 2018-09-13



错误1: 着急,没耐心


大部分人学画画都是因为兴趣所致,因此,作画方向也会因为某些兴趣点。70%以上的人开始接触画画,大多会挑选一些自己喜欢的作品去临摹。但是,往往这类作品比较复杂。比如:很多人开始画画,就喜欢画人像,而人物绝对是造型学里的高阶产物,新手肯定画不好。

这就会导致两种结果:

第一种:练了很久都没什么长进。为什么呢?因为新手的观察和造型能力还不强,只能画出一个大概来,每次画点皮毛,自我感觉很好,沾沾自喜,能有什么收获呢?

第二种:可能有点挫败,觉得自己没有天赋,以后再也不敢拿起画笔了,完成丧失自信。


错误2: 不够专注


个人的时间、经历、金钱乃至勇气都是有限的,只有把它们聚拢在一起,投注到做一件事情上,认真、踏实地去做,争取做的最好,才有可能做得完美。不要一会学个彩铅、一会去学个水彩、过几天又喜欢油画了。千万别贪多求快、跟风冒进。

看了这张图你就明白了。



错误3: 缺乏对绘画基础理论的重视


在绘画的学习中,很多人只是每天埋头于笔与纸之间,专注于技法上的学习和突破(当然技法也很重要)。但是,很少去问为什么要这样去画,缺乏绘画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思考。学习素描不研究透视关系和解剖学,学习色彩不研究色彩之间的关系学,不能做到“格物致知”。


错误4: 过于崇拜绘画的顺序与步骤


初学者因为无从下手,有些迷茫,所以,喜欢把画画流程化、工具化、口诀化。

上课时,被问的最多的问题,诸如此类:

'老师,到底是先从上往下画,还是从下往上画呢?”

'用色的先后顺序是怎么样的?”

如果老师教他是从上往下画,而其他老师教他是从下往上画,他懵了,然后开始质疑这个世界,感觉不会再爱了。

其实,具体的步骤和循环复杂的顺序都是没必要过分去追究的,从哪里开始画都可以,没有那些硬性的规定。


错误5:习惯“测量”,忽略空间关系


观察物体的时候,只顾着“测量”物体有多高、多宽(无论是目测和笔量),忽略了物体本身在空间中的形体,整个作画过程变得机械化,像做数学题似的。

大家都知道,“造型”是绘画的根基,很多艺术生瓶瓶罐罐画了好几年,无聊的要命,不就是为了提高造型能力吗?

我们观察物体,不仅要分析对比物体各部分的大与小、粗与细、疏与密、宽与窄、明与暗等等“看得见”的结构。还要去剖析了解“看不见”的结构(包含在形体内部,不在画面直接显示的结构)。并且,还要去理解“看不见”结构与“看得见”结构之间的关系。

只有真正理解了一个物体的空间结构时,造型能力就会应运而生,需要去不断地刻意训练。




错误6: 喜欢对色号


我发表的图文教程中,经常会收到这样的留言,“建议大神把色号写上,这样就更加完美了”。天呐,这还是画画吗? 感觉更像是填色游戏。色彩感是需要通过长期观察慢慢培养的,这种对色号的方式来练习画画,会产生依赖,长此以往就把自己练残了。


错误7: 临摹作品不动脑子


经常见到一些自学的小伙伴,以为只要练得多就能达到学习的目的,然后不断的临摹作品,非常高产,一天都能出3-4个作品。深信堆量和时间就能成功,完全歪曲的一万小时定论,更有甚者连堆量都做不到。

新手的所谓临摹,只是非常浅表的为了“画得像”,他们往往没有基础知识,更不会带着思考临摹。从来不思考这幅画到底好在哪?应该学习哪些地方?联想和过往画过的作品之间的联系?

临摹作品,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这些比产量重要的多。




错误8: 沉迷于抠细节,忽视整体


这个不仅是初学者容易犯的错误,很多画画的人都容易犯这个错误,死细节,然后画完后发现残了,整体不协调,变形了。

注意,没有整体依附的细节都是没有意义的。


错误9: 评判标准扭曲


以精细度/逼真度为主要评判标准,如同小孩说“光头的一定不是什么好人”一样,认知过于幼稚。画画画得是关系,要注重画面的整体关系。比如画一幅风景画,重要的不是每棵树的具体形状,而是它在画面中的感觉 ,注意画面的统一性和主次关系。、


错误10: 画得不好怀疑工具有问题


在绘画中,不可否认选择好工具的重要性,但是我认为更多的初学者在看待工具的选择上缺乏一个正确认知的态度:

工具的选择要适应不同的学习阶段,初学者没有画技好的人那么敏感,用那些高级的工具根本感觉不出那种细微的差别来,而且还不一定能够把握的好。

打个比方:厨艺不好,给你一个五星级酒店的整套厨具,也烧不出好菜来呀!

不要盲目崇拜老师手里那支神奇的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