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漳州6.9大水

 阿波罗wsfjl 2018-09-13


漳州6.9特大洪水

 196069日)

在漳州,曾经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三天无雨火烧铺,猪母放尿做大水”。民国时期,短短18年间,漳州就遭遇了20多次洪水。漳州近江一带人家,家家户户备有小船,以防被洪水围困。

1960年6月9日凌晨3点,一号强台风挟带着暴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现在漳州上空,霎时间雷雨交加,暴雨狂泻,加上上游山洪暴发,洪水汹涌而下。更不幸的是,那天是农历五月十六,恰逢天文大潮,河水无法及时排向大海,导致河水猛涨,九龙江的水位迅速抬高。


6.9大水冲毁中山桥




船行驶在厦门路上


洪水淹没街道(当时很著名的四合菜馆)



香港路一带水迫二楼


漳州城乡一片汪洋。新桥、旧桥被冲断,公路被毁,民房倒塌,其中有21条街道的居民楼的二楼让洪水漫上,漳州城区被洪水淹没的地方最深处有5米。全市12万人口中有10万人受水围困;造成近5000户2.5万人无家可归,倒塌房屋达2054座。郊区防洪堤漫顶崩溃,大量房屋连家具、牲畜浮江漂流,国家、集体、个人资财损失严重,灾民生命受到严重威胁。

灾害发生后,漳州地、市机关干部、工人、部队和学生4000多人迅速行动起来,划小船、驾木板,深入险区,抢救受灾群众。


救灾船在厦门路上救人


转移遇灾群众


抢救遇险群众


解放军在抢救幼儿园孩子


海军抢救灾民


海军在帮助抢救粮食


糕饼厂职工在加紧生产食品


人民解放军驻漳陆军高炮63师和陆军91师分别在龙溪专署交际处(漳州宾馆)和南山寺设立抗洪指挥部,调遣驻漳解放军官兵3000多人,汽车162辆,配合地方政府奋勇抢险救灾。

海军部队连续几天出动大批舰艇,开赴灾区抢救,仅10日、11日两天,就从洪水中救出受灾群众3900多人和6.5万公斤物资。

  

海军医务人员在准备药品


参加救灾的海军水兵


驻漳空军飞机起飞41架次,运输空投食物赈济灾民。


空军参加救灾


空军出动飞机空投救灾物品


郊区农民在水里抢收水稻


龙门塔粮库转移粮食


转移贮木场木材


灾后街道清理污泥


九龙江沿岸的县份损失也很更大,全区166万亩早稻就有121万亩受到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受淹耕地总计193.9万亩; 受灾村庄890个,受灾人口125.9万人,倒塌房屋4万多间,死亡329人;堤岸决口2444处,共71218米,其他水利工程受破坏41391处。《漳州市志》称“6·9”洪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漳州最大的洪水”。


来源:影像漳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